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时间:2022-08-12 12:39:21

勤于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著名教育家叶澜也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面对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重复的教学工作,我们到底该如何做好反思呢?这是摆在大家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令许多同行困惑的问题。通过学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反思。

一、明确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首先,教学反思是连接教师自身经验与教学行为的桥梁,是提高教科研能力、促进专业成长、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反思帮助教师把经验和理论联结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能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冷静地加以推敲,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其次,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即使有着十几年的教龄,再完美的课堂教学也会有疏漏、失误之处。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当代教师,我们更应不忘祖训,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总结发扬成功的经验,改正、弥补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二、了解教学反思的内涵及分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要强调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应当鼓励教师把自我反思作为他们专业化的研究态度的组成部分。他们应当成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学生的优秀的诊断者和观察者”。何谓教学反思?它是指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更充分。教学反思本质上是对教学的一种反审认知活动,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以教师主体自身及其活动为意识对象,是意识的一种最高形式。

按教学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前的反思:它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此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目的和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的和目标所需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等做出反思。教师可以问自己下列问题: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的概念、结论和事实?这节课对我来说重要的是什么?什么深度和范围的材料对学生是合适的?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地关注?哪些活动有助于学生达成目标?如何组织学生和材料,以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哪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例如:我在刚拿到苏教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时候,备课无从下手,感觉学科体系、知识完整性与传统教材有很大区别,教学重、难点很难把握。经过对新教材编写理念的认识,经过几堂课的实验,终于明确了新教材备课:一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备课决不动摇;二要以单元为整体来考虑。理解了这一点,教学目标的制订、重难点的把握也就迎刃而解了。

教学中的反思: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同步性,能使教学高质量地进行。

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为了进行必要的反思,在整个评价、反馈过程中,教师可以问自己下列问题:这节课是怎样进行的?是否如我所望?怎样用教和学的理论来解释我的课?怎样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上课时改变了计划的哪些内容?下次我会尝试哪一种?我怎样才能找到答案?根据这些问题,教师就可以判断自己是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还是需要重新计划或试一试新的策略。例如:在教学7B Unit 1 Reading:Homes around the World时,我指导学生结合相关的图片和连环画,通过演课本剧、故事朗诵、自由论坛等形式进行活动。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课堂氛围热烈、合作互动形成高潮,应该说是一堂较成功的实验课。然而,成功的背后有更多的思考:课堂“表演”的成分是不是有些太多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科色彩的浓淡尺度如何把握?该如何评价学生的表现与能力?在活动课中,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教师和学生露脸的比重失衡该如何看待?活动是对学生有益还是加重学生负担?等等。

三、掌握教学反思的策略与形式

1.加强理论学习。

对行为的反思需要以理论为指导,缺乏理论指导的反思只能是肤浅的反思。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寻根究底,使主体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然后到实践中去探索,才能使教学能力与反思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例如:我经常看看《中学英语教学》、《中学英语教学参考》等,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与自己的做法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观念、行为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观念,差距在哪里,找出原因并及时调整。另外,我还订阅了英语《新课程》报纸,其中有英语文学常识、专题复习、教材分析、中考辅导、试题研究等,题目新颖、灵活,紧跟时代,经常翻翻,受益匪浅。

2.勤思多记,撰写反思札记。

教师的反思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恒,贯穿教学活动始终。教学过程中的火花、点滴感受,都是反思的结果,也是进一步反思的基础。优秀的“教后感”、反思札记包含着对“教中”反思修正的执著情怀和热切愿望。

我从事了十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对教材也比较熟悉,所以常常陷入机械重复的教学实践中,处在经验性思维定势、书本定势、权威定势和惰性教学之中,有时连自己也觉得枯燥得很,乏味得很。因此,课后我时常思考:怎样使学生在轻松自如中牢牢把握所学重点与难点?例如:在中考总复习阶段,在给学生复习九种常用时态时,我首先将它们按时间分成现地、过去和将来;描叙现在的有哪些,各有什么侧重;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领会其他时态。其次,帮助学生弄清楚每种时态的动词构成。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对时态的理解、运用上的困惑迎刃而解了。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的脸上洋溢着赞许,洋溢着钦佩,同时我也尝到了教学反思带来的成就感。

3多向同行学习加强教学反思。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局限在自己的教学模式中,很难跳出那个框框,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毕竟单纯的内省反思活动往往比较模糊,难以深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这是妇孺皆知的道理。所以在平时我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多听课,与同事交流,不仅使自己思维更加清晰,而且激起更深入的思考,激发更多的创意。教研组群策群力,共同反思推敲,互助合作,群研究共商讨,在综合反思基础上形成最优化教学设计。事实证明:众人拾柴火焰高,这种方式是教师个人和群体发展的良好途径。

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来进行教学反思。比如教学光盘,那都是名师的经典之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其对照自己的教学真可谓是一面明镜。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充实我们平时的备课资源。我们可将别人的经验经过提炼转化为自身的理论,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素养。

总之,教学反思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而应贯穿于我们的整个教学生涯。它贵在坚持,贵在及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敢于发现问题,敢于怀疑自己,敢于超越自我,就一定能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英语教学参考.

上一篇:我看新课改下的政治创新教学 下一篇: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的教育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