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语文作文教学

时间:2022-02-20 03:52:44

浅析中学语文作文教学

摘要:《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写作记叙文的要求是写人形象鲜明,写事内容具体,写景生动形象;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等。细读《标准》可知,写作记叙文的要求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内容切题,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思想健康;语言得体,流畅,描写生动、形象,无语病;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指导学生写出符合以上要求的记叙文,绝非一日之功,在于平时的训练积累,所以作文教学也应该做到一课一得。

关键词:中学语文 作文教学 一课一得

平民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了这样的教育理念:一堂课学生学习上有收获,能理解一个问题、明白一个道理、掌握一种方法,“一课一得”是启发式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那么作文教学如何做到一课一得呢?我认为平时的训练就应该紧扣《标准》进行,把内容、语言及结构三方面的要求分解成若干个小点,每节课或者每一个阶段落实一个小点的训练。下面就谈谈我指导学生选择记叙文体写作话题作文时,是如何课课落实的。

我每接一届七年级新生都会从话题作文的拟题开始,对学生进行系列作文训练。一般用五课时进行拟题训练。我告诉学生记叙文题目以描述性的语言拟写为好。然后布置学生以“寝室生活”为话题作文,我把学生拟出的较典型的六个题目板书在黑板上,以此为例让学生品析题目的内涵:①《这就是我》、②《今天我值日》、③《我最喜欢的同学》、④《操场上红旗飘扬》、⑤《最难忘的一件事》等。

学生比较后得出结论:题①让同学们重新认识自我, 让大家相互了解;题②让同学们明白自己的一份责任。题③饱含同学之间真诚的情谊;题④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读题⑤则体现出那难忘的一幕已镌刻在自己的记忆里。

我还在学生中开展了精妙歌词、诗句搜集比赛,然后筛选出五百多条意蕴深刻的句子,打印成两张,发给学生朗读、背诵,以便写作时信手拈来。题好才一半文,另外一半得用上近一年半的时间进行训练。仅“内容具体”一项要求我就用了四节课进行训练。

“内容具体”就是要求“言之有物”,别写成“四不像”作文。我着重训练学生如何打开思路选材。打开思路除了仔细审读提示语,从中寻找启发外,一般还可以从时间、空间、因果、对象等四个范畴打开思路。例如:以 “磨练” 为话题写作,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

从时间角度选材,可以把话题放到过去、现在和未来去考虑,也可以放到某一关键时刻或某一特定时间去考虑。曾经经受过的磨练,如七年级刚住校时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现在正在经受的磨练,如早锻炼使自己意志更坚强了;某个时间段经受的磨练,如做卫生委员的一年里,我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的;某一时刻的磨练,如参与了学校德育室《做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演讲比赛,我的自信心增强了。

从空间角度选材,可以想到话题所涉及的不同地方、不同领域。不同场所中的磨练,比如自己在家庭中的磨练,或者同学们在学校中的磨练;不同领域中的磨练,比如假期参与卖报纸实践活动,检验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及心理素质等。

从因果角度选材,可以想到话题的原因和结果。磨练的原因,例如我为什么需要磨练,是生活环境改变了,还是哪方面的能力欠缺需要磨练;磨练的结果,即磨练的收获是什么,比如经过了半年住宿生活,我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了,还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懂得感恩师长了。

从对象角度选材,可以从话题的主体、客体对象入手。第一、写作记叙文一般要求文中有“我”,所以自己是很重要的对象,是重要的资源,因此可以写自己的磨练经历及感受。第二、其它人,包括周围的人,古人,名人。比如爸爸做推销员经受的磨练;同学们军训经受的磨练;越王勾践经受的磨练、刘翔的磨练等。第三、想象中的主人公。比如聪明的一休的磨练;海伦?凯勒的磨练。第四、动物,植物。比如一只小狗的磨练;一株小草的磨练。第五、范畴,概念。比如,一个班级人心涣散,同学之间缺乏合作精神,经过一次体操比赛的磨练,同学关系融洽了等。

以上训练内容我分四节课进行,每节课都有意识地给几个话题,让学生分析后侧重于某一个角度进行习作训练。意在让学生明白:一般说来,话题作文都可以从这四个范畴来打开思路,不过哪一条路上的材料有价值,就选择哪条路走。四次训练结束后,我在做总结时告诉学生这种打开思路的方法同样适合于写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教学要想做到一课一得,课外的铺垫也是必须的,因为作文不是坐在教室里写出来的,得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才行。我既是语文老师又担任班主任工作,我就充分利用这个优势,让班级的德育、美育等实践活动为作文教学所用。

我班每周的语文晚自习都是阅读和作文训练时间,写作话题都与他们近几周的活动有关,这些活动有学校组织的,也有我布置的感恩作业。在进行“感情真实”这一要求的训练之前,我布置学生周末回家完成给父母洗脚、洗头发、剪指甲等常规感恩作业,因为感恩教育是我班坚持了近三年的常规德育活动。

一节作文训练课以后,学生交上来的习作我读后很受感动,因为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任梦洁同学的习作题为《妈妈的微笑》,写的是周六那天,做护士的妈妈下夜班后刚睡着,就有人打电话找妈妈。她轻轻走到妈妈床边,看见妈妈睡得很熟,就没叫醒妈妈,并默默地为妈妈唱了一首自己改编的《摇篮曲》,唱着唱着,妈妈脸上竟然露出了恬静的笑容。母女这么心有灵犀,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呀!孩子的孝心上天可鉴,读来怎能不为之动容呢?

同学们的选材非常丰富,有一个同学写的是跟爸爸进行了一次促膝谈心,还有一个同学写的是父母要外出打工了,在车站告别时,自己破天荒地给了父母一个甜美的微笑,省却了父母的几许牵挂。由于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所以这节课的作文训练非常成功,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

还有诸如语言得体、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详略得当以及作文点评等,我都按照一定的系列进行了训练,同样是一节课或几节课落实其中一个方面的内容。到八年级下学期,各项训练基本完成。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同样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作文教学也应该做到一课一得。像这样一节课或一个阶段落实一个方面的要求,七、八年级两年时间里,《课标》中关于内容、语言和结构三方面的要求都能得到系统的训练,甚至可以将要求更加细化后进行训练。有了两年的写作经验的积累,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浓厚,并有了想写的欲望,九年级时再进行查漏补缺和升格训练,三年下来,还愁他们写不出像模像样的记叙文来吗?

上一篇:中学语文寓言三则的教学策略 下一篇:中学语文学习方法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