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高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时间:2022-06-26 12:35:29

让职高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摘要: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职高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人文修养的熏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职高生在课堂上需要的不是说教,而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是我们的书本,而实践则是我们的生活,只有让生活走进职高语文课堂,使职高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气息,才能更好地达成职高语文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职高语文 课堂教学 人文修养 能力 生活

职高语文课堂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课。教师只是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上课就像导演拍戏,而戏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演员的好坏。学生就是演员,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理解我们的语文课。这样语文教师就绝不能以单纯的说教方式来上课,那样会干扰和压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教师的职责就是因势利导、尽力协助,而不是越俎代庖,一手包办。

根据职高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在语文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教学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们在种种活动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体裁来选择教学方法。例如教授散文时可以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情绪以及自己发泄的方式来体会,而学生的情绪和发泄的方式正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教授说明文时可以先让学生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某一事物进行阐述,而且是以对话的形式,让学生没有任何压力地来介绍,老师则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对轻松活跃的氛围;教授议论文时,从文题入手,先让学生结合平时的辩论以说的方式来作文,然后再看大家的笔法。

比如,在教授《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将它变为朗读比赛加讨论鉴赏课。课文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主题朗读比赛。这主要由学生自发报名,在上课前三天让学生练习准备,老师则应该事先告诉学生相关的朗读要求。参加的学生可以自主朗读、可以选择两人合作或两人以上合作朗读。评委可以是语文老师和所有听读的学生。当然,这时语文老师应注意学生的表现,特别是注意一些主动性不够强的学生,这时老师应正确引导,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通过第一课时的朗读比赛,学生完成了对课文的感知和领会。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赏析,讨论时可以联系到学生生活中的感受,让他们结合自己平时的心情来讨论。先脱离文本本身来讨论,让学生自由发挥,让他们直抒胸臆,把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发泄出来,并直言不讳自己排遣的方式。然后再结合我们这篇文章来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朱自清的心态,学习朱自清的人格和心胸。在正确理解了文章的写作意图的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讲述,不断提高他们的修养。

再如教《内蒙访古》这样的游记时,我考虑到学生对游记不感兴趣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讲解这篇文章时,我先向学生讲解我国的实情以及西部开发的近景,并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兴趣,然后趁热打铁,向学生展示内蒙的一些图片,再结合内蒙介绍发生在内蒙的一些事情,尤其是赵武灵王和王昭君的事例,最后再结合世界形势和学生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和平的重要性。而这里所牵涉到的国情、西部实情以及世界形势都是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的学生更感兴趣的。这样一来,本来不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游记由于加入了国情、西部实情以及世界形势,整个课堂气氛都十分活跃,而且此时的活跃并不是花架子,是能真正让学生学到东西的。这样的语文课不仅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了他们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以后在社会上辨别是非也奠定了基础。

对于戏剧以及小说一类的文章,我则安排学生自由组合,建成自己的一个演出小组,利用课间、课后时间进行排练,这样上课就变成了一场汇报演出。学生要想演好角色,就必须熟悉剧本,了解时代背景,切身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理解人物的个性,深入生活,观察周围的人或者事,体悟人生,理解作品的魅力。而在具体表演时,他们就会带有很浓的生活气息,同样有时也会受到电视节目的一些感染,而这些也正是我们的学生所感兴趣以及对他们以后有帮助的。这能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如合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另外,他们自身的素质也强化了,比如说,他们的自信心加强了,他们胆量变大了。

应用文的阅读与写作是最令学生头痛的,在讲这类文章时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设置情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此时教师在课堂上则是一个节目主持人。比如在讲应聘信时,我们语文老师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到杂志和网上搜索一些资料,可以是应聘稿,也可以是应聘的一些实况录象,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去图书馆或者网上搜索一些相关的材料,然后再让学生把这些情景重现,在班上进行模拟招聘。学生为了在班级模拟招聘中一显身手,肯定会纷纷开动脑筋,找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请教师、同学帮助修改,同学间试演等等,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写一般的应聘信,还能学习运用许多的相关知识,而学生的新知旧学,实践能力在无形中都得到了锻炼、提高。

精讲课文结合生活能增添活力,而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和作品欣赏课能有机地和我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那我们的语文课将会景上添花。就拿口语课来说,我们的口语交际课不能仅局限于让学生读书,让学生自我介绍,让学生复述,把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加进来,让口语课更丰富些。比如说,在口语课上开设一些现场采访,模拟应聘;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以及长远的未来,在口语课上设置请假、传话等话题;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还可以在口语课上引入这样的内容:对社会上的某一现象说说自己的看法;把自己当作一个目击者谈谈目击情况;见义勇为,遇到事情找警察,用法律来武装自己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的学生在不久的生活中会碰到的,让学生在校园就接触到不得不说是一件好事,这可以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不再恐慌,而能沉着冷静地对待。

总之,语文的文体很多,但不管是什么文体,只要注入“生活”这一汪活水,我们的语文课只会越来越精彩,我们的学生也只会对我们的语文课越来越期待。相信有了生活的职高语文课堂会更有活力,同时我们职高语文教师也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①王帅《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价值取向》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

②许华丽《职业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究》连云港市振云职业中学

③吴燕军、韩铭《职高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实践》

④滕宏江《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上一篇:中学语文学习方法小议 下一篇:如何实现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