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心灵播下“孝美”的种子

时间:2022-06-26 11:44:35

在孩子心灵播下“孝美”的种子

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中山市石岐区保留了珍贵的山地地貌,其东部的莲峰山是石岐人重阳登高的好去处。中山市厚兴郑伟权学校就坐落在绿树环抱的莲峰山上,也因此,素有厚兴“布达拉宫”之美誉:每天,家长沿着蜿蜒向上的山势,将孩子送到校门口;师生则要继续拾级而上,方能走进校园、走进课室,开始一天鲜活、沸腾的校园生活。学校创办于1988年,由旅港乡亲郑伟权等华侨因“存孝道、念亲恩”而捐资兴建,郑伟权先生家族的仁孝遗风深深影响了厚兴人。

由此,学校确定了“厚德兴孝,美行向上”的核心理念,倡导“以孝塑心,以美修身”,引领厚兴全体师生和家长修身修德,向上向美,感恩尚善,回报社会。如今,一股“孝美”新风正吹拂涤荡着师生和家长的心灵,“孝美”教育成为学校的靓丽名片。

唱响“孝美”之歌

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品德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美则代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规范。从“孝”入手,立人立德;从“美”切入,成就规范。中华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孝美”文化资源,这自然成为了学校“孝美”教育的源泉活水。

来过厚兴郑伟权学校的人,都会对课间操留下深刻的印象。学校由音乐组牵头,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创编了团体操《弟子规》和《古诗词国学操》。每天课间操时段,孩子们一边集体诵读,一边跟着音乐快乐舞动。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们一板一眼地跟着领队做动作,在响亮整齐的诵读声中,不断品读孝德之美,感悟国学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而“厚德兴孝,美行向上”的种子,也逐渐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这样的传统美德教育没有枯燥的背诵和空洞的说教,有的是富于童趣的歌唱和灵动鲜活的舞蹈,它契合了儿童的天性,让孩子愉悦地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唱经典,学孝美,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游戏”,也成为了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每天清晨,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时,韵味十足的朗朗童声常常引来行人的驻足聆听和啧啧称赞。这,已经成为学校围墙外的一道风景。清晨,孩子们手捧《三字经》《弟子规》,或高声诵,或低声吟,抑扬顿挫之间俨然是一群小国学家。午休后,是“校园飞歌30分钟”时间,课室里又唱响《春晓》《咏鹅》《读唐诗》等古诗词和经典歌曲。这些蕴含着“孝美”思想和文化的歌谣,每天都回荡在校园里,涤荡着师生的心灵。

歌声回荡在校园里,更融入了孩子们的行为中。厚兴的孩子们无论在校园里,还是回到家里,见面都会主动问好,上下楼梯主动靠右行,见到垃圾主动捡起……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得益于学校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德育组的老师们发动学生,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编写了《孝美歌谣》,倡导学生从生活细节入手,践行“十个主动”,即见面主动问好,上下楼梯主动靠右行,见到垃圾主动捡起,主动纠正不文明行为,学习上主动提问,主动完成作业,主动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主动制止不文明行为,主动帮助他人,主动为班级、社会服务。学校将其纳入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一周一总结,并颁发流动红旗。

细节往往最容易被人忽略,殊不知这不起眼的细节看在眼里便是风景,握在掌心便是花朵,揽在怀里便是阳光。以诵读为起点,从生活细节做起,唱响“孝美”之歌,修身修德,向上向美,感恩尚善的愿望,便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未来必定是满眼灿烂、满树幽香。

让“孝美”住在我家

每年元旦放假前,厚兴的每一个孩子都会得到一张亲情卡。孩子和家长可以自由发挥,在卡片上写一段话给对方,还可以画上表达心意的图画,并附上一张全家福。这,已经成为学校的“新年传统”。家长或涓涓流水般细数孩子成长的点滴,或热情洋溢地给予鼓励,或写下饱含深情的殷殷期望;孩子们或回忆与父母生活中快乐的点滴,或感谢父母含辛茹苦的付出,或为自己曾经的顽皮道歉。浓浓的亲情满溢卡片,霎时拉近了父母与子女间的距离,升华了亲情。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在我遇到挫折时,你们在身旁鼓励我,让我振作起来;在我遇到生活难题时,你们在身边给我指出正确的路,让我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为了报答你们,我一定要孝敬你们,听你们的话,做一个讲文明、有修养、有礼貌的人。”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的这份感恩之心爸爸妈妈已经收到啦,而且是新年最好的礼物。在新的一年里,希望你学习、生活有更大的进步,来回报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之恩。”这是四(1)班陈瀚的亲情卡上的一段文字,全家福里父母和孩子灿烂的笑容透出满满的幸福。

有了亲情卡,孩子们开始寻找过往生活的美好回忆,铭感父母的养育之恩,更收获了父母的感动和鼓励。这样的孝美教育,自然地营造了温馨的生活情境,让孩子懂得“孝美”就在身边,就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之中。

每年寒暑假,孩子们都非常期待一份独特的作业——“孝美综合实践作业”,其中,“我跟爸爸妈妈一起上班”体验活动最受孩子们欢迎。孩子们在作业中写下了自己的点滴体验:

由于黄圃发生登革热疫情,爸爸作为一名公共卫生医生,被政府派去横档村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在8月20日那天,爸爸带我到居民家中宣传卫生防疫知识。我感受到爸爸的艰辛与不易,原来自己是那么任性,总是抱怨他不陪我玩。我决定重新审视自己,努力改掉缺点。——吴颖

如果我这次没有去体验,就永远也不知道妈妈赚钱这么辛苦!我一定要学会感恩和尊重父母,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我长大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梁海桦

走进父母的工作场域,鲜活的社会生活触动了孩子敏锐的触觉,好奇心引着孩子全方位地感知父母真实的工作和生活。此时,无需任何说教,孩子自然理解了父母的殷殷期盼,感恩之心油然而生,也渐渐懂得了自己的责任。在亲子互动中,“孝美”新风轻抚着孩子和家长的心灵,家校合作也因此变得顺畅而自然。

有了向善向美的愿望,孩子们便开始自觉地践行学校所倡导的“四个一”行孝活动:每天承担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每周为父母做一件侍奉性的事,每月跟父母谈一次心,每学期到社区孤寡老人家里慰问一次。孩子们逐渐体会到,心存感恩,向善向美,以一己之力帮助他人,回馈社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儿童的内心世界或强或弱,或清晰或模糊,都有着一份对父母的本能的爱,即便是最顽皮、粗枝大叶的男孩子,内心深处对父母也有一份最真、最纯的体贴之心。激发孩子心中的这份真情,并以此为诱发点,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由弱变强,由模糊变清晰。懂得感恩父母,闪耀孝德之美的孩子,自然容易由己及人,懂得向上向美,感恩尚善,回报社会。

争当“孝美之星”

俗话说,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了善,就不易生恶。让“孝美”在孩子的心田扎根,就要用“孝美”准则驱走不良行为的杂草。对于小学生而言,多元发展的评价手段不可或缺。

保安全,常锻炼,让父母放心 / 能自理,多帮忙,让父母省心 / 三姿正,爱整洁,让父母称心/常问好,讲礼貌,让父母舒心 / 爱读书,乐学习,让父母欢心 / 有特长,能力强,让父母开心 / 听教导,会交流,让父母顺心 / 辨是非,讲诚信,让父母安心 / 当标兵,做表率,人人有孝心/做义工,能友善,献社会爱心。

在厚兴,每个孩子都会背诵这段简单易懂、琅琅上口的“孝美十心”。背诵不是基于老师的要求,而是源自孩子们争当“孝美之星”的强烈愿望。这一评价标准不是用来考量学生行为的手段,而是已经内化为孩子自觉行为的道德准则。“孝美十心”是学校评选“孝美之星”的总原则,以此为基础,对低高中年段再提出阶梯递进的不同标准,并设计相应的“孝美之星”月评价表。

例如,在“与父母沟通交流中”,低年级要求做到“上学、放学会主动跟师长问好、告别;在家能主动为长辈盛饭、夹菜、递拖鞋”等;中年级要求“每天坚持承包一项家务劳动,如收折衣服、收拾碗筷或倒垃圾;每周坚持为父母做一件侍奉性的事情,如给父母洗一次脚、捶一次背或揉一次肩、给父母一个温暖的拥抱”等;高年级则要求“外出时会告知父母去向、时间,有事能与父母商量;爱护弱小,主动帮助他人,主动为班级、学校、社会服务”等。评价表详细列明细则,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和老师评价。每张表格下面,都有一句温馨提示:“孝在家庭,美在校园,关爱他人,我每天做到了。”

这样的评价表里有孩子的自省,有同伴的激励,有师长的督促和鼓励,没有批评和指责,有的只是基于生命发展的善意鼓励和督促。每个月,孩子在评选中学习同伴的长处,反省自己的不足,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中不断前进。修身修德,向上向美,感恩尚善,回报社会的美德标准逐渐成为自觉行为,融入了孩子的生命成长之中。

由此,孩子的行为变“美”了,更将“孝美”新风带进了家庭和社区。以“孝美之星”评选为契机,学校又开展了“孝美家庭”评选,并采用学生自荐、社区推荐和班级推选方式。

“孝美家庭”评选条件包括家庭、邻里和睦,成为子女的表率,在社区有良好口碑;重视子女的教育,有正确的家教理念,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与学校沟通,积极参与和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关心学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热心公益,平时能带领孩子参加街道、社区的公益活动等。每个班级选出两个“孝美家庭”,在每个学期末的散学礼上,学校为“孝美之星”和“孝美家庭”颁奖表彰,全校师生、家长和社区代表共同见证这光荣和幸福的一刻。

“靠近清泉,心灵也会湿润;靠近音乐,生命也会起舞”。与“孝美”同行,厚兴学子和家长,乃至社区都悄然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善良情感、责任感增强了,仪表更大方、举止更文明了;家长更加配合学校的工作,社区也常常主动提供帮助。近年来,三百多个“孝美”家庭先后参加了“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活动,每年中秋节、敬老节慰问莲兴社区孤寡老人和困难户,到广东阳江、广西藤县同心镇助学支教……

这些都印证着厚兴孩子“孝美”品行的成长。学校集思广益,为孩子们设计了精美的“孝美存折”,扉页写上校长诚挚的寄语,每个孩子写下自己郑重承诺、努力践行的“孝美”宣言,收入每个孩子孝敬父母的档案卡和“孝美之星”月评价表,还有孩子们亲身经历、印象深刻的“孝美事件”,以及感悟和收获,并附上照片;存折特意留出真情创意空间,让孩子和家长、老师或写、或画、或粘贴……“孝美存折”记录和保存着厚兴学子孝行美行的成长足迹,为孩子积蓄美德财富,成为学生幸福童年、健康成长的美好记忆。

“厚德兴孝,美行向上”,郑伟权先生家族的仁孝遗风鼓舞着厚兴人不断向上,不断探索,用“孝美”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美德的种子,更不断积蓄生命成长的力量。

(作者单位:中山市厚兴郑伟权学校

上一篇:中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及其心理辅导策略 下一篇:“体验周”特色活动课程构建与实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