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课堂练习 激活学生思维

时间:2022-06-26 12:04:06

活用课堂练习 激活学生思维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消化、理解、掌握,往往是通过练习来实现的。多种形式的系统练习,不但能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还能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创新思维,从而使得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思维最本质的特性是求异性,而求异思维又包括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在数学练习课中,能够对练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深化与巩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一)、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作为一种反向思维,他要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要善于从事物的正反两个方向去思考。把一些“原来一直如此”的事物颠倒过来思考,是为了认识事物的相反方面,从而揭示不同的现象,获得不同的效果,从中发现新的原理,新的方法,新的结构,新的思路。在数学学习中,很多问题都要通过逆向思维来解决,而且很多问题用逆向思维相对于顺向思维解答起来要容易很多。所以,从低年级开始,我们就可以在数学练习课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1.设计互逆式问题,培养学生应用逆向思维的意识。

由于同一个问题不断地以同一形式重复出现时,对于学生来讲就容易在大脑中形成思维的定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正面讲授外,还要有意识地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互逆因素,精心设计互逆式问题,打破学生思维中的定势,逐步增加逆向思维的意识。 如在练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当学生总结出第一个结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时用加法来进行计算”后,教师可提出“根据这个结论,想一想这句话还可以怎样来说?”(生:“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也可以说成“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即如:8比5多3也可说成5 比8 少3)反之,“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也可以表述为“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多几”。以上的提问旨在打破学生思维的定势,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顺向和逆向的积极活动之中。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此知识辨析得更清楚,而且还逐步培养了学生应用逆向思维的意识。

2.引导学生学会用逆向思维解题,激发逆向思维的兴趣。

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如果正面求解感到困难,甚至难以下手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反面去考虑,这时往往会很快找到解题思路。所以在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教案,启发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正用转向知识的逆用,教会学生从正反面去考虑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3.引导学生学会逆向思考,促进逆向思维习惯的形成。

为进一步打破学生禁锢于正向思维的定势,培养起双向思维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应加以逐步启发引导,适时点拨,提高学生互逆思维转换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素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在学生完成作业后,要求必须还要回过头来验算其解法是否正确,如学生解出一道应用题后,则要求学生以求出的问题为已知条件,把原题的一个已知条件当作问题验算此题。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特征。流畅性是发散性思维的最低一个层次的特征,它仅仅体现思维的数量,也就是把对某一问题用发散思维做出的答案的多少作为其高低的。变通性是发散性思维较高层次的特征,它常能给思维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

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说明发散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思维乃至创造能力的发展,并且在它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我们就可以依据发散思维的特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培养:

1.创设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小问题只要我们平时多留心就都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设条件。如: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计算进位加法,进行巩固练习时我们安排了这样几组填空:8+5=+,+3=6+, +=6+5,9+=+7。在平时的教学中,课本里也出现过这样的练习,不加留心也许就一带而过了,而实际这样的题目是一些很好的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好材料。学生在学习进位加法时,对于每一个算式他们都是单一来记忆的,在学生头脑中都是些零散的算式,相反,这样的练习正是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把算式进行归类的机会。他们在头脑中搜索答案的时候,一些算式的规律也就自然而然的流露了出来,使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又发现了新的规律。这样的学习才叫做真的有收获。

2.转换思维角度,进行变通训练。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往往学生对于某几个单一问题的顺利解决还不能说明他们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衡量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标准还要看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强弱。例如:在对一步乘、除法应用题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恰到好处的在题目的变通处对学生进行提问,就可以很好的来培养那个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应用题练习当中只给出一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或者只给出两个条件,不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条件和问题究竟该补充什么?如:“由已知黄花24朵,红花6朵”,应用现在所学知识你都可以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可以提出不同的多个问题来,分别让学生列式求出黄花和红花朵数之和、差、倍比关系。

3.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

在我们的教学中,应力求摆脱封闭的单一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标新立异地思考问题,在发散中突破消极的思维习惯,在发散中独辟蹊径。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阵地。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都是一些基础性、常识性的问题,因而,教师的任务是要在简凡的日常教学中,特别是在平时的练习课中,注重激活学生的想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掘教学中的创新因素,激活学生的思维

上一篇:浅论初中生武术课示范与图解教学法 下一篇:跨越挫折 自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