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提高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初探

时间:2022-06-25 11:10:46

护理干预提高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初探

自我管理是一种自觉主动的自我控制疗法,当肺结核病患者用正确行为矫正自己的行为时,这个过程就称为自我控制或自我管理,护理干预是通过使用护理措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提高肺结核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能激发患者康复的信心及坚持治疗的决心,增加患者治疗的顺从性及积极性,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与治疗效果,减少了肺结核病的复发[1]。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手段来进行疾病的第三级预防和康复,已在国外得到广泛认同和推广,一些慢性病患者肺结核病锻炼、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较多,与医生护理人员沟通较低,在症状管理方面,虽然有患者选择乐观对待疾病也有消极对待疾病的患者[2]。在结核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要加强日常护理和健康信念模式的教育相结,合并采取多种形式的让患者容易接受的方式,树立和增强肺结核患者康复信念,使其自觉主动地实施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康复过程缩短。

1 普通护理干预提高肺结核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肺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大致包括普通护理、心理护理、介绍治疗方法、介绍预防并发症的知识,并针对患者对肺结核的认识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肺结核病患者护理干预要对患者个人信息全面掌握进行多种形式形式的康复指导,包括进行肺结核知识的健康讲座、发放简单明了的教育资料、进行一对一的咨询等方法。使患者和家属真正掌握肺结核诊疗知识和预防办法、认识到长期服药并坚持治疗的的重要性。运动、情感和饮食结构对肺结核病患者影响巨大,护理人员要让患者了解不良嗜好对康复的不利之处。护理干预对于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应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如有的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不理解一些医学术语,护士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之理解饮食的合理分配等,有的患者虽然病程已1年以上,但在院外没有经过健康教育,护士应给予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3]。老年人脏器衰老消化吸收功能并不好,牙齿因素和治疗药物的毒性反应也会影响患者的食欲,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多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而青少年肺结核病患者往往挑食、饮食不规律,护理人员应主动讲解营养的重要性以增强抵抗力[4]。目前药物发展很快,,如何选用的决定权是医生而不是患者,护理人员要教育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听从药物广告和电视台广播电台的一些所谓专家或主任的讲解,要教育患者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很多保健药品和器具的疗效并不可靠[5]。

2 激励护理干预提高肺结核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患者对护理干预接受程度一直是难以调查的,也是需要护理人员掌握的最重要的信息,激励护理干预可能是最容易受患者接受的护理干预。激励护理干预通常包括把该患者作为正面病例来讲解,或让该患者为大家讲述其康复的技巧及内心体会,给予患者鲜花等物质奖励等让患者增强坚持锻炼的信心,这样可以满足患者自尊,使患者在一个温暖的气氛自觉主动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完成每一项短期康复目标,以达到最终完成长期目标的目的[6]。激励式护理是以患者的奖励为重点,刺激肺结核病患者的康复需求,施加积极正面的思想行为,进而达到理想的护理目的,这对于一些慢性肺结核病患者在患病期间所表现出的被动以及退缩等行为有着显著控制意义,从而达到改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人际关系等社会功能的关键目的[7]。激励护理也是要克服患者对自己疾病的错误评估,研究发现一些患者对病情的评估往往与医护人员存在不同,超过半数患者认为自己尚未控制,有的患者不同意医生将自己评定为控制,因此,通过激励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正确地评估病情,对于提高患者控制疾病和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有重大意义[8]。

3 培养肺结核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意义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因其很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对某一种抗结核药产生耐药性,而使病情迁延反复。患者的治疗如果不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方案用药,有规律的坚持治疗的话将使疾病的治疗变成一个长期过程。治疗过程中病情出现好转的情况时,就有一些患者可能会自己中断服药治疗,从而导致肺结核病的治疗变得非常困难,所以提高肺结核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意义重大。很多学者认为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呈正相关。 一些研究显示社会支持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其原因大致为肺结核病患者常常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需要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护理干预来帮助患者面对各种应激,最大限度的改善健康状况,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完成自我管理[9]。21 世纪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新途径,不仅是需要患者具有对所患疾病的具体全面认知,而且能够作为同种疾病团队的教育核心,通过开展患者间的相互教育和团队活动,使团队的患者能够进行自我保健的活动[10]。普遍认为自我管理教育能够满足肺结核病患者的个性化护理要求; 能够在自身能力的范围内提供持续的保障服务指导,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与其他医疗保健模式相比更容易被患者和社会接受,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值得大力推广[11]。

参 考 文 献

[1] 王伟,杜巧盈.强化自我管理干预对结核患者行为及病情的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34):83928393.

[2] 李来有,李艳玲,康琳.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案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评价.护士进修杂志,2012,7(11):10551057.

[3] 申华平,侯艳琴,孙建萍.个体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全科护理,2011,9(33):31073008.

[4] 郭瑗.老年肺结核与青少年肺结核病患者临床特征对比及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164165.

[5] 张桂娟,马民.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3436.

[6] 熊淑珊.激励式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康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2010,5(14):186187.

[7] 包爱俩,张伟,季显琼.激励式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的效果.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2,19(14):7475.

[8] 李君,韩伟,纪秉文.专科护士管理和常规自我管理应用于成人哮喘控制的对比研究.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6063.

[9] 朱杰敏,叶本兰,陈美琴,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自我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护理管理杂志,2012,12(5):308310.

[10] 张丽丽,董建群.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进展.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2):207211.

[11] 邹喜荣,刘欢,刘海英.自我管理教育在军队肺结核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杂志,2011,11(6):441443.

上一篇: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十二指肠溃疡并大出血急诊... 下一篇:急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作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