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积累 乐于表达

时间:2022-06-26 06:11:28

作文是一直困扰师生的难题。为了写好作文,老师和学生都上下求索,备尝艰辛。即使学生绞尽脑汁写出了作文,老师的批语也是“内容不具体,言之无物”。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脑海中缺乏可供写作的素材,这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苦要得到解决,就必须培养学生勤于积累写作素材并乐于表达的好习惯。那么,如何使用好这把“金钥匙”呢?

一、勤于观察 积累素材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作文教学的任务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就应该提醒学生注意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的不计其数的新鲜事。要积累写作素材,就必须学会观察与思维,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作《美丽的校园》一文之前,对学生进行观察前的指导,让他们明白这次观察的是校园,先从远处观察,对校园有一个整体印象,然后按照参观的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校园中的景点。在观察校门时,要注意校门的设计,门上的题字各是什么样子;观察雕塑时,要注意从正面和不同的侧面看,雕塑各有什么造型特点;观察花坛和草坪时,要注意花坛的不同形状以及花草树木的状态;观察课间活动时,要注意他们活动的内容以及师生的动态等。由于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所以在写作时,能按照参观的顺序,由总到分,有重点地写。

二、借助范文 读中学写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能读千赋则善赋”,这是古人论及读和写的经验。对小学生来说,不可能要求他们“破万卷”和“读千赋”,但教师应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使他们通过更多的阅读来广泛地汲取精华。即从中学习一些恰当的用词、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段、写作上的技巧等。例如,学习了《颐和园》,可从中学到按顺序、抓景点的写景方法以及段落间的衔接过渡。读了《鸟的天堂》,可从中学到注意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以及精彩的片段描写。其次,多读历史、名著、自然科学等课外读物,可使学生获得历史、经典、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有利于写作。

三、学会聆听 储备语言

一个人看到的、读到的毕竟是有限的,要想获得大量的材料,还应注意学会聆听。听,包括听别人讲事情,听广播电视报道的消息。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让学生每周一讲一两件听到的新鲜事,使他们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留意师生、生生等课余闲谈的话语,敏锐地发现有新意的话题,并鼓励他们练习写作。如我在课间休息时发现几个同学在听另一位同学说什么“怪老师”的话题,我没有打扰他们,微笑着向他们点点头就进办公室了。第二天,我故意将“怪老师”的话题提出。杨明忙站起来说:“老师,李敏奶奶说你是怪老师。”我:“李敏奶奶为什么说我是怪老师?”杨明:“因为你让我们几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不用家长报听写,只要看看课外书就行,他奶奶说你很懒很怪。”我:“老师懒吗?怪吗?”这样一启发,学生将听到的信息积累加以整理,作文的“新意”就凸现了。然后,我请他以及班上对这件事感兴趣的同学以《我们的老师真‘怪’》为题自由作文,学生们的作文观点新颖,富于情感,现实性强。

四、感受生活 乐于表达

教学实践证明,凡是积极开展活动的班级,学生的生活积累质高量多,学生的写作内容也一般较丰富、具体、生动。因为只有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学生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把活动的过程、活动的细节以及活动中的感受掌握好,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我班有个叫伍阳的男同学,平时不爱学习,但十分爱劳动。有一次,学校操场的水沟堵塞了,我正要安排学生去处理时,无意之中发现了伍阳同学在草坪中拔草。于是,我找到了学生习作生活的契机,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了伍阳的所做之事,并趁机向学生发问“谁愿意去疏通臭水沟”,一向不喜欢掏臭水沟的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争先恐后地抢着去。于是,我提出了要求,要求他们记住自己疏通臭水沟的过程,每一步干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样解决这些困难的,都要记清楚。接下去我派了六位男生,他们想尽了办法才使得水沟流畅。后来我让他们讲述了自己掏水沟的每一个细节,并且让每一个学生都认真听,认真记。最后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拿起了笔有感而发,完成了一篇篇“有血有肉”的作文。为此,我感到特别欣慰。

由此可见,作文的确源于积累。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指导学生丰富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在此基础上,做技巧指导,引导学生乐于表达,相信作文教学一定会花艳果香!♪

上一篇:在适切的目标达成中彰显教学智慧 下一篇:对“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模块选择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