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本对话,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时间:2022-06-26 06:10:35

与文本对话,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课上,学生的第一要务便是与文本对话,即通过自主的读书实践,与课文的作者交流,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及其丰富内涵。教师必须先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借助文本与学生“对话”,指导“对话”。要指导学生“对话”,自己必须先认真与文本“对话”。那么,在进入阅读教学的课堂之前,教师应该如何与文本对话呢?

一、与写作背景对话:了解背景,深入作者生活

任何一篇文章的产生,都有着它的创作动机和写作背景。与文本作者对话,就要深入到作者的生活中去,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写作背景,这对于深入解读文本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既要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又要从社会的大背景中找到本文产生的缘由。

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一首藏头诗,其中藏有“千万孤独”的心境,那么“老渔翁为什么在这么冷的天气里来江上钓鱼?”这个问题引出了学生对柳宗元写诗背景的研读: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他把自己的感彩寄托在独钓的渔翁身上,从而让学生认识了一个有内涵、不屈不挠、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抗争的柳宗元,让学生在了解了写诗背景的情况下诵读古诗,学生很快悟得了诗的深意。柳宗元在坚持、在等待,他相信冬天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他孤傲执着坚定地认为:人生路上多磨难,但只要坚持,就会等到春暖花开。

诗中所藏的“幸福美好生活一定会来到”的信念正是诗人所发出的呼喊,你若不了解作者,不走进作者创作此诗时的历史背景之中去,能解读到以上的内容吗?

二、与教学目标对话:精彩定位,确定三维目标

每篇课文都有教学目标,如何为它精彩定位?我认为应该对学段特点准确把握,对教材认真研读,对学生主体发展倍加关注,这样才能精彩定位。

备课前,首先要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了解这一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因为它是情感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和渗透的依据,是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有机体现的依据。每个教案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有的选词语目标,有的选朗读目标,有的选故事目标,自然还可以选其它目标。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理想的风筝》时,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作者的思念之情,感悟体会刘老师的乐观顽强、热爱生命和师生间的深厚情谊,得到作者和刘老师情感、精神的熏陶。2.深入细节,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习得写作的表达方法。3.理解“理想的风筝”深刻的含义。这是三维目标即情感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有机整合和渗透。

情感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渗透,使语文课的语文味更浓,学生的情感闸门打开,心灵得以触动,从而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三、与教学内容对话:解读文本,认真研究教材

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是学生扩展视野、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信息资源,是增长知识的宝库,为学生的能力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营养。这正是叶圣陶先生说的:“语文教学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描写了乡村清新秀丽的环境和农庄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生动形象,抒发了词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读懂了这个内容,我着重从图文结合、和乐歌唱等方面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享受多彩的生活,从而对经典诗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的小事,告诉读者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爱如茉莉一般平淡无奇,却洁白纯净。我尽力让课堂体现浓浓的语文味,让语文课如茉莉般呈现屡屡幽香。

《山谷中的谜底》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中有第17课,这篇课文记叙了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一个奇异的自然景象。课文告诉我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又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课文叙事简洁,说理深刻。“确实,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句话是本课的学习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借助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生活中的事例等,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从而层层深入,分解难点,增强语文课堂实效。

与教学内容对话,可以使教师对教学的内容深入研究,是备好课的前提,更是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前提。

四、与自己对话:教学反思,推进自我成长

与自己对话,是在课堂教学行为结束之后我们要做的。这种对话,是老师站在反思者的角度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回顾、反思的对话,这有利于老师明得失、正航向,有利于老师的迅速成长。

如《给家乡孩子的信》,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和成效性。

第一次备课时,我认真研读了教材和教参,决定通过抓重点语句和小组研究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可是在执教过程中,学生只是根据要求找到了几个关键词语和句子,至于这些词句表达的内涵,学生的感悟体验只能流于形式,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或书本上的句子,不能做到以问促读,以问促练,从而导致学生读无心思。因为自己没有真正放手,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只是配角,教师比学生有优先权,未能突破“教师带学生走向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

第二次备课时,我进行了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对于要学的内容,最想弄明白什么?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先让学生查找资料,对巴金的作品、故事、语言进行了解,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不再停留于表面了,有了自己的思维、见解。

交流是经验的分享、问题的交互,也是思维的碰撞,能使学生更细致、更深入、更全面地学习。学生间的交流必须是独立的思考、独到的见解、新奇的问题、新颖的观点,这种交流的过程才能成为学生经验不断丰富、认识不断深化、思维日渐缜密的过程,也才能成为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过程。

学生的阅读带有个性的特点,有时还会引发争论,而争论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起学生思维的激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深入思考,要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创新的氛围,让学生发表个性见争。

第三次执教时,我在第一、二次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段2003年度巴金被评为中国十大感动人物之一时的颁奖词,带领学生读,让学生初步明白巴金地位之高,社会对他的评价之高,以及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结合学生搜集到的巴金的作品、故事、语言,再对文本进行感悟探究,课堂气氛热烈而紧张。同学们再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扩大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思维的火花自由地绽放。这使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展示生命个性的空间,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成了配角,真正做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样反复几次进行教学反思,推进了自我的快速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同样,阅读也应是老师的个性化行为。老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是老师个性化教学的基础,没有老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便没有其个性化的教学。总之,教师要以自己的激情去引导学生面对文本,亲近文本,与文本及蕴含其间的情理接触、碰撞,从而促动心灵的体验与探究,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充满魅力、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思考 下一篇:小议创新在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