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机械化养护问题探究

时间:2022-06-26 12:16:36

公路工程机械化养护问题探究

摘要:养护管理工作,可以提高公路的使用效率,真正的发挥出公路存量资产的最大的使用效益,进而保证公路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公路机械化养护的特点,然后分析了我国公路工程机械化养护现状,最后提出了机械化养护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公路;机械化养护;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公路机械化养护的特点

(1)安全可靠、效率高、质量好。一些高难度的养护工作通过机械来完成,这减少了人工失误;(2)对机械要求高。机械化养护依靠机械设备完成,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着养护工作的开展,只有安全性好、效率高、符合环保标准的机械设备才能投入养护工作;(3)对工作人员要求高。机械设备的操作需要专人负责,这要求养护工作人员熟悉机械的构造、原理、养护方法与操作方法,需要工作人员在机械方面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2我国机械化养护现状分析

2.1机械配备现状

全国各地很多公路局的养护机械总体而言非常落后,养护水平低,设备东拼西凑、机械种类偏少、使用率低,养护改制后,养护公司的自己问题没得到解决,设备更新缓慢,新的养护工艺无法有新机械做保障,致使设备与技术无法完成高效操作,浪费资源。

2.2机械管理人员现状

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机械养护常识欠缺,技术知识严重滞后于设备技术水平,养护单位只注重当前的效益,忽略了将来利益,对养护不够重视,设备的配制以及使用水平也影响其养护的进程,专业养护人员缺少,机械陈旧,养护方式不专业,经费无法正常的供应养护,养护单位的管理人员对机械的养护不到位,导致使用率也不高,养护管理人淡化了对养护机械的意识,导致但多数养护工作靠人去养护。

2.3机械化养护管理现状

我国对养护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各个公路系统相继成立了养护公司。由以前老的养护单位过度而来,但是养护人员还未转变养护方式,不好的养护意识仍然存在,未达到专业化养护团队,机械设备和对机械管理水平都为得到明显提高,与高标准的养护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养护人员较为分散,只在固定路段上进行养护工作,养护大部分以人工为主,有时会有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机械作为辅助工具。机械设备没有完善的科学使用机制,没有科学的考核方式,对于机械效益的评判标准也逐渐消失,无法实现单机考核。

2.4公路工程养护工作的运行机制落后

现今部分养护单位和养护人员对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都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养护管理工作只能够带来社会效益,而根本无法创造真正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多政府部门对非收费公路,养护方面的投入资金偏少,处于半饥不饱状态,而且对新科技在养护工作中应用的重视度也不够。但是本身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的队伍比较庞大的,对公路养护资金的投入是持续的,需要消耗了大量财力物力,这样公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就更无法按照需求得到有效的养护管理了。

3机械化养护完善对策

3.1转变思路、加强重视

据以往工作经验,我们发现早期公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和车流量的增加,病害逐渐凸显,又因为过去对公路养护的工艺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公路的安全性、通畅性和耐久性。鉴于此,我们应把公路养护的重点放到规范施工和机械化养护上来。虽然机械化养护前期成本较高、且容易出现机械闲置、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但机械化养护确实能够显著提升养护效果和养护效率。因而,实际工作中,应转变思路,积极寻求合理配置养护机械的方法。例如当公路养护工作完成后,为了提升机械利用率,提高效益,可将养护机械用于管辖路段内的大修、中修工程,或将机械对外承包,对外承包前应建立健全设备租赁机制,促使机械有偿服务的顺利实施,从而提升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优化资源配置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等级逐渐提高,这对公路机械养护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很多公路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每日车流量搞到数万车次,采取传统的人工养护方法可行性很低,因而以机械代替人力势在必行。现代公路不仅要满足通行需要,还要满足环保标准和行车舒适度要求,因而公路养护工作也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对路面工程的养护,还要强化对路基、桥涵、交通标志的养护,另外还要做好公路周边绿化工作。就机械化养护而言,机械要按全面养护和GBM工程的标准要求进行选型、配套,要适应养护路段地理环境和路面结构的特点,使机械的功能和生产能力配套,才能实现养护机械化。举例来说:过去人工拌合沥青混凝土,路面容易油包,用机械拌合沥青混凝土,路面几乎未起过油包,说明机拌质量好,但如果没有摊铺机配套,热料沥青运至工地,人工摊铺实践跟不上,路面质量依然不会好。

3.3完善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管理体制

所谓的养护管理工作的管理体制就是指养护管理活动和养护管理权限划分所依赖的物质存在形式以及管理细则、规范和秩序所形成的制度体系。传统的公路的养护管理体制是根本无法满足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无法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它也严重的限制了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所以,应根据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养护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本着养护管理工作也是公路发展生产力的原则,建立科学并且合理的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制度,实施正常养护和季节性养护、群众养护与专业养护、集中养护与分散养护等多种养护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在重视公路建设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这样才能真正的保证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4养护管理工作应规范化和科学化

公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是承受着很大的交通负荷的,由于其路况是不断的变化的,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也是很复杂并且多样的,所以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也是规范化并且科学化的。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就应该严格的对公路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的工作,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公路工程是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的,从而维持公路工程正常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水平。所谓养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就是指以依照科学的手段和态度,在需要对公路进行决策时,应根据公路的质量、交通量大小、实际路况、以及经济技术参数的实际情况制定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的对策,绝不能够出现背离实际或主观臆断的决策。在能够保证公路工程养护质量的同时还应尽量的缩短因养护工作占用公路的时间,缩短养护工作的工期,所以,在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过程中,应大力推广并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从而缩短养护工作的工期,提高养护工作的工作效率。

3.5加强养护管理

我国交通部在《国、省干线GBM工程实施标准》中明确指出:机械化养护达到班每30~50km设置一个。近年来,很多公路工程将小道班合并成养护管理站,这有利于强化集中管理,资源统一调度和合理配置,显著提高了公路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相信今后,多功能、高性能的养护机械得到普及后,我国公路工程将逐渐实现规模化养护。

4总结

综上所述,机械化养护是公路养护发展的必然趋势,实际工作中我们应综合和分析目前公路机械化养护工作的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切实提升公路养护机械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以云.简论公路机械化养护过程中的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1).

[2]裴中华,董湖恩.关于对未来公路机械化养护的必要性及有关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31):69.

上一篇:探讨农行房地产贷款的管理方法 下一篇:探讨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理财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