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堂“七小”模拟角色活动探究

时间:2022-06-25 03:48:21

思想政治课堂“七小”模拟角色活动探究

课堂是一个微观社会,课堂中的角色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模拟角色活动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进行直观再现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角色变换、互调或者模仿社会中某一特定人物,来达成对其他角色的体味感知。同时,也是对自身角色的反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曾经多年在初高中教学中尝试把思想政治课的某些教学内容细化成几种模拟角色活动,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来评价学生,设置了“七小”模拟角色活动模式,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一定成效。

一、“七小”模拟角色活动在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一)小论坛。每一节上课前5分钟,学生按照号数轮流上台模拟新闻发言人的身份,运用所学的知识,评析社会、班级现象。同时还要现场解答不少于三位同学对他所评析的现象的提问。学生为了准备好此次的演讲,展示自己的演讲水平,都会精心做好准备。他们会主动观察周围的事物,会关注时政。在评论和解答同学问题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语言表达和应变的能力。在“吹毛求疵”中,学生学会了明辨是非,相互交流,有利于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在沟通交流中相互赏识、增进友谊。

(二)小表演。就是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要求,学生自愿组织表演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和排练教学小品,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而其他同学在欣赏小品后,对表演中所发生的人和事,所包涵的道理进行评论、剖析。学生在具体形象的表演中理解了基本理论观点。有时教师自己也粉墨登场参与表演,更激发了学生对该活动的参与欲望。教师通过角色扮演,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站在学生角度来体会学生所思所想,往往对今后制定教学策略有很大帮助。

(三)小故事。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准备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提供给老师。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穿插学生所准备的故事。故事有人物、有情节,引人入胜,是学生最能集中注意力的良方。而且学生所选择的故事一定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教师再选择其中有教育性和趣味性的故事,通过故事情节,来说明课文的内容,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了真情实感的印象。

(四)小先生。就是学生自愿报名与教师组成备课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在共同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由他们写好讲课提纲,充当小先生上台讲课。学生按照自己心目中的“名师”的模式来授课,那份自豪感由然而生。在备课和讲课的过程,学生尝试了其中的困难,切身体会了教师备课讲课的辛苦。学生扮演教师角色,既能体会教师的良苦用心,又能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不知不觉对学习活动产生极大兴趣。学生喜欢这种形式的活动,学生反映说:“小先生上课,有一种新鲜感和荣誉感,很能吸引我们认真上课。”

(五)小议论。就是针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教材内容,开展课堂的小议论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设计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分别模拟不同的社会人物,站在这个人物的身份角度展开辩论。在议论中有肯定的,也有否定;有正确的意见,也有错误的意见。学生咱在自己的“位置”发表观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则启发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认真辨析,使正确的意见得到强化,错误的意见得到纠正,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按照小组观点的新颖程度评分,小组成员共同受益。

(六)小游戏。即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有启示作用的游戏。这种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寓教于乐,效果甚佳。例如,教师针对学生中经常因传话失真,影响团结等问题,在下课前3分钟,将事先写好的八张小纸条,让前8位学生识记,并要求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口头传授下去,再让最后一排8位学生将内容写在黑板上,结果传话内容与小字条上的内容面目全非,引起哄堂大笑。教师再因势利导地告诫同学不要搬弄是非,“传话不可信”的道理。

(七)小训练。即把政治课教学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初中政治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它要求中学生将学到的行为规范要加以认真执行。但课文中所说的道理只是观念上的东西,只有体现于个人行为并加以内化,才能成为个人的品德。教师可以配合年段、班级和少先队活动,指导学生在行为训练与养成上下工夫,设置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例如,为了让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发挥团结互助的精神。我设计了让学生体验一下“单手穿衣”的活动,要求学生一只手不准动,只能用另一只手来穿。如果学生懂得彼此用自己的一只手去相互帮助对方穿上衣服,那么该活动可以达成双重的意义。每个同学既能亲身体验了残疾人的不便与痛苦的感觉。从而联想到张海迪、罗斯福等身残志坚,自强自立的残疾人,他们不但值得我们去尊重,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又能体验到假如互帮互助,困难也是可以克服的,培养集体意识,认识团结力量大的作用。

二、实施“七小”模拟角色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搜集相关资料,做好知识准备。这里所说的准备包括两方面,即教师的知识准备和学生的知识准备。俗话说: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思想政治课一门综合性的专业,涉及到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学、艺术、民俗、宗教等诸多领域的知识,更要求有综合性的教师,这对于长期围绕中考、会考、高考团团转的一线教师来说,无疑是严峻的挑战。现在我们教师要适应初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和时代的变迁,注定将被时代所淘汰。例如网络语言的出现、虚拟空间的盛行,“偷菜”行为不是违法犯罪行为等。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知识、更新观念。由此可见,教师应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提高,更新自己的知识,拓宽知识视野,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这样既能胜任新时代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又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从实际出发,大胆处理好教材。教材应该为教学服务,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材说到底应该为学生服务。而现在的教材更偏重于理论的系统性,有些内容的更新更是跟不上时代变化的速度,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主的整合教学内容,甚至可以放弃教材提供的内容自编教材,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成果和技术手段,使课堂内容多样化、丰富化,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以学生兴趣为起点,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传统教学方法正是由于忽视了这一点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动起来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这不仅有利于理解知识,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其好奇心、求知欲,就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当然情境的创设既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其中,又要落实课堂目标,并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通过情境探究活动,既激“兴趣”,更增“知识”强“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模拟角色活动的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潜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被动地跟着学生的思维转。相反,模拟角色活动教学法更需要教师做好学生引导,并且教师的引导应贯彻课堂的始终,做到精导妙引,否则学生的探究活动会显得漫无目的,最终使课程目标难于实现。笔者在多年的模拟角色活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感触最深刻。

(五)始终明确活动是要使课堂教学更有效。进行以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来进行模拟较色活动,能让每个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我校教师叶小曦老师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的《投资的选择》这课时,由于这部分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高,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都有要求。该教师开展了一系列模拟角色活动来设计该课。首先是模拟“专家介绍投资”的方式,由“自主―合作”学习小组推荐代表,分别以模拟投资专家的身份,向全班同学介绍一种投资方式。而后又让学生做模拟投资游戏,游戏包含了教学内容的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保险、风险、收益、利息等。最后,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投资知识来模拟投资自己的时间。整个设计让模拟角色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又培养学生间和小组间相互合作和竞争意识。该堂课学生学习自主性在活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绝大部分同学通过这堂课都认为学习的效果很好,收获很大。模拟角色活动教学法的使用显示了它的实效性。

三、“七小”模拟角色活动的双重性

我们也应该看到,模拟角色活动的教学法在现实的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若干的问题,比如:课堂模拟情境的操作,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容易影响教学的课程进度;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问题,没有统一的正确答案,不容易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而在传统观念影响下,教师问题的设计又过于死板,不利与学生的发散思维;模拟角色教学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实操性较强,因此,对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实际操作经验和问题处理能力要求很高;模拟角色教学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发挥,这就给教师的课前预见和驾驭课堂教学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模拟角色活动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具有双重性,它既可以活跃课堂,吸引学生的参与,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存在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课堂难以驾驭等缺陷。如何进一步完善模拟角色活动教学方法,是值得我们在持之以恒的实践中作深入探讨的。

上一篇:怎样教学生写作文 下一篇:“两先两后”与初中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