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如何开展优质数学教育

时间:2022-06-25 07:31:11

中职院校如何开展优质数学教育

摘要:中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薄弱,上课时间也比较有限,在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弊端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分析了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开展优质数学教育的策略和建议。

1.分析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1.1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制约下,数学课堂留给学生的印象无外乎是艰深晦涩、枯燥乏味的感觉。尤其是学习基础薄弱的中职院校的学生更是对数学课充满了恐惧与敌意,对数学学习提不起任何兴趣和积极性。

1.2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相脱轨

中职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甚少,对数学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没有进行充分全面的了解,忽视了对中职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片面重视教学结果,忽视教学过程,导致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相脱轨,整体效果差强人意。

1.3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

虽然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不断深入、推动,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没有完全消除,教师对自己职能的认识始终停留在知识传授阶段上,重视教书、忽视育人,重视教学成绩提高、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学理念影响下,知识相对薄弱、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群体逐渐丧失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长此以往,学生形成厌学心理、产生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和学习障碍,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1.4缺乏客观健全的教学评价

中职院校没有高度紧张的升学压力,当面对教学难题时,有不少教师不是主动钻研问题、攻克难关,而是选择消极对待,从心理上放宽教学门槛,一味地降低教学难度。数学考试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查缺补漏、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而无奈地退化成保证学生过关率的手段。这种尴尬而不健全的教学评价方式一方面对学生后期文化课的学习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制约了其职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没有激励约束的环境下,教师丧失了锐意进取、钻研创新的积极性,对教学工作产生消极怠工、不思进取的心理,制约了中职数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2.探讨中职院校如何开展优质数学教育

2.1提升教师的岗位素质和信息技术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变化,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逐渐向着现代教育技术模式转变,这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强的要求。因为信息时代对中职数学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广大数学教师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完善数学教学手段、强化课外学习。

在新形势下,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已经与数学教学活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评价有机融合在一起。与传统的初中教学的方式相比,教学课堂与网络的相结合能够更加主动、熟练的把从信息技术中获取的新知识与教材中的知识结合起来,能够及时迅速地掌握世界最新的发展趋势以及命题方向,能够激发中职院校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更好的完成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

2.2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枯燥的数学知识的传递要借助教师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个手势来传达。教师不能固步自封,单纯的靠威严和传统师道苛求学生。在进行知识传递时,教师更不能搞一言堂,照本宣书。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融洽的交流平台也是教学过程的一重要环节。传达书本知识时照顾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尊重学生提出的意见,重视学生给出的不同观点,适时给与学生表彰和激励。

2.3创设生动活泼、安定有序的教学场面

与语文、历史、美术、音乐等学科相比,数学知识是相对晦涩艰深的,单凭教师口口相传的话,学生理解起来会有很大的困难。降低理解难度的方法就是变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生动,变模糊为直观。综合数学知识的特点,数学教学比任何教学都更需要生动活泼的教学场面。比如在讲解立体几何的知识时,学生很可能无法完全想象出三维图面中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的关系,这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多角度地反转图像或者利用课堂上现有的纸杯、窗户、桌子、球体进行生动直观的展示。这样思维和理解上的困难解决后剩下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帮助学生转换学习方式,是创设生动活泼、安定有序的教学场面,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教的好不如学的好,会教不如会学,因此转变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至关重要。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营造和谐活泼、安定有序的学习场景的重要方式。好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想说、能说、会说、敢说的信心和能力。学生才能在互动的氛围中得以更有效地激活思维、发展能力、培养个性;真正地做到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的场景中接受知识、完成学业。既生动又活泼、既静止又持续的数学课堂才是学生自己的课堂,才是高效数学课堂模式的集中体现。

2.4开展问题情景教学

中职数学教材与高中数学教材相比要简单的多,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接受能力都相对薄弱,上课时间也比较有限。所以与普通高中数学教学相比,问题创设和情景体验上难度较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问题创设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所创设的问题要来源于教材还要高于教材,以保证问题具有启发性,能够激起学生的质疑意识。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深入和素质教育浪潮的影响下,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是课堂实施的主体,所以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必须要深入钻研教材知识、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对教材内容实施合理的加工和改造,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2.5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样化教学形式相结合

全方位推动数学教学的高效化是大势所趋。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教师如果能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挂图、投影仪等作为辅助教学的媒介和手段,同时再结合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数学游戏、智力测验、小组比赛、生活情境再现等,必会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3.结束语

中职学生,有不同于高中学生的特点,教师更应该认识学生的发展特点、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存储,积极主动的创设出有中职数学特点的问题情境,为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做好自己的应尽职责。

参考文献

[1]龚箭.中职数学教学策略初探[J].教育与职业

[2]孙勇.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探索[J].现代阅读

[3]徐海霞.如何创设生动的高效数学课堂[J].现代阅读

上一篇:中学语文青年教师素养的现状及作为 下一篇: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