浅谈如何通过新教材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诵读能力

时间:2022-06-26 06:20:44

浅谈如何通过新教材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诵读能力

【摘要】本文围绕我国小学生英语诵读能力现状、诵读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基于新教材的小学英语诵读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如何通过新教材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诵读能力这一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理论建议。

【关键词】新教材 小学生 诵读能力

诵读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不仅是英语教学开展的目的,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关键的英语学习手段,学生可以通过诵读来获取大量的信息,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具有极大的帮助。古德曼曾提出 :“阅读是一种信息处理方式,它的处理对象是三种相互关联而又存在区别的信息,分别是形符信息、句法信息和语义的信息”。英语阅读是由朗读、背诵和默读三个部分组成。现在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速度较慢、理解能力较差等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情感因素和智力因素,但是主要原因还是语言因素。这里所说的语言因素是指字母、单词、习惯语及短语等。学生在学习中一旦遇到新的单词或语句,很容易产生一种畏惧感,对于学习方式毫无头绪。其实诵读的重点便是把握好重音、节奏和语调,通过自己的理解将文章有情趣地背诵或朗读出来。换句话说,也就是说通过清晰的语言将文章中的单词、句子念出来,并表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

笔者认为,朗读同时也是一种由生理活动向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这一转化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内化过程,教师必须把握这一核心思想来开展教学。因此,小学英语诵读其实是最能够体现英语教学真谛的教学方式,学生若能坚持长期诵读,必定能够很好地提升自身口语及听力水平。

一、我国小学生英语诵读能力现状分析

英语是我国第二外语,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中并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因此他们对于英语具有一种天生的畏惧感,尤其是我国的英语教育体系导致小学学生缺乏较为系统的英语诵读训练,因此开口难是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这种哑巴式英语其实与我国的英语教学目标是具有一定差距的,且长期下来容易导致学生逐渐失去英语学习兴趣,对于今后的英语学习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诵读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对于任何一名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情感培养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而模仿诵读可正好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预感,而长期坚持英语诵读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英语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情感。除此之外,诵读还有助于学生标准发音的形成。学生若连英语诵读都无法完成,那么说英语更是难上加难。语感是学生对于某种语言的直觉,学生若能够长期坚持英语诵读,就会慢慢养成英语思维习惯。在小学日常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发现学生在听力练习时,对于一些原本十分熟悉的单词或句子反应较为迟钝,但是若将这些内容写下来,他们却可以流畅地诵读出来。若想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多进行听说练习固然重要,但诵读的重要性也不能忽略,学生如果经常坚持诵读,大脑中会自然而然储存大量大量词汇及句子信息,在实际的听说练习中便可提取这些信息加以利用,从而使听说水平得到提升。但学生的诵读基础较弱,单纯依靠听力很难区别一些同音词,从而影响了学生在听力练习时的正确判断,而坚持诵读就会降低这种问题的发生概率,在诵读过程中会记住大量单词与句型,有助于语感的建立。学生一旦建立了良好的英语预感,便可以轻松地进行英语交流。在小学阶段中,英语教学的重点目标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可将听说练习相关的材料转化成为交际型材料,那么诵读能力的培养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诵读也是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良好的诵读能力,可以为小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生涯打好基础,坚持诵读,可以提升学生英语发音的标准程度及阅读流畅程度,而这些性质恰恰正是学生今后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地进行英语诵读,英语水平的提升是指日可待的。

三、基于新教材的小学英语诵读教学策略

书本是死的,而人是灵活的。小学英语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可以对新教材进行适当地补充,例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中个别内容进行增加或删减,或将某些内容提前或延后讲解。在学生初步接触英语课文时,教师先不要着急要求学生去掌握其中的词汇或句子,而选择将一些有趣的活动提前进行,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将“chant”这个环节提前进行,以此来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让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其实是一个充满趣味的过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表演、竞赛、游戏等方式来辅助英语诵读教学。

1.模仿。教师可以根据新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进行模仿表演。在此模块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对一些事物进行模仿,例如模仿英语教师讲课等,在模仿过程中带有表情地将英语句子念出来。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上台进行表演,将自己的英语才艺展现给全班同学。这种教学方式即可以调动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学生提供诵读平台。

2.与肢体语言相结合。根据新教材内容,在进行英语短语及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跟随语言进行相应的动作,甚至通过一些夸张的动作来辅助诵读内容的表达,这种方式是学生较为喜爱的学习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诵读课文时配合一些夸张的肢体动作,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完成诵读。

3.表演巩固。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程前五分钟实际通过表演的方式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至于表演内容可以任由学生发挥,天马行空,不要给学生带来任何压力。通过这些丰富的教学方式英语诵读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对于学生的诵读能力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包天仁.中国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反思[J].英语教育教学研究,2006,(3).

上一篇:警惕人民币汇率大贬风险 下一篇: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