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担保行业的发展

时间:2022-06-25 08:23:37

浅议我国担保行业的发展

摘 要 近年来,我国融资担保业务发展较快,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尚在发展初期,面临的问题较多。本文就我国担保机构的现状提出几点质疑,针对部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我国担保行业的发展早日实现规范。

关键词 融资性担保 担保成本 担保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融资性担保业的总体情况

1993年,国务院批准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特例试办,标志着中国专业性熬机构开展担保业务的起步和探索。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融资性担保机构全行业资产总额达5923亿元,净资产4798亿元。在保余额总计达11503亿元,较上年增长64.6%,其中,融资性担保9948亿元,占比86.5%,贷款担保9139亿元,占比79.5%。

从总体上看,我国融资性担保行业总的发展趋势较好,但我国融资担保行业还处在初创阶段,行业发展仍存在区域布局不均衡,机构体系不健全的情况、公司治理和专业化水平还布局低、特色化、精细化管理的差距还布局大,部分机构的风险比较突出。

二、融资性担保机构介绍

所谓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一旦被担保人不履行融资性债务,担保人将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等的行为。融资性担保公司通过与商业银行合作,为商业银行贷款客户提供贷款连带责任保证,并在银行交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帮助无抵押贷款客户实现在商业银行的融资,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业银行贷款风险。

长期以来,由于担保行业缺乏统一的准入标准和经营规范,更没有建立持续的日常监管制度,融资性担保公司仅作为普通工商企业进行注册管理,导致行业市场定位不清、机构发展无序、经营管理失范,担保公司的专业优势和增信功能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进而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当期融资性担保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

1、担保"异化"现象比较严重。具体表现就是名不副实,挂着担保公司的牌子却不做担保业务,热衷于高风险投资、高息借贷甚至非法集资。

2、担保机构多数规模小,担保能力弱。从统计数据看,我国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超过10亿元的很少,多数在5000万元以下,有的只有几十万元,代偿能力较弱,难以获得银行等债权人的认可,规模效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3、担保机构经营不规范、信用度不高。由于行业缺乏持续的监管和制度规范,部分机构不大审慎、不诚信,对短期利益考虑多,基础建设和长期发展考虑得少,信息披露不充分,担保机构与债权人之间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严重制约了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的业务合作、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和行业声誉都受到了一定影响。

4、风险管理体系薄弱,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目前,多数担保机构风险管理薄弱,业务流程不完善,决策机制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风险计量不科学,缺乏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和防控等制度措施,加之风险体系不健全,承保能力受到较大的制约。

四、疑点

1、高融资担保交易成本。目前我国担保体系交易成本高,担保公司业务盈利不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费用却偏高。

2、担保机构的信息不对称。这样不对称易造成信息不对称风险,影响到担保机构的效益。担保公司必须比银行容易获取信息,或采取比银行更灵活的风险管理措施。

3、银行与担保机构风险划分问题。在我国,当借款人无法还款时,银行便要求担保机构代偿款项,使风险完全由担保机构承担。而根据国际上经验,担保机构与贷款人的风险分担比例一般为70%~90%。

五、担保机构发展趋势探讨

1、与更多的银行合作。无论是市场主力军的国有银行,还是经营灵活、对信贷业务量很渴求的中小型股份制银行等,担保公司均应积极开拓合作银行,并依据不同银行的业务市场细分和对业务的偏好,匹配相应的业务供应,提高担保项目运作的成功率。

2、服务为更宽的领域。必须完成全区域业务覆盖,不留空白区县,实现普惠金融服务。条件成熟的大型担保企业,应从更大的面选择业务,可以普遍提高业务的素质,降低风险。

3、广开业务来源。除了与合作银行充分沟通,巩固直接从银行输送业务外,还需走出去主动营销,寻找优质客户,降低业务来源单一所造成的风险集中。

4、业务更多向中小企业倾斜。担保公司产生的土壤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及担保难,因此中小企业自始至终都是担保业的灵魂,是担保公司生存之本。那种远离中国中小企业客观实际情况的担保机构,势必把市场越做越小,最后沦为中小企业化的机构,而丧失自己生存的土壤。

5、开发个人业务。个人金融服务是世界金融业发展的方向。大型国有担保公司既要克服自己的高成本不足和完成大业务量的经营目标压力,又要与分散、小额的个人融资担保实现和谐统一。

(作者:王媚,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0级会计学硕士,研究方向: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乔静,长安大学经管学院10级硕士,主要从事物流成本,财务会计方研究)

参考文献:

[1]肖华荣.建立中小企业银行融资担保体系的构想.中国农村金融.2010年12期.

[2]银监会融资担保部:我国融资性担保机构运行与监管基本情况.中国农村金融.2010年12期.

[3]骆政.孙科举.担保公司担保贷款风险防范及担保公司发展趋势研究.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0年11期.

上一篇:试述弱势群体权益以及我国的法律保护 下一篇:浅议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