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类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刍探

时间:2022-06-25 03:45:45

经营类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刍探

摘要:在各级事业单位改革日渐深化的今天,经营类事业单位和市场的关系日益密切,管理企业化是必然趋势,而会计核算则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主要着眼点。本文在分析我国经营类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的基础上,相应地提出会计改革的方向,对事业单位的市场化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关键词:经营类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 会计改革

作为事业单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的经营性事业单位是企业化改革的重要对象。在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日渐深化的过程中,经营性事业单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不过,因为与生俱来的一些特点(如其明显的行政性),依然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我国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分析

(一)成本核算方面

我国当前的事业单位体系里,经营性事业单位同时存在着经营性与非经营性业务,对它们分别采用相应的会计核算方法。对经营性的业务,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对非经营性的业务,一般不计算成本,而单纯采用收付实现制,因此很难对非经营性的业务有效地进行资金使用绩效方面的考核与评估。在日常工作中,这两方面的业务难以明确区分,从而导致费用无法合理地分摊,难以准确估算成本,这不利于单位内部的有效管理,也不利于国家的预算的有效利用,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资产核算方式

我国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不计折旧,单纯地核算账面原值。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增加与转出、固定资产的计价与盘盈、盘亏等事项制定了周详实用的核算方法,可对它们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却没有明确的核算标准。

正是因为其不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不计折旧费用,成本核算不完整,在进行固定资产购建时,事业单位借记“专款支出”、“事业支出―设备购置费用”与“专用修购基金”等科目,这无疑虚增了盈余,人为地降低了获得相应收入的成本,难以使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得到充分体现。第二,使用时间不断延长后,固定资产的净值和账面价值,常会发生背离,资产负债的表格中的净资产指标难以真实反映实际的资产状况。

(三)会计核算基础

当前,我国的许多经营性事业单位都是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这难以完整反映单位的真实业务情况,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里收支不配比的现象。例如,房屋修葺,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这不会每个年度都发生,而在发生修葺的年度,支出必然会增多,相应地这一年的结余就会减少,导致该期收支不配比,结余也不是实际的结余。而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政府采购制度实行后,付款与采购分离,项目实施和费用支付时间间隔较大,如果支付与采购相差一个年度,账务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尤为严重。

二、我国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方向

(一)会计核算内容

在越来越多事业单位走向市场的今天,经营性事业单位和国家财政脱钩,盈亏自负是一种必然趋势。但让全部事业单位短时间内市场化显然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例如,对于交通型事业单位来说,其资金主要是来源于国家财政,在市场方面的来源较少,因此基本上不具备市场化的条件。但同时,在交通型事业单位的内部,又有很多企业性单位,它们会跟随事企分离的步伐日渐从交通型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市场主体而出现。

在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革阶段,其会计核算的内容分为两条线,事业型单位的会计核算会更加向预算会计看齐,而需要企业化管理和带有施工性质的部门或事业单位则会向企业会计看齐。

(二)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

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会计目标与单位性质的制约。作为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在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事业单位的经营资金不仅来源于国家的财政预算的拨款,而且,在经营的业务上,事业单位比企业更为简单,但比起纯粹的行政单位,其业务活动显然更为复杂,仅单一地靠收付实现制已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要求。所以可以辅以权责发生制,尤其是对经营收支业务,权责发生制应比收付实现制更为重要。

(三)经营性事业单位内部的成本核算

我国的经营性事业单位同时面临着市场化与企业化改革,其财政支出必须考虑成本核算方法的实行。经营性事业单位从自身业务情况出发,以企业的成本管理方式为参照,适当地确定成本开支的范围,制定出实用的成本核算方法。这对加强经营性事业单位内部的日常财政管理有着重要帮助,还可以如实反映单位内部的财务状况,也是展示单位的业务成果的重要一步。经营性事业单位适当地进行内部核算,其实质是在加强支出管理,提高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是经营性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管理过渡的不完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式。

三、结束语

在今天市场化的大潮中,我国的经营性事业单位正面临着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管理,不断增强财会管理水平,逐步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现状的会计核算模式,势在必行。不过,改革不可能一朝一夕内完成,我们必须按照不同历史时期的情况适当调整改策略,循序渐进,逐步改革。

参考文献:

[1]杨道田.我国事业单位现状、改革目标语途径探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2):45-48

[2]张勤.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对策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0(11):32-33

[3]李定清.对完善我国预算会计确认基础的思考[J].中国财经报财会世界,2007(4):57-59

[4]刘冬林,吴连洲等.把经营性事业单位推向市场[J].江苏水利,2006(6):13-14

上一篇:解读万科地产 下一篇:浅析我国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现状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