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患者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

时间:2022-06-26 03:57:46

护理干预对患者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

【关键词】护理干预;静脉采血;不良反应

采血室是门诊护患矛盾多发部门,常因紧张恐惧、疼痛、皮下局部淤血而使患者不满,更甚者会发生口角和遭到投诉。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痛苦,提升服务满意度,实施护理干预手段对减少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显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至6月在我院检验科门诊采血室患者,按无出凝血时间异常,无血液系统疾病,无感觉异常,意识清楚,行动自如进行筛选出1072例静脉采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2例,年龄40 d~81岁;干预组540例,年龄28 d~87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操作规程进行采血;干预组由主管护师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预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向患者进行详细解释,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具体方法如下:

1.2.1 穿刺静脉的选择通常选择肘静脉、桡静脉、老年患者与末梢循环差的患者宜选择近端较粗静脉穿刺、婴幼儿可选择头皮正中静脉、颈静脉采血,尽量选择表浅且较直的血管穿刺。

1.2.2 穿刺技术的选择穿刺时应用直接刺入血管法,尽量可能地一针见血,避免用力过猛或在皮下反复穿刺。

1.2.3 消毒液与止血带的使用因消毒液经针眼进入,可刺激静脉血管导致局部皮肤变红,采血部位皮肤消毒,待消毒液干后再行穿刺。采血时止血带不应该结扎时间过长,以在1 min内为宜,时间过长会对一些检验项目结果造成影响,遇到末梢循环差的患者,操作前可对采血部位进行热敷,可使血管扩张充盈,促进循环,操作时,见针管有回血,可放松止血带,同时,有节奏地推压采血部位上方,增加血流量,使血流加快,利于抽血。

1.2.4 拔针技术静脉抽血完成时,应用医用无菌胶贴,无胶部分对准盖压穿刺点,针头快速退出血管腔,按压部位为穿刺点及穿刺点上方部位。因为皮肤穿刺点与血管穿刺点不在同一切面上,按压位置不准确容易出血,按压不可用力过度和用力揉搓。以免造成皮下淤血青紫,按压时间以3~5 min为宜,以穿刺部位不见出血为度。

2 结果

两组患者静脉采血不良反应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静脉采血不良反应比较

组别例数紧张恐惧疼痛局部淤血回血慢或不回血

对照组532108852711

干预组5404331135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护理干预对心理的影响 患者在进行静脉穿刺前,主要是以紧张、恐惧的心理为主,操作者应积极沟通交流安抚患者紧张的情绪,说明采血过程,以及疼痛程度,让患者在心理对穿刺有一定的准备和可接受的程度。以达到舒缓紧张恐惧心理的作用。若遇婴幼儿应充分向陪同家属说明采血要求。使其配合完成采血。在穿刺前应分散婴幼儿的注意力,比如敲打桌面,在婴幼儿眼前晃动彩色采血管等,与此同时进行穿刺。

3.2 护理干预对疼痛的影响 皮肤表面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对疼痛十分敏感,穿刺时应尽量将针尖向外缓退,避免针头在血管内反复穿刺造成皮下淤血,血肿,标本也易溶血或凝血。干预组相比对照组疼痛发生率显著降低(P

3.3 护理干预对局部淤血的影响 局部淤血是静脉采血操作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穿刺针在血管内反复穿刺,拔针

作者单位:135000吉林省梅河口市爱民医院检验科

后按压时间不够,按压不当或是袖口过紧等是局部淤血的常见原因。本文两组患者中均出现着急离开而按压时间不够造成的局部淤血,另外,对照组还有2例患者采血后按压时用力揉搓造成皮下局部淤血。皮下局部淤血是门诊采血室引起护患矛盾的主要诱因之一,操作者必须重视,除了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作,还要耐心,详细的告知患者所应知的注意事项,尽量减少矛盾的发生。

3.4 护理干预对回血慢或不回血的影响 门诊采血时,回血慢或不回血多见于腹泻,脱水,寒战高热期。天气寒冷,空腹时间过长等情况。干预组遇见上述情况时,如选择肘静脉,可让患者做屈臂伸直运动数下,正确使用止血带,然后进行采血,如达不到要求。可对局部热敷促进血管扩张,利用负压作用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了采血成功率。

4 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体现出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在采血操作前后进行干预,能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护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医院形象。

上一篇: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在老年病科应用的护理体... 下一篇: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