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6-24 09:46:18

浅谈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幼儿以独生子居多,这些幼儿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社会,对幼儿素质具有很高的质量要求,不仅要求他们身心健康,具有高智商的头脑,尤其是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他们来说极为重要。本论文针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教育;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现在多数的幼儿是独生子,他们虽然普遍生长在相对优越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往往是在高楼深院中以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或者玩电脑作为娱乐形式,很少有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这些独生子女看似幸福,事实上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心理上是非常孤单的。他们少有机会与人接触,不利于心理健康成长。根据有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现在的幼儿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其中具有中等程度孤独感的幼儿所占有的比例为22.4%;认为自己没有知心朋友的幼儿所占有的比例为23.6%;认为多数人是不可信的幼儿所占有的比例为47.1%。在这些幼儿中,有超过30%的幼儿甚至产生了离家出走的想法。现代的幼儿存在这些心理的主要因素就是自身缺乏交往能力。大量证据证明,人际交往对幼儿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儿童交往的朋友越多,患精神病的可能性越小。这就要求幼儿园把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交往习惯作为成就孩子的必由之路,帮助孩子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交往对幼儿的意义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是社会的动物,因此,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 一个人必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完成社会化过程,使自己逐渐成熟。”人际交往对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需要通过沟通交流获得信息,通过相互之间的协调完成任务。只有与人建立良好的交往能力,才能够形成良性的交往关系,对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利。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幼儿时期的交往能力是未来社会交往的基础。随着幼儿生活环境的扩大,他们面临的人际关系就越来越复杂,要相应地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技术能力,为幼儿将来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塑造交往环境引导幼儿树立人际交往意识

幼儿园要对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培养,就要塑造交往环境引导幼儿树立人际交往意识。刚刚进入到幼儿园的幼儿,由于更多接触家人,受到家人的保护,很少在外界环境与人交往,就会表现得内向,见到陌生会害羞,伴随着紧张感。在幼儿园中,与人交往的时候也会产生紧张感。现在的幼儿大多没有兄弟姐妹,是家庭的中心,因此容易养成任性、自私、唯我独尊、合作意识差,不擅长与同伴交往。为了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就要为幼儿塑造交往环境,把引导幼儿参加集体活动作为提高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幼儿在相互之间自然而然地交往中消除紧张感。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幼儿在与幼师或幼儿的接触过程中,交往意识被培养出来,并付诸行动,在实践中学习巩固交往技能,幼儿的交往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比如,为了促进刚刚进入到幼儿园的幼儿与中班幼儿、大班幼儿之间的交流,可以采用各种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由于幼儿的年龄相差无几,相互之间更容易消除隔阂,乐于交流。为幼儿塑造游戏环境是促进他们交流的重要方法。通过组织幼儿进行合作游戏,他们会为解决问题而主动与同伴协商,配合互助,共同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从而增强合作意识,学会合作分工,自觉地与同伴和睦相处,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交往意识。幼儿也普遍喜欢听故事,他们会将故事作为自己生活环境中的一部分,甚至会从故事的角度想象自己的未来生活。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与同伴在一起的时候,产生积极意识,并愿意参与到交往活动中。故事可以是身边的故事、可以是自己所听过的故事、也可以是自己凭借想象力编造的故事。通过讲故事把感情抒发出来,听故事的幼儿会积极地与讲故事的幼儿互动,形成讨论的氛围,于是,以故事为载体的讨论交流环境就自然形成。幼儿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畅所欲言,谈论自己所知道的和所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他们所遇到的有趣的事情、他们非常喜欢的玩具,他们喜欢玩的电子游戏、喜欢观看的动画故事等等。幼儿的开放式交流,就更容易敞开心扉,新进入到幼儿园的幼儿就会潜意识中喜欢幼儿园环境,并逐渐地适应这里的生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除此之外,幼儿还普遍喜欢模仿,并以这种方式参与到表演中。幼儿教师可以将幼儿所熟悉的生活内容组编为节目让幼儿角色表演,角色表演是最具社会性的一种交往形式。他们可以表演买东西的节目,可以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这些利用生活中熟悉的相关角色进行的表演,会激发他们的表演情绪,运用模仿和想象,体验并解决不同环境中的不同交往问题,从而促使他们排除自我中心,积极参与交往求得与环境的融洽,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最后,可以把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真实事件提炼出来,当场呈现或事后表演某个冲突情景,让幼儿集体观察和思考,启发幼儿议论和评价冲突情景,引导他们积极提出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以帮助幼儿提高交往能力。

三、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要对幼儿个体差异高度重视

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要做到具有针对性才能够提高培养质量。每一名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对环境的适应性和与人交往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幼儿教师要提高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质量,就要对幼儿之间存在的特体差异高度关注,以引导他们走出孤独,参与到集体中,消除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教育指导发挥实效性。

比如,一些幼儿存有自私心理,他们的支配欲非常强,要求周围所有的人都有要听他的,经常和小朋友发生冲突。幼儿教师意识到幼儿的这一特点,就要对这名幼儿的成长环境进行分析,善待争端,教育幼儿要懂得与人和睦相处,乐于帮助别人,对别人要宽容和理解,才能够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否则,就会让伙伴厌烦并远离自己。在幼儿园没有小朋友和自己好,就会变得孤独无趣。之后,幼儿教师要让幼儿在面临、认识与解决冲突中了解人际关系,学习交往技巧,使他与小朋友之间相处更为融洽。另外,还有一些幼儿在家里娇生惯养,有不随心之处就哭。在幼儿中幼儿们在一起玩游戏的过程中,有磕碰是在所难免的,这样的幼儿就会大哭。这是幼儿教师就告诉幼儿:“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喜欢哭的孩子是不会被人喜欢的。笑起来,将自己的快乐送给别人,大家才愿意和你一起玩。”采用这种引导式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幼儿更好地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由此可见,幼儿的个性不同,就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以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意识,避免在与人交往中过于突出不良个性而影响交往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在的幼儿园孩子以独生子居多,他们普遍存在与人难交往的问题。幼儿园承担着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主要责任,重在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自信心,让幼儿通过正确地评价自己,以友好的态度对待别人。幼儿园教师在认识到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的同时,就要塑造交往环境,以幼儿喜欢的活动形式展开,让幼儿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学会互助、合作与分享,获得更多的交往体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多渠道的努力,孩子们一定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具有较强交往能力的二十一世纪的栋梁。

参考文献:

[1]李艳梅.论如何以分享活动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J].考试周刊,2014(02):177―178.

[2]李慧.浅析家庭环境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118―119.

[3]S草佘吉.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策略的探讨[J].新课程,2014(03):34―35.

[4]张明红.3―6岁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教育建议[J].幼儿教育,2015(06):41―46.

注:本文是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项目〔2016〕-JKGHB-0860《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成果。

上一篇:提高综合素质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下一篇: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