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阅读教学

时间:2022-06-26 08:45:59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阅读教学

【摘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课例苏教版六下《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呈现了研究性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阅读;研究性学习;兴趣;思维,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5-0057-02

【作者简介】罗耀珍,江苏省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江苏张家港,215600)副校长,高级教师。

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学生承担的研究性学习任务与其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相适应、有关联,那么,他们就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且会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阅读文本,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鉴于此,笔者以苏教版六下《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研究性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研究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首先得唤起学生的兴趣。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课题本身就十分有震撼力。人类将21世纪的希望寄托在海洋身上。可是,海洋究竟是什么样的?教师又如何展现海洋呢?

身处内陆的学生很少见到海洋,因此,笔者没有带领学生立即走进文本,而是通过PPT出示一组有关海洋的图片――有的图片展现了汹涌澎湃的海浪,有的图片展现了浩瀚无垠的海面,有的则是从太空中拍摄的海洋。这为学生创设了研究性学习的情境,然后,笔者与学生开始对话:

师:看了刚才的几幅图,同学们对海洋一定会有一些初步的认识。那么,你们是怎么看待海洋的呢?谁来说说?

生1:海洋是蓝色的。

师:确实是蓝色的。可是,蓝色可以分为好几种,海洋的蓝色究竟是什么蓝呢?

生1:蔚蓝色。

师:你说得很准确。(板书:海洋、蔚蓝色)

生2:老师,海洋很辽阔。

师:“辽阔”这个词用得很好!假如要你用一个成语来描述一下海洋,你会怎么说?

生2:一望无际。

生3:老师,还可以说“无边无际”。

师:对!一望无际、无边无际。(板书:一望无际、无边无际)你们刚才讲的都是静态的海洋。谁来说说海洋的动态特征?

生4:海浪很高。

师:是啊,海浪比江、河、湖里的浪高得多。但“海浪很高”讲的仅仅是海浪的高度。我们还可以怎么描述海浪?

生4:海浪汹涌澎湃。

师:很好!还可以怎么说?

生5:还可以说“波涛汹涌”。

师:棒极了!(板书:波涛汹涌、汹涌澎湃)

接着,师生开始讨论海洋对人类的“利与弊”,最终形成了思维导图,见第58页图1。

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用自己的话简述海洋的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其利弊。

以上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不仅顺利构建了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而且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到了实处。

二、仔细阅读文本,发展求异思维

如前所说,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那么,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这种态度呢?

文本的主体部分是第一至第八自然段。这八个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21世纪的希望在于海洋”的观点。于是,笔者提问:作者为什么要以《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为题展开文本呢?请阅读课文的第一至第八自然段,并回答。

很快,学生就从课文中找出了答案,并用“聚宝盆”“海洋食品”“海浪和潮汐”“海水淡化和生存空间”等关键词概括了每一个自然段,说明了“21世纪的希望在于海洋”的理由,并建构了下表:

对文本阅读,如果仅仅满足于掌握文本内容,那还称不上是研究性学习,更不可能培养学生求真的态度。于是,笔者提问:你们怎么看待作者的这些观点?学生带着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最后每个组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生1:我们组完全赞成作者的观点。

生2:我们组认为,作者的观点基本正确。但是,不能一味地向海洋索取,而应既开发资源,也节约资源,否则海洋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

生3:我们组不赞成作者“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生存空间”的观点,因为这么做不仅建设成本高,海底城市的居民生活成本高,而且一旦海底城市防水出了问题,比如发生了大地震,或海底地陷,将会造成大灾难。所以我们组坚决反对。

此时全班鼓掌。

师:你们的掌声表明,第三组同学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对文本的研究很深,表达的观点也很值得重视。

通过学生的文本再读和小组讨论,学生的质疑意识和批判精神等得到了培养。

三、引导深入思考,培养人文素养

众所周知,作者在文章创作的过程总会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认识水平、价值取向以及时代的影响。就本文而言,作者认为“21世纪的希望在于海洋”,这种把“人类的希望寄托于自然”的观点其实有待商榷。受W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启发,笔者在阅读教学的最后环节,决定突破讨论文本写作方法的教学预设,转而深入探究文章的主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本文作者结合大量实例提出了“21世纪的希望在于海洋”的观点。学习课文之后,你们觉得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生1:我想知道为什么作者把21世纪的希望寄托于海洋,而不是“地下”或者“太空”。

生2:我觉得不应该把21世纪的希望寄托于海洋,应该寄托于“科学技术”,因为没有“科学技术”,作者列举的那些事情,一样也做不到。

师:是的,离开了“科学技术”,确实不行。可是,“科学技术”是谁创造的呢?

生3:科学家。

师:仅仅是科学家吗?

生4:以科学家为主的人。

师:“以科学家为主的人”,这个短语中的核心词是什么?

生齐答:人!

师:同学们说对了!只有人,才是――

生齐答:21世纪的希望!

在上述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教学中,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有机的统一,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得到了同步升华。

上一篇:新国家安全观下“反间谍” 下一篇:国家中心城市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