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追梦 勤于圆梦

时间:2022-03-30 10:28:56

袁老的一生是课本的一生。课本是每个人都用过的最普通的书,袁老为一套课本,忙碌一生。几乎天天都抱着一摞材料去办公室,又抱着一摞材料回家,晚上还是对着一摞材料忙碌。不但没有节假日,即使离休,每天还是抱着一摞材料去办公室,没有丝毫变化,直到生命终点。每一本课本的诞生,都是袁老的节日。甚至为中国孩子有了第一本五彩的课本而高兴得手舞足蹈。

袁老的一生是追求的一生。袁老就想为孩子编一本好课本,遍求几乎所有的名人专家,只有一个要求,为孩子写点东西吧。钱学森、陈景润等巨擘的文字,几乎都不适合孩子,袁老都要字斟句酌地修改,并反复吟哦。袁老常说,编辑就是作者背后的“裁缝”。每句课文、每个词都记录着袁老一生追求的足迹。给袁老的信就如钱塘潮一般,每天都是一批,甚至信封上只写北京和袁老的名字就能收到。袁老一直每信必复,连孩子的来信也认真回复。

袁老的一生是为人的一生。袁老还是管用的祖传中医,一生积累医术医具,乐此不疲。平时总是随叫随到,至今还有许多人常常眉飞色舞地讲起袁伯伯开出的一张张药方。到家里来求医的,都是大医院里不愿意治的:神色异常的精神病就不说了;萎靡不振的肝炎更是常客,对肝炎这种人人避之不及的传染病,袁老从不拒绝,常常放下饭碗,笑眯眯地先看肝炎病人。虽然人家从不喝水,袁老依旧是,每人一杯浙江杭州的龙井茶。一张药方,常常反复琢磨,甚至翻阅许多本医书参考,所以总能药到就见效。一生从未收过诊费和变相诊费,乐于赔钱赔工夫,为陌生人排忧解难。袁老的中医事业同样也有创新,医学院的中医教材就有袁老的创新内容,药厂也常来求教新配方,现在还有许多人在惋惜袁老没有从医。

袁老的一生是珍惜的一生。袁老常讲,得天下,太不易,要珍惜。袁老解放前一直在黑名单上。解放大军一到,袁老的宣传品就上了街,指挥西湖边的万人合唱《解放区的天》。迎解放的歌篇等一批批宣传品,就一直藏在董老师诊所的地板下,袁老等地下党同志开会,董老师就是哨兵。在诊所后面开个暗窗,随时准备撤退。再早在衢州,就有学生悄悄告诉袁老,在家里看到黑名单上有袁老的名字,又是学生来催“军警马上来抓你,快跑”,这个学生的家长就是特务头,曾带着武装警卫上课,被袁老拒之门外,又因作业太潦草,被袁老撕作业本,还罚站,但袁老用抗日道理,教书育人,把特务的孩子教成革命者。

袁老的一生是马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生。袁老常跟我讲马哲指导,没有哲学的人生,最多是战术家,有了哲学才可能是战略家。有马哲指导的事业,才成体系,才能走得更远。马克思主义也有在社会上被忽视的时候,袁老一直坚定地把马哲作为事业和人生的指导,而且强调不仅要说,更要用,要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各方面和全过程。我自认为得益极大,做任何事,都讲究马哲的指导,往往事半功倍。

袁老的一生是身教的一生。袁老的家教是身教为先。把追求理想,好人好事,淡泊名利,艰苦奋斗,融入平淡一生,从不以老革命自居。袁老常讲,家庭事业,不是一代人能够成就,至少要三、五代人持续不断努力。袁老的身教财富,已经传递到袁日涉这一代,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惟克果断,乃罔后艰,继续袁老的教育思想。希望袁日涉能够继续有所创新。

上一篇:我信仰的语文人生 下一篇:我与袁微子先生的四次“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