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与运用

时间:2022-06-25 09:35:09

分类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与运用

【摘 要】高中化学知识丰富多样,涉及面广,要取得成功的教学效果,必须运用最佳的教学方法。分类教学法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教学方法,对学生学好高中化学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分类教学法 高中化学 研究与运用

一、高中化学分类教学法第一步――高中化学知识分类

根据高中化学知识的结构和特点,可以将高中化学知识分为以下五大类:1. 基本概念和理论;2. 元素化学;3. 有机化学;4. 化学计算;5. 化学实验。正确的分类是分类教学法的前提,同时也可以为培养学生掌握各类知识的学习方法打下理论基础。

二、高中化学分类教学法第二步――各个击破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具体而言,对于简单的概念和理论,采用导读法,即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亲身领悟;对于直观的概念和理论,采用观察法,即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演示相关实验,让学生从现象中领悟;对于平行的概念和理论,采用迁移法,如在学习了化学平衡之后,再来学习电离,只需将可逆反应“迁移”到可逆的弱电解质的电离上,就自然引出了电离平衡的概念;对于易混概念和理论,采用类比法,通过类比求同存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对于复杂的概念和理论,采用深度剖析法,如缩聚反应、盐类的水解等,难以用三言两语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和牢记,所以在进行这类复杂概念的教授时,就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认真剖析,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理论,采用图解法,如阿伏伽德罗定律、物质的量、化学平衡等几类种抽象的概念,若单从字面上看难以知晓其理,而将枯燥的文字转换为形象的图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元素化学的学习

高中元素化学包括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碳族元素、碱金属、碱土金属、几种重要的过渡元素等,这部分的学习主要以记忆为主。此时,运用分类对比的方法进行记忆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以卤素为例,卤素表现了典型的非金属性,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卤素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也逐渐增大,卤素单质的一些性质也呈规律性变化,如与金属、非金属的作用,与水、碱的反应等,只需掌握这些总规律,便可基本掌握卤素的特征,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三)有机化学的学习

以有机物的组成的学习为例,高中化学中常涉及有机物组成问题,这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归纳:从元素角度剖析,元素种类与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分子中原子个数有一定联系;从常见有机物的组成特征分析,如最简式若相同原子数之比必相等,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数必相等;从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分析,如可以总结出几组关于饱和一元醇与饱和一元羧酸之间、烷烃和饱和一元醛之间的某些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规律,延伸开来可知道醚与酯、酚与芳香酸等有机物间也有类似的相等关系。根据有机物的通式可以挖掘出来很多规律,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某个目的出发去总结有机物的通式。依此类推,可行之有效的完成有机物的学习。

(四)化学计算的学习

高中化学计算的学习主要涉及化学计算中的重要方法,化学计算的基本类型,活用知识、创新解题。首先需要知道化学计算的基本类型:多步反应计算和讨论―推理型计算。解答多步反应计算,要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弄清发生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然后建立已知量和被求量物质间的关系,再进行计算;而讨论―推理型计算题融无机、有机、逻辑推理及数学技巧于一体,没有固定的解题模式,需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其次,需要了解化学计算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如目测心算法,有些化学计算题,似算非算,这时可巧妙地运用逻辑分析、模糊判断解决问题;守恒法,包括物质的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和能量守恒,归一化法:当化学计算中出现题给数据不足或没有具体数据的习题,可把被研究的物质作为单位1进行解题;差量法,包括质量、体积、物质的量的差;另外还有极值法和数图结合法等。

(五)化学实验的学习

化学实验的学习,相对而言比较简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化学仪器的正确使用;掌握化学试剂的取用和常见的试剂的保存方法;熟练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了解物质的制备、分离和提纯方法;了解定量实验如溶液浓度的配置、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中和滴定等;能够进行实验设计和创新实验等。从以上几方面入手,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学习,便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三、高中化学分类教学法第三步――化学素养综合提高

分类教学法要求教学工作者在完成高中化学知识的分类及指导学生进行各类知识的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之后,还需要对学生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巩固和梳理,使化学知识由分到合。因此,在分类教学法的指导下,高中化学知识由合到分,使学生在掌握这门学科知识时能够做到条理清晰;由分到合,又使得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各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所学知识更为系统、更为完整。

总之,教学工作者在高中化学中若能利用分类教学法进行知识的传授,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一方面可以综合地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这门课程,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肖鹏飞主编.金牌之路决赛解题指导.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梁永久主编.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与练习.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浅谈对外汉语中级阶段的听力 下一篇:论案例教学法在公安试点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