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电视台的科学管理与数字化发展

时间:2022-06-26 03:09:14

论高校电视台的科学管理与数字化发展

[摘 要] 高校电视台作为、学校宣传工作的先锋,具有重要意义及功能,具有严肃性、专业性、特殊性。近年来网络电视的兴起使得传统电视节目受到了挑战。新形势下如何继续发挥高校电视台的舆论导向、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等作用,科学的管理及向着数字化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高校电视台;管理;数字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298-2

高校电视台一般是由老师指导,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开展校园文化宣传等各项工作。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高校电视台亦应与时俱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化传播方式。

根据以上两点实际情况,本文将从定位、组织管理、节目管理、数字化发展四个方面出发,探讨高校电视台的科学管理与数字化发展问题。

一、定位

大多数高校只设有一个综合性电视台,而由于定位和设备资源严重不足等问题的偏差,节目内容多以会务活动、课程教学拍摄为主或者成为了专职的教育电视台,虽然起到了舆论导向作用、配合了学校教学工作,却远离了综合文化传播宣传教育的平台特性,没有做到真正的喜闻乐见和寓教于乐。党的十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行了重大部署,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宣教、实践的最重要群体,其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进程。如何发挥好高校电视的传播特点与优势,承担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责任,高校电视台应展示出自身独具的载体优势和技术优势,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进而以此辐射、带动、引领国民素质教育,助推文化强国建设。除上述定位与功能实现之外,结合实际,高校电视台还应承担以下两方面的任务。

(一)传播校园新闻,丰富大学生文化娱乐生活。以笔者工作的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视台为例,设立了传播学校师生各类动态的《学院要闻》,介绍中国各地名胜风景及旅游攻略的《名胜赏析》,介绍中外各界名人奋斗历程的《星程驿站》,构建学校师生交流平台的《人物专访》、《道德讲堂》、《教育经纬》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大学生生活、学习的电视节目。

(二)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多方面发展的平台。高校电视台以大学生为主体,相比其他学生组织,对于播音主持、新闻采编、后期影视编辑等等专业技能有着更高的要求。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其中得到实践的机会,学习其他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在学校电视台学习到“第二专业”,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也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增添了就业渠道。笔者工作的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视台培养了大批毕业后走上专业岗位的人才,包括原中央电视台,现为中国国际阳光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西省电视台的著名主播等,还有很多在地、县,厂矿企业电视台工作的曾为学院广播电视台的成员。

二、组织管理

高校电视台因其作为,在学校宣传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其工作具有严肃性和专业性。但又因其主体是大学生,凭着个人兴趣而选择加入,所以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将这种兴趣转变为热爱、责任,转化为高效的工作,就成了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

(一)明确组织结构与分工。高校电视台应设指导老师(台长)一名,把握各类节目舆论导向,确保节目符合党的宣传指示精神,传达正能量,统筹全台全面管理工作。另设辅导老师两到四名,在播音主持、新闻采编、后期影视编辑制作、综合设备技术支持和组织协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

以笔者所在的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播电视台为例,设有指导老师(台长)一名,辅导老师两名。另设有常务台长一名,副台长两名,皆由学生担任,协助老师进行全面管理工作,并设立由各个职能部门第一负责人构成的广播电视台委员会,组织实施半月台务例会和月总结全体成员大会。下设的部门有办公室、总编室、新闻与节目中心、技术中心、宣传与外联部等;根据各个台站实际需要,下设不同部门。以电视台为例,下设摄编部、形象设计部,另配套下设办公室、栏目部、网络部、调音与播出导控部、宣传与外联部等部门对应对口对接工作,与全台的抓总职能部门相配套,并将整个节目摄制审核进行表格流程化,既有模块化单独科学管理,又有业务工作垂直化衔接,环环相扣。

明确的组织结构与分工做到了责任到人,避免了互相推诿责任,对工作效率、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大帮助。

(二)抓好组织管理。根据上文提到的高校电视台的特殊性,组织管理应制度与感情并用,即明确各项管理制度,同时考虑到大学生的情感需要,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被认同感、成就感。

1.明确管理制度。对于日常工作、会议、节目的采编播形成明确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

2.定期组织培训。利用课余时间由辅导老师定期组织各项专业技能的培训,在提升成员专业素质的同时,加强了各部门成员的交流合作,形成团队凝聚合力和荣誉感。

3.每月进行严格考核、评选。诸如此类对本组织及成员长远发展成长具有一定影响及举足轻重的工作均由台委会集体研究、科学决策,客观公正执行。对于当月多次违反管理制度或组织纪律松散,多次考核不达标的成员进行思想帮助教育并按制度和规定程序做出相应及时处理。同时每月由所有成员进行投票,评选出“最佳播音员”、“最佳主持人”、“最佳编辑”、 “最佳记者”等荣誉称号。这项措施确保了组织的严肃性和成员活力的能动彰显,引入了良性竞争机制,使得团队永葆朝气。

三、节目管理

电视节目是电视台所有成员共同努力的最终体现,是观众对电视台工作质量判断的最直观的依据,所以应该高度重视对节目的管理。

(一)经纬式把关。一档电视节目的基本环节是策划选题、实际拍摄、后期制作、播放并上传至互联网。而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由节目运行主管部门、分管台长、辅导老师、台长审核,通过之后才能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工作。确保节目在舆论导向和质量上不出差错。

(二)节目包装与宣传。收视率是衡量一档电视节目质量的重要标准,但由于高校电视台并不具备赢利性质,所以节目包装与宣传应充分利用手头现有资源。如利用海报、广播、互联网、在其他电视节目播出时插播等形式进行节目宣传、预告。

(三)注重与观众交流。作为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观众的意见是十分重要的,应通过信箱、电话、互联网等方式与观众进行交流,及时听取观众对于节目的意见,选择其中的合理意见对节目加以改进、创新。

四、数字化发展

互联网以其高效、迅速、便捷的特点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校大学生更是使用互联网的主要人群。加之高校电视台利用传统有线闭路电视传播的局限性,所以向着数字化发展是高校电视台的必然趋势。

(一)增加受众面,增强交流。数字化发展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微博、贴吧、各大视频网站或者建立自己的主页、网站等等。高校电视台数字化发展将使传播范围变得更加广阔,必然增加节目的受众面,进一步增强与观众及其他高校媒体的交流。同时更易于提升自身的知名度,获得广告赞助的机会随之增多,将这笔收入投入到电视台建设中,最终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二)数字化发展带来的考验。在带来以上好处的同时,数字化发展为高校电视台带来的考验也随之而来。

1.节目竞争将更加激烈。有别于传统的传播方式,当电视节目上传到互联网之后,高校电视台的管理者们便不能仅限于考虑所制作的电视节目是否受到本校师生的欢迎,还应该与其他学校的电视节目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

2.切忌舍本逐末。网络文化日新月异,传播速度快,流行期短,与传统的电视文化存在一定区别。高校电视台的节目创作应始终立足于本校师生的需要,切忌为了迎合网络观众口味,而舍弃了这一宗旨。

总之,高校电视台的管理与发展应始终以、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为前提,充分利用手头资源,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培养学校精神,在校内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主旋律氛围,将自身建设为外塑形象、内炼素质、广聚人气的人才培养平台;以人为本,建成立足校园、服务师生生活的窗口,把高校电视台打造成在广大师生心目中具有影响力、公信力和引导力的凝心聚力之宣传主阵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发展与创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王春晖.高校电视台归属对其功能实现度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8):177-179.

[2]张双燕.论高校电视台的节目及人力资源管理[J].新闻世界,2011,(8):151-152.

作者简介:苟振锋(1979-),男,汉族,甘肃会宁人,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

苟振邦(1981-),男,汉族,甘肃会宁人,江西省电子工程学校机电工程系。

上一篇:外国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媒体形象 下一篇:对新闻传媒专业培养学生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