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6-25 06:40:27

浅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摘要】按照水土保持法规的要求,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而且今后水土保持的工作重点逐步向监测转移。本文从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和任务出发,探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我州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加强管理提出思路。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问题

水电开发、公路、铁路、城市建设等开发建设项目既给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同时又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强烈扰动地面,废弃大量渣石,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直接危害建设期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并对项目生产构成潜在的威胁。搞好水土保持,保护水土资源,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以及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与意义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的进行实时监视和测定,它强调的是对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前、中、后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监测,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科学评价和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1.1 对工程建设全过程水土流失实时监测和监控

通过对水土流失实时监测,了解开发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过程中水土流失发生的时段、地段、强度及特点,及时采取、调整相应的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

1.2 为水土流失预测和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对各类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实地、实时监测,检验其水土保持方案拟定的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总结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与规律,为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水土保持方案提供依据。

监测工作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生态建设宏观决策的基本依据,是水土保持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水土保持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但是近年来,随着开发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一些开发建设单位和个人,为了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在建设过程中不重视水土保持或者没有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破坏了原有地貌植被,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给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根据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数据显示,博州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9065.1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70.6%。从分类情况看,水力和重力侵蚀分布广泛,面积达到15816平方公里,其中,轻度6031平方公里、中度5682平方公里、强度3332平方公里、极强度流失597平方公里、剧烈流失174平方公里,分别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8.1%、35.9%、21.1%、3.8%和1.1%。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艾比湖地区和山前浅山的植被稀疏的荒漠区和干旱草场,面积达1695平方公里。冻融侵蚀主要分布在春季高山地带及河谷地带,面积达1554.1平方公里。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单位对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监测工作不认真

一方面,建设单位为节约成本,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投入过少,不重视监测成果的应用;另一方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宣传力度不够, 从而导致了开发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对待监测工作的态度不认真。

2.2 水土保持监测相关单位在工作中存在不足

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需要运用多种新技术, 且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较多, 监测工作持续的时间长监测的内容多技术含量高获取的利润低。所以,在监测单位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有些监测单位虽然取得了监测资格,但实际上,技术人员不足,以至于无法客观真实地做出监测与评价;其次,由于在监测中投入的经费少, 进而导致敷衍应付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监测不到位;最后,是监测人员自身的责任感及安全意识有待加强,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要不断提高。

2.3 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和手段较为落后

目前,在我国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仍然是以地面定点监测巡查监测以及调查监测等常规的监测方法为主,使用的设备仪器都为普通工具,如雨量计测绳水准仪及角规等。这些工具的使用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加上监测人员的实践经验不足,使得监测更加不当。

3.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措施

为了保证监测质量,及时、准确地反映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情况,有必要出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管理制度,以便于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情况的监督、检查。管理制度中应重点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 建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制度

承担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任务的持证单位,在签订监测合同时,应告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在开展监测任务过程中,应向当地水土保持监测机构报告其监测情况,监测报告一般采用年报制,重点项目采用月报制,重大事故随时报告;在监测任务完成后,报告其监测结果。

3.2 建立水土保持监测质量认证制度

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前,必须组织编制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报水土保持监测机构进行审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委托有相应资证的单位,按照批准后的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开展监测工作;监测任务完成后,应编制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并报请水土保持监测机构进行质量认证。

3.3 建立水土保持监测通报制度

由当地水土保持监测机构进行,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面向全社会,充分利用水土保持监测公报或公告,每年进行1次;二是面向政府决策部门和其主管部门,根据需要不定时进行。主要内容包括开发建设项目特性、水土保持开展情况、质量如何、有无重大水土保持隐患以及水土保持监测单位的基本情况等。

结语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利部在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涉及多因子、多时段、多任务的系统性工作,强调的是项目建设前、中、后全过程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监控。建立、健全监测评价指标与技术方法体系是确保监测成果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巧莲. 浅谈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J]. 科学之友. 2011(01)

[2] 孙贵军.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展方向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03)

[3] 武平,刘鹏. 云南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的实践与认识[J]. 中国水土保持. 2010(02)

[4] 陈三雄,牛志鹏. 新要求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水土保持. 2010(02)

[5] 陈世梅. 关于水土保持监测基本方法的思考[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07)

[6] 姜德文.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监控探讨[J]. 中国水土保持. 2010(05)

上一篇:公共自行车交通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下一篇:关于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