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谈“性”色变了,好吗?

时间:2022-06-26 05:47:16

孩子一天天长大了,性健康教育成为摆在很多家长面前的一道不可回避的难题。我国目前社会文化价值观相对混乱,青春期的性教育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个难以排解的“情结”

■情境:

芸琦从小和爸爸生活在一起,每天上学都是爸爸接送,生活起居也主要由爸爸照顾。芸琦十多岁时,妈妈才从外地调回来,但芸琦仍然对爸爸十分依赖,而对妈妈的感情却很平淡。进入青春期后,芸琦还和小时候一样,经常当着旁人的面,与爸爸亲热搂抱,爸爸呢,对她的做法持赞同态度,有时还以此在妈妈面前炫耀。对此,妈妈经常提出指责,芸琦不仅没有收敛,还经常与妈妈发生冲突,认为妈妈在嫉妒自己与爸爸的关系。可最近同学们经常嘲笑芸琦的行为,为此芸琦常感到十分不满。

■分析:

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子,毫不顾及两性的生理差异,在身体上与父亲过度的接触,在心理上对父亲过分的依恋,性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恋父情结”;如果一位已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对母亲有类似的“亲热”和依恋,则为“恋母情结”。而这两种“情结”都是不正常的,对孩子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每一个人,当他还处于婴幼儿期的时候,都会对抚养自己的最亲近的人,如爸爸、妈妈产生依恋,这种依恋表现在喜欢与最亲近的人在一起,并因此而感到安全、舒适和愉快。在遇到不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环境时,会感到紧张、不安和害怕,这时候,就要找爸爸或妈妈寻求保护,这些现象是婴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

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对自身的性别角色认知后,女孩就有学妈妈的角色意识,男孩就有学爸爸的角色意识,或者男孩在感情上嫉妒爸爸,偏爱妈妈,而女孩在感情上嫉妒妈妈,偏爱爸爸。这种情结的出现是性别角色的一种典型反映,几乎每个孩子小时候都要经历这种情感体验。如果过了 6 周岁或年龄较大时,仍没有摆脱恋父或恋母情结,就有可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健全,甚至有可能出现性变态。产生恋父或恋母情结的孩子,在他们成年后,其人际交往、独立生活乃至他们的婚恋及成家后的家庭生活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家长应引起重视,避免孩子产生异常情结。

■策略:

为了防止孩子出现“恋父”或“恋母”情结,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

1、父母对子女的亲密接触要把握好分寸,避免有意或无意接触儿童期以后的异性子女身体的敏感部位,如需查看子女的身体,应由同一性别的家长实施。

2、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性意识萌发,容易将家中异性的父母作为释放性压力的对象,形成恋父恋母情结;青春期的孩子还可能出现恋师情结,即对异性老师产生爱慕之情,但那是一种幼稚的不成熟的情感初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活阅历的丰富,这种情绪会渐渐地淡化。这个时期,大人们要做好适当引导,帮助孩子健康愉快地度过青春期。

3、父母不应以异性子女对自己情有独钟为荣,而应启发子女对父母尊重和热爱。如果儿童期以后的儿子对母亲,或者女儿对父亲有过分亲昵甚至涉及明显“性”内容的举动时,父母应善意制止。正如俗话所说“儿大避母”、“女大避父”。

4、特别是单亲家庭中,如果父亲带着女儿,或母亲带着儿子,更容易使孩子产生恋父或恋母情结。因此,单亲家庭的家长,平时要让孩子多与同性的亲友接触、生活,并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将父女、母子间的那种相互信任、真诚无私的情感交流和体现亲情的爱视为“情结出界”,家庭中亲情的爱不但应当存在,还应大力提倡和发扬。

让人亦喜亦忧的“绮梦”

■情境:

小容是个腼腆的男生,他一直在心里喜欢同班的一个女生,可是这名女生各方面都很优秀,人又长得漂亮,小容觉得自己是一只癞蛤蟆,而那个女生是只美丽的天鹅。

最近小容却常常在梦里面见到他的天鹅,在梦境里他和女孩有时手牵着手,有时在郊外互相追逐。女孩总会对小容展开甜美的笑脸,这些场景仿佛就在眼前。但当梦醒的时候,小容会感到非常失落。

■分析:

随着性生理的发育、两往的深入,青少年的望、性冲动也日渐增强,但由于父母、教师的教育、约束,以及自身还不具备恋爱的条件,他们只得与异性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时,学生们走神的时候多了,他们经常不由自主地做白日梦。白日梦又叫性幻想,青少年们会禁不住地想起影视节目或平时生活中的英俊男子或漂亮女郎,回想起他们的言行笑貌,甚至幻想与他(她)一起约会、拥抱、接吻或发生性关系。

性梦是睡眠时所做的与性有关的梦,如梦到与异性拥抱、接吻、发生。在性梦过程中,男生一般伴随着梦遗,而女生则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的现象,他们会从性梦中获得性和性满足。性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不能为人的意识所控制。这些性梦对象的出现都是正常的。

性幻想和性梦是一种正常现象,不仅仅在于它是人们性生理发育的必然结果,更在于它是缓解性紧张、获得性满足需要的良好方式。它不仅避免了性心理障碍的产生,对学生个人增进自己的生理健康,增进社会敏感性也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策略:

性梦和性幻想,都是伴随性生理发育而出现的正常的性心理活动。

首先,应纠正学生对性意识活动的错误认识:将正常的性意识活动认为是低级下流、黄色、道德败坏的。如有的学生由于性梦或性幻想的对象是自己的同学、邻居甚至亲友,便会产生罪恶感,认为自己、道德沦丧等等。此时除要向学生解释性梦和性幻想的正常性和普遍性外,还应重点向学生讲述性梦对象的不可选择性。要让学生明白,他们之所以出现一些困扰,并不是性意识活动本身所致,而是自己对性意识活动所持的态度造成的。

其次,要注意对学生性意识活动的正确引导。虽然性梦、性幻想都是正常的心理活动,但任何事物都要有个度。如果沉溺于其中,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是有害的。

最后,要注意教育学生不要随意将性梦、性幻想的内容和对象向别人叙述。虽然性梦、性幻想都是正常现象,但如果随意向外界披露性梦、性幻想的内容和对象,不仅对性梦和性幻想的对象会造成伤害,还可能因此引发纠纷。

“假小子”和“假姑娘”

■情境:

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人,其衣着打扮和言行特征都与自己的性别不相符,比如,明明是男性,却是女性打扮,留着长发,穿着花衣服,戴耳环,擦口红,抹胭脂,染指甲,走路扭扭捏捏,说话声音尖细,嗲声嗲气,一副假妹子的模样;明明是女性,从衣着打扮到言谈举止和行为习惯却非常“男性化”,呈现出“假小子”的特点。

■分析:

男女性征的区别有三个方面:第一性征,是指男女两性在染色体、细胞、性腺以及附属生殖器官等方面的特征;第二性征,主要是男女体形体貌上的差异;第三性征,指男女在气质、性格、感情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性别角色”又叫性身份,它是指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人规定的行为模式,这种规定是长期以来人们某种文化习俗的沉淀和凝聚。通俗地说,就是男子要有“男子气”,姑娘要有“女人味”。男人要勇敢进取,要表现出刚毅果断,不能经常犹豫不决,过分依赖他人,为人要心胸宽广,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太嫉妒小气,说话不能嗲声嗲气。女性则要温柔文静,对情感敏感,有耐心,有同情心,有爱心,体贴、细致,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还要能够有独立意识,有抗挫折的能力,敢于竞争等。

步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青少年对男女差异和对自己的性别有了自己的看法,形成了性别角色观。男性青少年会追求一种男子汉的“阳刚之美”,女性青少年也会追求女性的“阴柔之美”。正确认识自己的性身份,使自己愉快地进入特定的符合社会性别规范的性别角色,是青少年在青春期发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策略:

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年龄是 2-13岁。在这一重要时段,教师、家长要重视对孩子的性别角色培养,当发现孩子有“错位”倾向时,就要让其认识到自己的言行是不正常的,并及时给予矫正。

家长在孩子的教养方式、服饰选择、玩具购置等方面,对孩子的性别角色学习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如给小男孩购置枪炮、汽车等玩具,给小女孩购置布娃娃等玩具;让小男孩穿小军装、小警服等,给小女孩穿漂亮的衣裙,梳理漂亮的发式等,都有助于孩子性别角色的确立。

生活中家长如果对孩子做出符合自己性别的行为报以微笑和赞许,如“你是男孩,就要有男孩样”,对孩子不符合自己性别的行为加以制止或阻拦,如“你不是女孩,不能像女孩那样”等,这时,孩子活动中的性别倾向会趋向明显,性别自然会被进一步巩固。

家长尤其要注意,不能因自己对孩子性别的喜好影响孩子的成长,在孩子的衣着打扮上,不要将男孩子的打扮女性化,也不要将女孩子的打扮男性化。

曲铭芳摘自《扬子晚报》

2008年1月2日

上一篇:正直比输赢更重要 下一篇:堵车了,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