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淄博金域东山康复中心老年公寓设计”

时间:2022-06-26 05:23:53

浅谈“淄博金域东山康复中心老年公寓设计”

【摘 要】本文针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实际问题,以淄博市金域东山老年康复中心建设为例,从设计方面进行对老年居住建筑的进行探讨。

【关键词】老年公寓;设计;安全性;健康性

1. 前言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人口发展的一个趋势,预计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将达到高峰。而中国是世界上总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至今我国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3亿之多,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并且超过了我国总人口的10%。按国际标准,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老年型”的国家。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占全国人口的20%左右,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建设既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又能满足情感及安全需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公寓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2. 项目简介

2.1 淄博金域东山老年康复中心项目位于淄博高新区中润大道以南,花山西路以西,白鹤路以东,沿中润大道一字排列,规划总用地面积11.46公顷,规划净用地面积6.74公顷,总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9.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容积率2.45,绿化率35%。项目用地周边环境优美,风景宜人,距中心区只有10分钟车程,是离尘不离城的风水宝地(见图1)。

2.2 该项目建筑功能划分为四个板块:

(1)老年大学:建筑面积10696平方米,主体建筑四层,主要功能主要包括专业教室,活动室,办公室等。

(2)保健中心:建筑面积35600平方米,包括医疗中心,护理中心。

(3)老年公寓:建筑面积93642平方米,主要包括46,50平方米等户型。

(4)生活配套:建筑面积18183平方米,主要功能包括幼儿园,大型餐厅,精品影院,会所,超市,后勤办公等

3. 设计构思与规划原则

该项目用地由区内主要道路分为四个区域,中间两个区域设有地下车库。建筑布局采用院落式围合,严格遵循花山景区周边建筑限高的城市规划要求,立面风格采用了美国赖特风格和田园风格相结合,造型厚重简洁,人文气息浓郁。在对现状综合分析和对未来方向把握上,以现代规划设计理念体现老年居住建筑的特色,建筑形象要体现出“似家”的规划设计理念,主题突出,整体和谐。创建出老年建筑特有沉稳、大气又不失私密性的特点。以整体设计为出发点,做到建筑统一,建筑与环境统一。

3.1 总平面布置:综合分析建筑用地的周边环境,及老年康复中心各功能分区与城市周边环境的关系,做到动静分区,人车分流,交通流线便捷。考虑各个功能区的特点,合理布局,使其联系紧密,形成一个有序的统一的建筑空间。整个场地由主要道路划分为四块场地。主要出入口设在场地中间,配有2个广场,每个院落都插入一休闲场地和健身活动场地。

(1)老年大学:将老年大学集中布置在场地的中心,在南北方向各有两个主入口,方便各公寓的老人及城区的老人来集会,同时又不会对周边公寓造成干扰。南北均设有宽大的入口广场,方便集散。

(2)保健中心:位于老年大学的西侧,为三面围合的半封闭建筑,南北主楼之间用连廊连通,相对独立,自成一体。

(3)老年公寓:分别布置在老年大学的东西两侧,基本成对称布局。

(4)生活配套:餐厅及影院在公寓C的一至三层,超市和幼儿园位于基地的最西端,白鹤路沿街;会所位于基地的最东端,沿着花山西路,均处于较次要的位置。公寓建筑以南北向布局为主,建筑之间满足日照要求。建筑之间多围合成庭院,庭院之间互相渗透,又互相联系,实现了空间的私密性、整体性及流动性。各个功能建筑结合景观小品等形成在质感、肌理、高度等方面的变化。共同打造出和谐的生态社区。

3.2 单体设计。

(1)老年公寓:除保健中心是护理型公寓外,其余公寓均为老年人居住公寓,为老年人提供独立或半独立家居形式的居住建筑。每层均为老年人居住用房,并在一层设有管理人员用房。户型为一厨一卫一室(客厅与卧室合用),且每户型都有宽大的阳台。本设计首先突出人性化,保障安全性及功用性。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是老年公寓设计的重点。本设计严格遵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及《老年人居住建筑标准》中的有关条文,对日常生活的细节均加以重视,如出入口的净宽不小于1.10米;门扇开启端的墙垛净尺寸不小于0.5m;公用走廊均安装适合老年人用的扶手,电梯均为担架电梯等等。房间的各项设施都实用、方面,才能保障老年人使用安全,一切以老年的实用为标准。

(2)其次居室讲究健康性。健康是老年人非常关注的。老年人因为有更多的时间在室内,所以对室内的通风、采光、日照必须更充分的给予考虑。卫生间采用机械式通排风设施。宽大的阳台及低窗台设计,保证有充足的阳光照进来。居室都采用中规中矩的长方型设计,既有利于通风,又符合老人的审美观点。在灯具的设计上,我们采取了散射光源,以避免眩光对老年人的刺激。考虑到老年人听力下降,因此在门铃、电话等处安装了提示灯。

3.3 绿化景观。

(1)坚持安全性:根据老年人的生理行为特点,设计中尽量消除老年人在活动中可能遇到的不安全因素。在地面铺装上,采用防滑地面砖,不一味追求色彩,形式上的变化。为其创造安全无障碍的生活环境,为其创造安全,可识别、可达的生活环境。

(2)坚持差异性:针对不同活动能力的老人,对场地进行划分。既提供可供可散步的步行道,又提供可供活动的公共活动空间,如门球场、羽毛球场等等。休息区布置在建筑附近,并确保每天不同时段都有日照。规划设置上布置上富有个性的景点,分别为:主入门、景观内院等。

3.4 交通组织。

(1)入口:结合场地周边的道路情况,将主入口布置在场地的北侧,南侧入口作为礼仪性的主入口,体现社区的开放性,东、西侧入口为次入口,既避开了城市干道,又为进入社区提供便利。

(2)车行交通:原则上社区内部不进车辆,但能满足消防车辆行驶,车辆进入社区后由就进的地下车库出入口进入地下,实现社区内的人车分流,保证老年人安全。

(3)步行交通:老年大学两个入口处均设计步行广场,且种植行道树,广场与园子之间有步行道相连,步行空间多样,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文化氛围。

3.5 停车设施:本工程平面功能较多,分别为老年大学、保健中心、老年公寓、幼儿园、会所、大型餐厅影院,其中保健中心的停车相对独立,设置地上停车位,其位置设在靠近医院入口处,车位不足部分设置在地下停车场,入口靠近医院入口处,便于看病人停车就医。会所和老年公寓也分别设置了独立的地下停车场,其余功能设部分地上停车位解决停车问题。

4. 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对老年公寓设计的一些思路,这些思路不可能涵盖目前所有的创意意识,这需要建筑师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探索,来不断创新、完善。相信随着更多的人们来关注老年人建筑设计的发展,我们的老年建筑一定可以达到一个更理想、更舒适、更完善的境界。

上一篇:工程施工竣工总结 下一篇:基于材料力学的实验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