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多彩多姿的语文课堂

时间:2022-06-24 05:15:56

美在多彩多姿的语文课堂

摘要:探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去领略自然美,感受真情美、伦理美、情趣美,欣赏文章的变化美,把握文章整体的风格美。

关键词:审美能力 欣赏 创造美

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大有可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境地,去领略山光水色、花草虫鱼的自然美,感受人类社会的真情美、伦理美、情趣美,欣赏文章的变化美,把握文章整体的风格美,就很值得我们去探索。现拟就笔者执教以来的实践,对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的渗透,谈一些一己之陋识。

一、重视语文教材中伦理的启迪

中学教材包含着丰富的伦理因素,每一篇课文所蕴含的做人道理,我们都应发掘出来,启迪学生怎样做人行事。

如语言语教材中的善恶观教育。《背影》在生活在逆境中所反映的父子情深;《老王》作者一家人“善”与“爱”的美德;无一不震动读者的心灵。故在教学中,我们应教材中发掘善的酵素,萃取善的精华,陶冶学生的情感。当然在进行真、善、美的教育时,我们也必须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假丑恶进行剖析批判。如:镇关西的荒淫、欺压良善;贾雨村的官迷心窍、徇情枉法;胡屠户的前倨后恭;菲利普夫妇的冷酷自私、唯利是图;奥楚蔑洛夫的媚上欺下、趋炎附势,无一不是我们进行善恶教育的反面教员。通过教材中善恶观的教育来提高学生识别善恶、辨别是非的能力。

又如语文教学中良心观的教育。良心一旦形成,将成为人们发自内心的巨大精神力量,在行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的叔叔于勤》总的若瑟夫在看到父母不认识他们的弟弟时,心里默念“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亲弟弟、我的亲叔叔!”最后自作主张,从父母给他的钱里抽出十个铜子给了开勤。他的所作所为,反映了一个最起码的良心观。《石壕史》等作品渗透了作者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同情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同情感,让良知在他们的行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进行伦理美渗透的好教材。语言语教学中的伦理美对学生心灵感召是深刻的、 永的,我们定要珍惜语文教学固有的这一优势。

二、重视在语文基本功训练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除了进行伦理美的渗透外,还应该注重在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大都是文质俱佳的文章,无论是对不同问题的阅读,字、词、句、篇的分析,都有着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广阔天地。

比如教学诗歌。优秀的诗歌就是一座美的宝库,作为教者怎样带领学生去获取这座宝库中美的精华呢?笔者认为应指导学生把握诗歌强烈的抒情性,新奇丰富的联想、想象,精美和谐的语言,美的意境等审美特征。不光从字面上去理解,更重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字音韵、节奏、感情上做一番体味,通过联想、想象,进入诗的意境,通过理解,在主题上来一番深化。这样,诗读出来的全部诗味,由此去感知诗歌的音韵美、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理趣美,获得鉴赏的享受。

又如读小说。小说是文学的巨大啊类,它能多侧面、多手法的刻画人物,巧妙的设置故事情节,自由的表现环境,很能体现文学的审美特征的审美能功能。作为教者,在传授小说的有知识的同时,应带领学生重视剖析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欣赏各具特色的环境描写和完整、曲折、生动、真实的情节等,因为它们共同组成我们对小说系统的审美认识,并在分析中,让学生欣赏到小说的形象美、结构美、情节美,使审美能力得到培养。

至于散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的文体有不同审美特征,都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审美理想,使学生会比较取舍,从整体上把握欣赏对象。这样,才能有效地防范低劣作品的危害,塑造美好的人格。

三、学以致用,激励学生创造美

美育渗透的终极母的是创造美的综合能力,它必须以审美感知和审美鉴赏为基础,将以前积累的经验加以迁移,按自己的审美理想去创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创美意念的涵养。一是举行“美就在我身边”的活动;二是配合读书、读报,开展课外摘抄活动;三是作文教学中激励学生创造美,特别是作文的立意美。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贬恶扬善,注意思维的独创、发散和新颖性。

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创造美,既可以褒之以真善美,贬之以假恶丑,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思考、归纳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将学生从狭窄的应试教育带到无限丰富、绚丽的天地中去,使学生语文感到美的享受、美的启迪,从而产生一种兴奋、愉悦和满足,进而激起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高尚情操的意愿以及学习的极大兴趣。

(青海省门源县西滩中学810300)

上一篇:初中语文也要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下一篇:浅谈怎样成功上好一堂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