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多媒体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应用的思考

时间:2022-06-26 05:06:23

数字化多媒体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应用的思考

摘 要:数字化、信息化的新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适应并熟练掌握多媒体的应用,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广大思想政治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数字化;思想政治课标;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的大背景下,教学设备和手段的更新,使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技术以适应教育数字化的发展,以便更有效地在课堂中呈现给学生。中学思想政治这一表面上看似抽象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全面实施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教师应该如何深刻地体会多媒体手段和互联网对教师备课、上课的巨大帮助,这是当前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处理好一桶水与另一桶水的关系

基于思想政治课程的特性,教师的知识储备必须科学、专业、广泛,还要与时俱进。有这样一个观点,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但是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和范围之广,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是同步的,因此我们在课堂上,教师这桶水与学生的那桶水是一样的。在上“市场经济的四个基本特征”的时候,让学生通过网络包括其他途径查找资料,学生很快找到有关美国钢铁关税案例、农业法案例、DVD大战案例;在讲“市场的概念”的时候,让学生到网上各大知名商城上去感受一下,模拟或者现场在线购物,在不费过多口舌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知识要领。假如仅仅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复读出来,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课堂体验一定很差。

在信息化程度无限提高的今天,我们的这一桶水,必须放眼全球网络这个信息海洋,加强信息的搜集过滤和升华。如果把学生这一桶水比喻成是正在缓慢反应的溶液,那么我们给予学生的,必须是促进反应进行的催化剂。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学习并接受一些新生事物,研究学科前沿信息,研究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科学的思考和对比,遴选出我们需要的信息,让我们自身的这一桶水始终是高度浓缩的精华。

二、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再学习

新形势下的教师,必须尽快适应网络的发展,学习并应用信息技术中的基本功。学生需要通过声音、图片、影像和交互动画全方位的体验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现在的教师在课堂上都能运用基础的信息技术手段,使用电脑,通过使用Authorware、PowerPoint等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来制作和演示课件。但是,对于素材的处理是否得当,就是对我们基本功的一个考验。一些常用软件对我们多媒体教学十分重要,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比如Photoshop和Flash。比如,在讲“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的时候,可以做一个正弦曲线变化的动画,在动画里可不必生硬地演示这个曲线,而是可以穿插一些商品的实物以及一些声音事件。对网络材料除了直接引用外,教师更应有针对性地对那些与当今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相关的典型材料进行剪辑、取舍,深加工,精加工,深层次应用。

三、课堂教学要与生活同步,密切关注社会热点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既包含一定的理论观点和理论知识,又与我们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有密切联系的一门课程,所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当前的热点问题,解答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疑惑,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线,也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

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的传播实现了实时性、全球性。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和形式也不像以前一样,仅仅靠几本教材和教师的课堂讲授,课堂中存在的学生轻学、厌学就会长期存在。信息化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通过整合资料,把现实的问题用合理的理论给出解释,用声、光、电结合的手段,协助学生对于理论理解。如,在“商品”课堂上,我们联系现实生活,罗列出一系列有形的、无形的物品包括网上虚拟的服务,对比概念的描述,我们就能做出判断,有一些看似虚拟的东西也可能是商品,有些有形的物品不一定就是商品。

数字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我们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实际,踏踏实实地竭力探索整合思想政治课与网络教学,使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颖.信息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3).

[2]洪艳梅.思想政治课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6.

上一篇:中学歌唱教学教法研究 下一篇:向树学习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