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挫折 自信人生

时间:2022-08-14 02:18:10

今天的中学生,多是在父母百般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难,没有经历过过多的挫折,他们就象温室的花一样,没有经历过任何的风吹雨打。所以当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或进行练习时一旦受阻,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消极、胆怯、畏缩的情绪和紧张、漠然的心理状态。这极大的影响着学生下一步的生活和学习,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人在挫折的情境下,最容易失去理智,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做出极端的事来。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提高挫折的认知水平,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挫折也不例外。我们要要求学生善于变换角度看待自己所面对的挫折,不能只看它所带来的消极的一面,也要正视它所带来的积极的一面,正视才会让你克服挫折,带来自信。在体育教学中,特别是高难度的器械体操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人活着就要有各种本能的和高级的欲望、需要和抱负,但是由于客观制约、自身局限,需要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人人都会遇到挫折,课课都会有挫折,所以我们应教育学生不应回避、害怕挫折,而应面对和正视挫折。当你独立面对某些技术动作时,挫折可能会不可避免地在课堂成为你学习中的伴侣。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到挫折是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不须也无法逃避。自然、和社会间的万事万物无一不是在曲折中前进、螺旋式上升。一切顺利、直线发展的事情是没有的。我们要记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要让学生明白没有磨难是不会取得成功的。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建立正确的挫折观。

其次,我们要在教学中创设挫折教育的情境,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在实施挫折教育中,教师要对学生忍受挫折的能力多加考虑,挫折情境的程度必须与学生个体差异相适宜。如在体操教学中,体操内容的选择要因人而异:素质好、能力强的学生,可加快简单动作内容的教学进度,选择较高难度的动作并提出相应要求,给他们适度的挫折体验以提高技能。而对各方面能力较弱的学生,则用难度较小的动作使他们慢慢培养起体操的兴趣和能力。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设置障碍时,还要特别注意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主动帮助学生摆脱困境。因为溺爱,诸事由父母包办代替,所以今天的学生很少遇到困难,即使遇到困难,他们也多数选择回避,要不就请亲朋好友帮忙,而这样结果就造成了学生缺乏进取心,意志薄弱,胆小怕事,不善于克服困难等。因此,我们创设的挫折情境、困难情境就是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让他们懂得如何迎接困难和挫折的挑战,以适应日益激烈竞争的社会。

其三,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功,最终的成功而不是阶段性的成功。我们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在体育学习中引起挫折的因素很多,造成挫折感的轻重程度也各不相同。有客观因素,如气候不适宜、器材有问题,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紧张等,使得学生的目标行为受到阻碍,从而产生挫折感;也有主观因素,如由于运动能力的限制或身高、体重等的影响造成的目标无法实现,从而产生挫折感。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以便学生找到战胜挫折的办法。不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个学生,鼓励学生要先和自己比。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挫折教育并不是脱离学生实际,使学生一挫到底,这与挫折教育和成功体育的做法都是背道而驰的,是不可取的。胜利的体验是教育,而失败的体验则是更宝贵的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胜负观的教育尤为重要,正确对待胜负,胜不骄,败不馁。在胜利中找不足,继续前进;在失败中找教训,不被失败吓倒,以顽强的毅力去争取胜利。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正确对待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遇到的挫折与失败,振奋精神,永远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

总之,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毅力,磨砺学生的意志,更好地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尽可能的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遭受挫折”,从而让学生真正获得应付挫折情境的正确理念,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走向成功。

上一篇:活用课堂练习 激活学生思维 下一篇:让每个学生“快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