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26 03:46:34

[摘要]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9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应用降血压、降血糖及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血脂异常者采用饮食控制或服用非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组5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1次/d,普罗布考250mg,2次/d。同时根据需要予以其他正规降压、抗血小板、降糖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以及TC、TG、LDL-C和HDL-C的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组对颈动脉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TC、TG、HDL-C及LDL-C的改善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P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普罗布考; 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中图分类号] R6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1-147-02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动脉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发生、发展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是指狭窄小于70%,无需支架介入治疗。降低TC、TG、LDL-C和升高HDL-C的水平有助于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1]。我院神经内科2007年2月~2009年5月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2例,并观察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及血脂变化,旨在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7年2月~2009年5月门诊及住院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7例。按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57~81岁,平均年龄69.4岁;颈动脉超声:硬斑14例,软斑20例,混合斑18例;52例均有血脂异常,其中高血压病13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23例,脑梗死7例。对照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54~83岁,平均年龄68.8岁;颈动脉超声:硬斑12例,软斑17例,混合斑16例;45例均有血脂异常,其中高血压病12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17例,脑梗死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应用降血压、降血糖及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血脂异常者采用饮食控制或服用非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20mg,1次/d,普罗布考(商品名:之乐,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250mg,2次/d。同时根据需要予以其他正规降压、抗血小板、降糖治疗。疗程6个月。

1.3 颈动脉超声

采用FHILIPS SONOS 7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双侧颈动脉进行检查,由同一医生操作测量CA-IMT:患者取仰卧位,测定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下方1cm和颈内动脉颅外段各两处CA-IMT,计算其平均值为CA-IMT值;检查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斑块位置、大小、形态。动脉内膜增厚的定义为:1.0mm≤局部IMT≤1.2mm;动脉硬化斑块的定义为:IMT≥1.2mm;斑块根据超声检查特征分为硬斑、软斑及混合型[2]。斑块回声增强且伴有声影为硬斑;斑块回声为等回声或弱回声,其后不伴有声影为软斑;混合型为斑块内强弱回声不等,伴有部分回声,形态不规则,表面粗糙或呈“火山口”型。

1.4 血脂检测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6mL检测血脂。采用美国雅培ALCYON-3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上海申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治疗期间随时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χ±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IMT及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IMT及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显著减小(P0.05)。见表1。两组患者血脂变化的比较如表2。治疗组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消化道不良反应4例,1例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再次复查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不稳定斑块的脱落及血栓的形成将直接导致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研究表明[3],70%~79%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系由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稳定性颈动脉斑块不易破裂导致脑缺血症状,即使有单纯的轻中度颈动脉狭窄也多为良性;而不稳定性斑块即使不引起严重狭窄,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梗死或血管性痴呆。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组织选择性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HMF CoA)还原酶抑制剂,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而使细胞内胆固醇减少,并反馈调节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力,促进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清除,使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2,4]。同时,除调降血脂外,阿托伐他汀还有诸多非降脂作用,如能明显降低CRP的含量和改善内皮功能等抗炎作用,可以预防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并对已形成的斑块可增强其稳定性。普罗布考片可降低胆固醇并升高HDL-C水平,同时通过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抑制致炎因子及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的基因表达和自由基介导的炎症,改善内皮功能从而抑制泡沫细胞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目的[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及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显著减小(P

[参考文献]

[1] Reid JA,Wolsley C,Lau LL,et al. The Effects of pravastatinon on intima media thickness of the carotid artery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cholesterol[J]. Eur J Vasc Endovasc Surg,2005,30:464-468.

[2] 马敏芳,尚伟民. 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0):47-48.

[3] 王杏儒,崔玉红,赵明哲.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纤维蛋白原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J]. 疑难病杂志,2007,6(8):485-486.

[4] 刘俊艳,沈宏锐. 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14(2):99-101.

[5] 王晏文. 普罗布考对颈动脉内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 药物与临床,2007,4(19):55.

(收稿日期:2010-02-2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脑血管畸形患者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下一篇: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