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专业新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模式

时间:2022-06-25 11:26:04

高校音乐专业新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模式

摘要 本文细致地阐述了如何由当前辅导员助理模式本身的不足而引入导师助理模式。即选出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去当新生的“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同时,同时配合学校、院系完成教育管理的相关工作,达到辅导员工作得到完成、辅导员助理和导师助理能力得到锻炼,所指导的新生得到关心、成长、进步的“三赢”效果。

关键词 高校 教育管理 导师助理 辅导员助理

中图分类号: G47文献标识码:A

Effective Mode of Freshmen Education Management for Music Professional

――Explore and Extend "Assistant + Assistant Instructor" Model

HAN Wei

(Yancheng Normal University, Yancheng, Jiangsu 224002)

AbstractThis paper detailed exposition of how to introduce instructors assistant mode because of the current lack of counselors and assistant of the model itself. That is to select outstand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become "teacher" of freshmen, concer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student, while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schools, faculties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related work completed, work has been done to counselors, counselor assistants and assistant instructors exercise capacity, the new guidance of care, growth and progress of the "win-win" effect.

Key wordscolleges; education management; assistant instructor; assistant

目前辅导员缺编依旧存在,这使得高校学生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为解决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问题,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体制改革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设置辅导员助理就显得相当重要。很多高校实行了辅导员助理制度后,达到了预想的“双赢”的效果。尤其在新生教育管理这部分工作上,实行辅导员助理制后,一些工作可由辅导员助理牵头去落实。

辅导员助理本身是学生,容易发挥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优势,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聘任辅导员助理能比较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信息并及时处理和解决矛盾。

可是,不难发现辅导员助理扮演的角色也不过是帮助辅导员完成学校、院系、班级布置的任务,并没有真正关注到所有的学生。在实行辅导员助理制度后,那我们能不能再从高年级选学生担任新生的导师助理呢?这样不仅弥补了目前各高校实行辅导员助理制度的不足,而且还达到了“一领多”、“一对一”点面结合的效果,这就是导师助理制度。

(1)学生导师助理的产生。背景链接:笔者在音乐学院带四个行政班,其中三个班已经上大二,一个班上大一(25人)。从大二年级中选拔25名导师助理,分配给新生任导师助理。

(2)导师助理的选拔。从所带班级所有学生中选拔25名公共课成绩良好,专业课(钢琴、声乐、器乐、舞蹈)有一方面技能突出,而且综合素质较好的同学担任导师助理。将导师助理和新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业、技能、专长等)列表出来,进行“双向选择”,汇总之后再进行调配和协商,最终确定“师生关系”。导师助理选拔完毕之后,根据导师助理的专长,选定外语、计算机、钢琴、声乐等8个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领导和组织新生班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强化训练等。一般一名新生配备一名导师助理,个别问题新生可以配备两个导师助理,需要说明的是辅导员助理要选进导师助理队伍。

(3)组织建构和职责分配。导师助理选定后形成“导师助理班”,任命辅导员助理兼任导师助理班的班长,主要负责协助辅导员开展新生班的班级工作;落实学校、院系的相关安排;领导和指挥所有导师助理;并根据导师助理对新生班学生的现实情况制定现实可行的生涯规划。再从导师助理班中选拔一名副职任副班长,主要负责统筹班级与学习、考试和技能训练有关的所有事务,领导所有的学习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助学校教学计划的规划并分步实施。

(4)考核与奖励办法。①学期一开始就制定并颁布《学生导师助理管理办法》,要在办法中言明:导师助理是大一新生学习和生活的第一责任人,要求所有导师助 理在不影响自身学业、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尽全力去辅助自己指导的新生。②明确要求所有导师助理指导新生学习每学期不得低于30次,每学期谈心不得少于15次,并且每次都有详细记录。③每月召开导师助理会议,对前一个月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当前学校、学院学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范例宣讲,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和汇报,同时对下一个月工作进行部署。④以期中考试为分界点,对前半个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目的在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⑤学期末对所有导师助理的工作进行考核,导师助理和新生的表现挂钩,对表现优秀的新生、导师助理均予以表扬和奖励。

导师助理制度的优越性:导师助理和大一新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互助、合作中成长、进步和双赢。

(1)对于导师助理而言,有助于语言表达和组织协调能力的提升。①有助于尽早进入“教师”之一角色,(尤其是对师范专业而言)提前学会处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这样他们在工作中就会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掌握工作的技巧与方法、磨练自身意志,使自己不断成熟。②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该导师助理在帮助新生解惑答疑的时候必然会想想自己走过的大一路。反省的同时调整心态,为学生树立榜样和模范。

(2)对于新生而言,有助于帮助他们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①有助于调整心态、适应大学生活。同时每个人都有导师助理,及时解决他们碰到的思想、生活上的难题。②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设计方案,对大学四年有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然后脚踏实地的向目标努力和奋斗。③对专业有个初步的科学认识,很多刚进校的音乐专业学生在大一就养成了偏科的坏习惯。由导师助理根据自己大一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警示和提醒新生不要偏科。

合理客观的选拔导师助理和辅导员助理非常重要。学业成绩各科优秀和专业技能某一方面突出的、性格活泼外向和文静内向的都要兼顾到。从两年的实践过程中看,也有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1)对于安全稳定、学习方法指导方面的会议,辅导员一定要亲自到班级去讲。(2)恰当处理辅导员与辅导员助理、导师助理,辅导员助理、导师助理与新生之间的关系。(3)对于问题学生,需要格外关注,一方面间接提醒导师助理和辅导员助理多关心,同时,辅导员也要亲自过问。(4)导师助理和辅导员助理开展工作容易先紧后松,新生进校初,工作多一点,积极一点。(5)要关心辅导员助理和导师助理,密切注意他们在指导新生学习、生活中的方法,发现问题,辅导员老师要及时纠正。

辅导员助理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力量,它既缓解了目前各高校面临辅导员缺编的情况,又能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注入了一股活力。

如果在实行辅导员助理的同时兼有导师助理,选出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去当新生的“老师”,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达到了低年级学生的“点”、导师助理辅助的“线”、和辅导员助理工作的“面”的有机统一,这样就可以弥补现辅导员助理制度的不足,更加全面关心每一位学生,达到辅导员工作任务完成、辅导员助理和导师助理能力得到锻炼,所指导的学生得到关心的“三赢”效果,这样就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曾晖.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娄底师专学报,2000(3).

[2]操绪江,杜国锋.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助理”模式探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

[3]冯立.学生辅导员助理工作探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4]张良有.高校辅导员助理初探[J].内江科技,2007(8).

上一篇:巧设情境 奇妙导入 下一篇:江苏省中学体操教学现状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