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目的及方法研究

时间:2022-06-26 05:07:26

普通高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目的及方法研究

摘 要: 高校艺术理论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立足于“思”与“用”。在教学方法方面,改变纯粹的“理论学习”模式,由讲师简单明晰地讲授那些必须掌握的原理、概念和理论,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沉思反省后的诘问,将理论教学的立足点从“接受”转为“质疑”与“创新”,以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教学启发—实践练习—回顾讨论”模式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授课方式。

关键词: 艺术理论 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

从2012年起,艺术学正式成为我国学科分类目录下的第十三个一级学科。随后,各高校开始按照新的二级学科分类重新安排艺术学的课程安排,包括重新申报本科、研究生专业及方向、修订培养方案及编写新的教学大纲。然而,教学方法及教学观念的转变并非朝夕之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文艺学、美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基本上来自于对欧美国家的译介及借鉴。长期以来形成的观点是: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研究缺乏完整而系统的逻辑体系。例如在中国古代美学史研究领域,最流行的研究模式是以西方理论为研究方法和途径,以中国传统文史及理论为研究材料和基础,这往往会将研究对象从中国本土文化中生硬地剥离,从而陷入生搬硬套的囹圄。当然,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早已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的文史学科理论体系,但这项工作任重道远,需要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和可以维系的人力去实践。想为研究者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就要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学习的观念。对高校艺术学科教育来说,就需从本科理论教学开始。

一、高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目的

对于今天的艺术类本科学生来说,艺术理论类课程往往是“枯燥”、“乏味”和“煎熬”的代名词,很多学生只是由于该类课程为必修课才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习。理论课程的逃课率总是居高不下,这几乎已成为无可奈何的“正常”状态。归根结底,其一在于学生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艺术理论课程;其二在于理论课内容较为艰涩,且重于思辨而轻于实践,学生由于听不懂而导致完全失去学习思考的兴趣。要解决这两大教学顽症,前者在于重新定位艺术理论类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建立对本专业的自豪感和责任心;后者在于重新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使他们逐渐体会到逻辑思辨的乐趣,进而产生挑战学术权威的勇气与信心。

一般来说,史论教学总是分阶段进行的。我们对一年级新生开设中外艺术史课程,从大二至大三起则逐步开设“艺术概论”、“美术心理学”及“美学”等理论课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论语·为政》)对于艺术史课程来说,重点在于“学”;对于艺术理论课程来说,则重在“思”。

由于“尊师重道”的文化观念根深蒂固,从南朝时期开始,刘勰就为后世的艺术家定下了“宗经”与“征圣”的标准,而艺术也总是沉醉于“学古”、“拟古”和“复古”的思潮中。人们习惯于从反观古代作品中寻求自我创作的价值:书法欲追二王;做诗推崇李杜;绘画则宗仿大小李和王维。我们无意抹杀那些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而且“学古”、“拟古”本身也无可厚非。重要的是,这种思维习惯使我们养成了接受而非质疑的学术传统,类似于经学家们奉行的“疏不破注”僵化模式。在公开出版的艺术概论教材里,多数是陈述式的文献资料。比如:什么是艺术的本质?艺术是怎样发生的?以及艺术的分类,等等。书中提供的思考题也大同小异,不外乎是要求学生复述课堂讲授的内容,如“简述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简述艺术活动的社会功能”,等等。而这种教学方式只会导致对青年人艺术创新欲望和能力的扼杀。这正如康定斯基曾抱怨德国学院派教学模式时生发的感慨:“有炙热就有冷却,有早生的芽苞,就有寒霜;有(有)才华的年轻人,就有一所学院等在那里。这不是伤感的话,而是伤感的事实。”[2]

艺术理论教学改革就应该从改变纯粹的“理论学习”模式开始。以艺术学领域重要的课题“形式与内容哪个更重要”为例。教师首先应该讲授中西方历史上论及“形式”与“内容”的观点。孔子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韩愈却说“文以载道”。亚里士多德说“形式是物质的本质”,“形式决定内容”,而从柏拉图到中世纪的艺术家们却一直认为,形式是认知“真理之美”或“上帝光辉”的阻碍。两种学说争论不休,直到近代,康定斯基等学者则肯定地说,根本不存在形式与内容的争论。在课堂上,我们应该为学生讲授每种理论或观点的背景和具体所指,告诉学生每一种学说的提出都有特殊的目的性或局限性。最后,提出的思考题应该是:“你怎样认识关于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请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对于艺术问题的思考总是面对“提出观点—被质疑——提出新观点—再被质疑”的循环,我们有伟大的艺术家和出色的理论家,却没有不可推进或完善的观点和学说。从风格到审美标准,从绘画技巧到构图模式,艺术取向原本就该是多元化的。所谓创新,不仅仅在技巧层面,更在观念上。年轻的德国学者沃林格写出《抽象与移情》时才26岁,我们应该鼓励每个迈入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学生质疑一切既成的理论,并向古希腊那些雄辩家一样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付诸实践。当然,这绝不是指盲目的否定,而是提倡那沉思反省之后的诘问。

而进行沉思反省的基础正是艺术专业的理论课程。“艺术理论是艺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反过来又给艺术实践以指导。”[3]如果说对史学知识的积累是提出观点和看法的依据,那么对理论的系统学习则是对学术思辨能力及敏感性的有效训练,理论课程的目的与价值正在于此。

二、高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如果说,对于高校艺术理论教学目的和价值的重新定位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术自信和责任感;那么实践加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则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从而加深对理论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并提高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从学生角度了解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问题,我对本校2012级美术学新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参加人数29人。

问题1:“你对艺术理论课程学习的心态是什么?”有10人表示“没有考虑过”或“必修课,修学分”;选择“感兴趣”的学生5人,只占约17%。

问题2:“你学习理论课的体会是什么?”有7人选择了“听不懂,没兴趣”及“枯燥,不能体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另有13人选择了“有启发,但我认为并不十分重要”;另有9人选择了“有意义,意义在于……”,但无一人在问卷中说明有关个人对学习理论课意义的看法。

问题3:“课后或课程结束后,你有继续学习该类课程相关知识的兴趣吗?”在这个问题中,有11人选择了“有兴趣继续学习”;有15人选择了“没有兴趣继续学习”;另有3人选择了“其他”。

分析调查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在接触理论课程之前,80%以上的学生对该类课程没有兴趣;2.随着理论课程学习的展开,依然有半数以上的同学体会不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即使选择了“有意义”的同学,显然也并未对此进行过深思。3.理论课结束后,依然有超过半数的同学表示没有兴趣继续学习此类课程,这显然是很大的遗憾。

由分析可知,理论课程的相对枯燥和艰涩使学生有了先入为主的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若在课程教授过程中不能改变这一心理印象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在这一问题上,康定斯基在包豪斯学院任教的教学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那就是改变教师高高在上一味“授业”的方式,转而与学生一起探讨有关艺术的各种问题。在此仅以“美术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关于“风格学”的讲授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在课堂上讲授关于该范畴的主要学说、理论家和重要的画家及作品。重点讲述每一种风格背后艺术观念的变迁及其原因。其次,以“仲春”为题,由学生自行设计思考创作一幅画。在创作之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每个人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都各不相同,如果你倾向于自然主义,那么是否会如米勒、柯罗一样描绘春天户外的自然风光?如果你倾向于印象主义,那么你是否会试图捕捉春天里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某个瞬间景象?如果你是更加自由的性格,那么你是否会选择用现代派的风格,以抽象的线条表达这样一个看上去非常传统的创作主题?同时,如果你对人类的文化史或哲学史感兴趣,你会不会从这个看上去应以“风景”为表现对象的题目中挖掘出更多更深的内涵?比如在这样一个象征着“生”的季节,中你是否会由“仲春”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二月二”祭祀高媒神的风俗?等等。最后,当学生的创作完成之后,组织一次课堂讨论。

参加此次讨论的为本校美术学2011级学生,共36人。由于阐释并讨论的是同学们自己的作品,因此积极性很高。每个学生的创作都经拍摄后制作成PPT演示文档,由学生自己在讲台上操作并详细解释。

一位选择了用抽象几何形式来表现“仲春”主题的女学生说,画面中簇簇向上的三角形代表了萌发的春草;大块的四边形涂以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种类的花朵;由于春日的阳光并不炽烈,所以画面只以左上角四散的直线象征阳光。此时她的同学提出质疑,认为此画面中大量尖锐的三角形会对欣赏者造成视觉的“刺痛感”违背了春天明媚温暖的审美感受。对此她解释说,尖锐细长的三角形代表春日新生的绿草,从形式上来讲,草叶的确是尖锐的,同时这种尖锐象征着春天里生命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对这一解释获得了同学们的普遍接受和认同。

一位男同学为大家展示了仲春时节的夜景:以深蓝色、蓝灰色和灰色为基调的夜、月亮和房屋,整幅画面清冷而寂静。对此他的解释是,这是他在创作时对“仲春”真切的个人体验,那时的夜晚还很寒冷,黑暗中也无法看出春天的颜色。那么对于此时的人来说,春天是一种心境,是每个人在心中的一种企盼和等待。他认为自己的创作目的是自我内心情感的宣泄而并不追求观赏者的赞同,是倾向于表现主义的绘画作品。

在相同的“仲春”主题下,36幅作品包括了写实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及象征主义等多种风格。从学生的讲述中可以看到,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切实地经过了审慎思考和对绘画方式的选择。由此一来,学生就完整地体验了一次由理论学习到创作实践再到鉴赏评论的过程。他们不但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还能在自主创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继续探索的欲望。而这种讨论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同学们通过不断的自我实践和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艺术理论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立足于“思”与“用”。一方面,对于必须掌握的原理、概念和理论等需由教师讲授的内容,要表述得尽量简练明晰。可辅以视频、图像资料、图表等使抽象的思考更为直观。另一方面,在理论训练中,当以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为主。就一个独立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启发—实践练习—回顾讨论”的模式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杨树达.论语疏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3:37.

[2][俄]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8:23.

[3]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10:6.

上一篇:成都:叩门智能环保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和数据技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