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传染病的新趋势,春季警惕“校园传染病”

时间:2022-06-24 09:54:54

近年传染病的新趋势,春季警惕“校园传染病”

冬去春回,万物生长,病菌和微生物也蠢蠢欲动,进入复活孽生、繁衍猖獗的时期。早春的气候特点是干燥风大,气温忽高忽低,人们很易着凉感冒,使上呼吸道抵抗力下降,故春季易发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膜炎、麻疹、风疹、水痘和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

近几年早春传染病开始转向大中专院校,严重地侵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千万不可忽视。传染病在校园猖獗的原因为:

1.校园内外地学生多,他们从闭塞山区来到传染病频发的大城市,因当地卫生、防疫条件差,许多人自幼在家乡未按计划全程接种预防传染病的疫苗,无任何免疫力,故如今一旦接触上病菌,立即被传染。

2.大中专学生居住密集,居室条件较差,有的甚至公用生活用品。一人得病,众人遭殃。

3.改革开放后的大中专院校对外交往频繁,外来人员多,人口流动频度大,大大增加了病原微生物传播的机会。

4.大中学生学习紧张,体育锻炼机会少,体质普遍下降,抵抗力差,这为传染病流行提供了可乘之机。

早春校园传染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特点是好发于任何年龄阶段,流行广泛,传播迅速,传染性极强。其发病急,头痛、寒战、高热持续不退,伴有全身不适、肌肉酸痛,此后才呈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等)。治疗至今无特效药,原因是流感病毒分类的亚株型种类多,变异快。在此告诫患者,不要滥用药物,抗生素对传染性、病毒性流感是无效的,而真正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也不多。但可采用一些对症治疗的中药,以减轻症状。对付流感的最好办法是预先注射流感疫苗;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少去公共场所,必要时戴上口罩,以免感染。

2.流脑:早春是流脑发病的高峰期,以小儿为多见,但近十年有向成年人发展的趋势,即所谓“校园流脑”──前几年某大城市好几所大学内大规模流行此病。

流脑的的临床表现为:起病迅猛,突然头痛、高热达41度以上,喷射状呕吐,颈椎强直,皮肤粘膜有散在性出血点和大小不等的瘀斑,死亡率高,侥幸成活者预后严重影响智力。流脑重在预防,应从儿童起按免疫程序及时注射流脑疫苗;平时增强体质,居室常通风、勤晒衣被等;流行期间应口服磺胺类预防药,尽量减少人群聚集性活动。

3.“校园麻疹”:俗称“痧子”,由麻疹病毒引起。自六十年代使用麻疹疫苗以来,发病率有所下降,发病季节推迟至3~5月份,但是,发病年龄向上推移,出现了“青年人得儿科病”,“大学生患小儿病”的怪现象,近年许多大学校园内普发“校园麻疹”。

“校园麻疹”属成年型麻疹,临床表现与典型的儿童麻疹明显有别。以往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即使发病,因其体内有部分抗体,故其症状也较轻;而从未接种疫苗者得病,其症状重,且并发症多,可并发肝功能异常、肺炎和酸中毒等。

“校园麻疹”的预防,关键是接种正规的麻疹疫苗,幼年时未种者应立即补种;对已发病者应立即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应作应急麻疹疫苗接种。如此经过一个麻疹发病的平均潜伏期(约二周)后,流行即可被终止。冬末初春时节,一般校园内学生可集体服用清热解毒为主的中草药,有明显的预防效果。

上一篇: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忙趁东风放风筝 下一篇:《仙剑奇侠传.三》中的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