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个案研究

时间:2022-06-25 12:18:44

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个案研究

【摘 要】以齐齐哈尔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研究移动学习设备、移动学习资源以及移动学习行为三方面的现状,移动学习设备丰富,但硬件技术标准不一,针对移动工具设计的学习资源不丰富,学习费用较高,大学生移动学习的指导与设计急需提高。

【关键词】移动学习;问卷调查;移动设备

学习者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具有无线通信模块的PDA等)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协作,实现个人与社会知识建构的过程[1]。它使学习者可以不再被限制在特定地点、特定的时间,自由自在地进行不同方式、不同目的的学习。其独特之处表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的便利性;学习设备的便携性;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实现与课堂、数字化学习的整合学习。目前国内理论研究数量多, 实证研究缺乏,尤其是针对具体用户群体的移动学习相关实证研究较少。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其移动学习偏好,结合当前的移动学习研究,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移动学习策略,提高其移动学习效率。为了真实、深刻地了解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现状,对齐齐哈尔大学学生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涉及移动学习设备、移动学习资源以及移动学习行为三方面的现状。通过访谈,深入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移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最终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1.问卷设计与实施

1.1 大学生移动学习问卷设计

问卷主要调查移动学习设备、移动学习资源以及移动学习行为三方面的现状。

①大学生基本信息:了解被调查对象的性别、专业、年级、月生活费及自主学习类型。

②移动设备的应用情况:即大学生拥有的移动学习设备种类和主要移动设备的功能。

③移动学习资源:大学生倾向的移动学习资源类型、获取方式和对当前移动学习资源的态度。

④移动学习行为,大学生移动学习时的爱好和习惯、方式技巧、注意力、疲劳度和持久力。

⑤移动学习态度,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认知度、认可度、渴望度、实际支持度、效果反馈、与当前学习的关系、优劣评价。

1.2研究样本的选择及实施

从大一到大四,每个年级随机选择60人,全校共计240人,涉及理、工、文、艺术等学科,男女比例为1:1。通过学校课程平台,组织学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为提高有效问卷比例,对正确提交问卷的学生记入平时成绩。问卷调查在学生仔细阅读问卷说明部分后的2个月后进行回答。在有效问卷中,选择部分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约20-30分钟的深入了解和讨论,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受访者对移动学习的真实态度和观念。

2.问卷数据整理与分析

历时3个月,收回有效问卷228份,对其中42人进行了随机访谈。问卷数据利用网络平台统计程序分类统计。

2.1 数据的总体分析

通过表2-1可以看出移动设备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备用品,换句话说移动学习也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移动设备也俨然成为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移动学习已经得到多数潜在用户的认可。

智能手机性能不断提高,学生主要用于娱乐,但已经有部分学生开始在手机中加装学习软件,进行自主的移动学习。(见表2-2)

移动设备是移动学习的物质基础,网速、费用、免费资源制约了移动学习的展开。(见表2-3)

智能机的小屏幕及软件功能的限制,不能完整再现为PC机建设的学习资源,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滞后。(见表2-4)

移动学习满足了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并且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移动学习。(见表2-5)

移动学习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促进了学习,教学互动及教学评价不能满足学习需求,大学生的移动需要专业的指导及针对课程的全面的教学设计。(见表2-6)

2.2 数据对比分析

随着年级的增长,各年级生活费用、移动设备、使用资金与使用时间也处于上升趋势。(见表2-7)

文科生、理科生、艺体生移动设备的拥有数量、使用时间等都有明显差异。其中艺体生拥有移动设备数量最多,生活费用最高,相对的使用移动设备的时间也最长。(见表2-8)

3.研究结论

大多数大学生具有一定数量的可用于移动学习的设备,为移动学习奠定了物质基础。移动设备的多样化、资源建设的不规范、学习费用较高,学生缺乏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移动学习的深入开展。

3.1 移动学习方式得到学生认可

智能机的普及,性能的不精心策划提升,加之大学生思维活跃,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能快速掌握各类移动终端的使用,网络的无处不在、移动终端已经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方式被大学生认可。

3.2 移动终端满足基本学习需求

学生手中的移动学习终端主要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3、mp4,终端的软硬件与传统PC机无法相比,但满足基本的移动学习需求,能重现文字、图像、及视频内容。屏幕太小,看着不舒服,操作不方便,消费太贵,电池容量太小,网速太慢等问题短时间内无法根本解决。移动学习终端硬件技术标准不统一,软件平台互通性差,加大了资源的开发难度,降低了资源的普适性。

3.3 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滞后,需要专业的团队进行设计与开发

移动学习需要大量的学习资源支撑。小屏幕、片段式的学习方式,限制了现有网络学习资源的再现及应用。时间、空间、周边环境的不确定性,都使学习过程受到干扰,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要有针对性。移动学习设备软硬件操控性相对较弱,移动学习资源的单元体积要尽可能小。针对小屏幕,专业设计团队更应注重操作界面色彩、导航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呈现要简洁明快,重点突出。对特定的学习内容(如某一门课程),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充分注意将学习资源尽可能存储在移动设备上,加大本地资源量,减少在线资源的获取量。目前大多数网络上的学习资料,是未经加工,直接从互联网转化过来的,其内容和形式都没有考虑小屏幕手持设备呈现的特点,以及移动状态学习的特殊性,应加大现在网络学习资源向移动学习资源转化的力度。

3.4 要培养良好的移动学习行为

很多学生并没有把移动学习当作一种学习行为,移动学习行为主要以无目的性的学习为主,少有计划,即使有,多数也是被动计划。应当有专业人员为其提供相关的学习策略,解决其在移动学习的时间管理、目标设置、情景化学习、学习过程反馈等方面的问题,实现高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余胜泉.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J].中国电化教育2007(6):7-18

作者简介:

丁龙:(1969—),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教授,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

课题项目:

本文系齐齐哈尔大学重点资助项目《导生制在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编号:2012017)的研究成果。

上一篇:浅谈新形势下中专学校德育工作 下一篇:公共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