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整改方案

时间:2022-06-25 11:30:49

农技推广整改方案

为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技推广工作机制,促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69号)精神及省、市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为目标,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要求,加大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农技推广机构布局合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

(二)基本原则。坚持强化县级,优化乡(镇)级,按照产业特色合理配置机构;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职能,指导和放活经营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与农村综合改革相衔接,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机构设置方面。一是强化县级农技推广机构。突出区域种植业发展特色,逐步建设和完善区域农技服务中心站。县农技推广中心改为县农技综合服务中心,为副科级事业机构,主要承担公益职能,原有经营职能与之脱钩。调整后,下设8个工作机构,即:南部(双墩)农技综合服务分中心,增挂县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牌子;草莓蔬菜生产工作站,增挂北部(水湖)区域中心站牌子;棉花(玉米)生产工作站,增挂中部(杨庙)区域中心站牌子;粮食油料生产工作站,增挂东部()区域中心站牌子;植物保护检疫站;土壤肥料工作站;农业生态能源(环保)工作站;办公室。撤销原经作站。二是优化乡镇农技推广站。将原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进一步定编定岗、择优上岗,明确一至两人进入乡镇为民服务中心,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二)人员编制方面。按照原县编委确定的108人(其中:县农技推广中心40人,乡镇68人)编制不减的原则,根据公益机构新的任务和产业特色,县农技综合服务中心核定编制为50人(新增10人),其中,草莓蔬菜生产工作站7人(含草莓合作社2人);粮食油料生产工作站5人;棉花(玉米)生产工作站5人;植物保护检疫站8人;土壤肥料工作站6人;农业生态能源(环保)工作站5人;办公室6人;南部农技综合服务分中心8人。县农技综合服务中心新增人员,通过考核、考试方式从乡镇现有农技推广人员中择优录取,或选调部分本科以上农业专业毕业生;乡镇农技推广人员核定编制为58人,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分别确定并调整人员,即:双墩、下塘、杜集、义井、岗集、水湖、罗塘等乡镇农技人员分别确定为3-4名,其余乡镇分别确定为2-3名。

(三)机构职能方面。一是县农技综合服务中心职能。制订本行业技术推广规划、年度计划、农业标准和技术规程,并组织实施;宣传贯彻农业法律法规,承担法律法规授权的执法以及农资市场管理工作;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开展科技培训和农民教育培训,指导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机构开展技术推广工作;承担和组织实施选定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上级下达的重点推广项目,开展农作物病虫草害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和农作物苗情监测;承担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参与农业科研鉴定、评审和新技术、新成果审定;参与指导本行业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参与指导新农村建设;为本行业产业发展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参与农业发展政策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履行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是县农技综合服务中心各机构和区域中心站职能。南部(双墩)农技综合服务分中心[县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承担县农技综合服务中心下达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示范、推广和科技培训;组织实施本区域农业技术推广计划;负责有害生物入侵预警、控制和防治;侧重负责南部区域的双墩、岗集、三十头、双凤等乡镇(开发区)农技推广机构、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员的业务指导工作,为本区域产业发展提供物资、技术、信息、咨询等农技综合服务。

草莓蔬菜生产工作站[北部(水湖)区域中心站]:拟订和组织实施草莓、蔬菜产业发展计划;承担草莓、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科技培训任务;为草莓、蔬菜产业发展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侧重负责北部区域的水湖、庄墓、罗塘、左店等乡镇以草莓、蔬菜区域特色产业为重点的农技综合服务工作。

粮食油料生产工作站[东部()区域中心站]:拟订和组织实施粮食油料产业计划;承担粮食、油料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科技培训任务;为粮食、油料产业发展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侧重负责东部区域的、杜集、造甲、下塘等乡镇以粮食、油料区域产业为重点的农技综合服务工作。

棉花(玉米)生产工作站[中部(杨庙)区域中心站]:拟订和组织实施棉花、玉米产业计划;承担棉花、玉米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科技培训任务;为棉花、玉米产业发展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侧重负责中部区域的杨庙、吴山、陶楼、义井等乡镇以棉花、玉米区域产业为重点的农技综合服务工作。

植物保护检疫站:负责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植保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技术指导;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与指导;新型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植物检疫、疫情管理、封锁控制,农业植物和植物产品的产地、调运检疫、审批等。

土壤肥料工作站:负责编制全县土壤肥料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土肥新技术、新方法、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应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有机质提升行动,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提高耕地地力水平;开展土肥技术培训、咨询和技物结合,指导土肥推广社会化服务;负责全县肥料的登记管理和监督工作。

农业生态能源(环保)工作站: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组织生态农业建设,提出农产品无害化生产和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的规划及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农业污染源普查和防治等工作。

办公室:负责文电、信息、劳动工资、财务管理、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后勤服务、文明创建、安全保卫等内务管理及会议、培训的组织工作;协调处理站室(分中心)工作和日常事务及对外联络工作。

三是乡镇农业技术服务机构职能。宣传、示范、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选定推广项目和技术,贯彻技术标准;参与指导本乡镇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新农村建设;宣传农业法律法规知识;为本乡镇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咨询等综合服务;负责本乡镇农民技术员和涉农服务组织的业务指导;参与本乡镇农业发展的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完成上级交给的其它任务。

(四)管理体制方面。县农技综合服务中心及派出的南部区域农技综合服务分中心、区域中心站,人、财、物、事权归属县农委管理;区域分中心和区域中心站由县农委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逐步建设完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财、物三权归属乡镇管理,业务上接受县农技综合服务中心指导。

对县农技综合服务中心人员及乡镇农技站人员,实行由服务对象与县农委共同考核的双向考评制度。建立科学、合理、易操作的考评制度,明确每一项服务的考核内容、考核指标、评分标准。把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农业服务的实绩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让服务对象评定服务效果,把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农业服务人员的评价作为续聘、晋升、增加工资福利的主要依据。每一名公益性农技人员要根据专业优势,联系科技示范户,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到示范户进行指导和服务,县中心、分中心及有条件乡镇都要开通农技110服务热线,及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积极指导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围绕农业技术推广规划和重点,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三、总体要求

为切实保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县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农委、人事局[编办]、财政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委,县农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各乡镇(开发区)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切实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合力推进,确保今年底前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上一篇:优化工商服务支持企业发展的提议 下一篇:人事编制工作会议领导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