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其会计核算

时间:2022-06-26 06:20:35

简述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其会计核算

目前,许多企业都会涉及到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其会计核算问题。而这一问题处理的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自身利益。因此,每一个企业都必须重视这一问题。现在笔者根据个人理解进行阐述如下,仅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概述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如果企业管理层决定将某项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则在该金融资产未到期前,不能随意地改变其“最初意图”。也就是说,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应当是明确的,除非遇到一些企业所不能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否则将持有至到期。

2 企业应当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处理。

3 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通常表明其违背了将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最初意图。如果处置或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如5%),则企业在处置或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本会计年度及以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包括:取得时、持有期间和处置三个步骤:

1 取得时

企业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关键是确定投资成术。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账务处理是: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成本”科目,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一利息调整”科目。即: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

2 持有期间

持有期间的账务处理包括:期末计提利息和期末计提减值准备。

①资产负债表日,应当计算应收利息和利息收入

应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票面利率×期限

利息收入=期初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

摊余成本的计算

a 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一已收回本金±累计已摊销的利息调整一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b 如果没有偿还本金和减值等特殊业务,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一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

其中: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期限

如果是首期计算,公式中“期初摊余成本”就是该投资的初始实际支付,即公允值值加相关费用。

具体账务处理是: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一利息调整”科目。

②期末计提利息后再计提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3 处置时

①出售或收回持有至到期投资,主要是应确定转让损益。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将所取得价款与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具体账务处理是: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例如:溢价购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投资

甲公司2010年1月2日购入某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发行的三年期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该债券票面金额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10%,甲公司实际支付106万元。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还本金并付最后一次利息,假设甲公司按年计算利息。相关会计处理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1)2010年1月初购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面值)

――利息调整6(即溢价)

贷:银行存款106

(2)2010年12月31日计算应收利息和确认利息收入

①应收利息=票面金额100万×票面利率10%×期限1=10(万元)

②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

先计算该债券的实际利率r=7,6889%。计算过程如下:

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本加息的现值)=10÷(1+r)+10÷(1+r)2+110÷(1+r)3=106(万元)

当r=8%时

10÷(1+8%)+10÷(1+8%)2+110÷(1+8%)3=105.1542(万元)

当r=7%时

10÷(1+7%)+10÷(1+7%)2+110÷(1+7%)3=107.873(万元)

(r-8%)÷(7%-8%)=(106-105,1542)÷(107.873-105,1542)r=7.6889%

再计算各年利息收入

2010年12月31日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利息10(本+息)

贷:投资收益8.15(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85(溢价摊还本额)

借:银行存款10

贷:应收利息10

(3)2011年12月31计算应收利息和确认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10

贷:投资收益8.01(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99(溢价摊销还本额)

借:银行存款10

贷:应收利息10

(4)2012年12月31日计算应收利息和确认利息收入、并收回本息

借:应收利息10

贷:投资收益7.84(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16(溢价摊销还本额)

借:银行存款11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面值)

应收利息10

上一篇:刍议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动机与识别 下一篇:浅议出版业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