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蒙求》象形字例释勘正

时间:2022-06-24 04:51:51

《文字蒙求》象形字例释勘正

【摘要】《文字蒙求》是清代王筠编写的童蒙读物,但该书存在不合理之处。本文主要从《文字蒙求》的第一卷“象形”中选取部分字例,从文字学角度加以修正和阐释。

【关键词】文字蒙求 象形 勘正

王筠的《文字蒙求》(以下简称《蒙求》)选取《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的常用字,按照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书分卷排列,从字形分析的角度作解,同时对许慎之说加以印证或纠正。但由于清代甲骨文尚未出土,其他地下材料如金文简帛等亦不丰富,这使得王筠对汉字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甚至沿用《说文》的错误说法,根据已经讹变了的小篆字形进行说解。本文主要从《蒙求》的第一卷“象形”中选取部分字例从文字学角度加以修正和阐释。

1.土

《蒙求》: 象地之下地中,丨,物出形也。

《说文》:地之吐生物者也, 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

甲骨文作 、 或省作 ,甲骨文象地上有土块形,其旁之小点为土粒,在卜辞中常作方国名:令伐土方,用作社,社神,土地神。

金文作 ,象平地树石以为社主之形。卜辞锲刻于龟甲兽骨,不能作肥笔,故土字皆空其中,金文则填实作肥笔,然渐变其形,由 而变作 ,后复作 ,小篆作 。

案:许慎根据已经讹变了的小篆字形加以解释,误以为植物从土中生长之形,而王筠沿用许说,有误,当纠正。

2.民

《蒙求》:凡人形字,面皆向左,君作正面形,臣及小篆 皆向右,归向其君之意也,古文 中央似母字,上下似弟字,蚩氓之状也。

《说文》:\氓也,从古文之象,凡民之属皆从民, 古文民。

甲骨文作 ,金文 。郭沫若谓“民”字本象有刃物以刺人目之意,认为这是周人标志奴隶的象征,大体可信,因有甲骨文及金文所见最早的字形为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对“民”字本义也解释为“奴隶”,第二个义项才是“百姓”。

案:“民”本是象人持针刺左眼以为奴隶象征,王筠并未见到甲骨文材料,而是依据小篆字体,从字形的方向来解释为“归向其君之意”,其说解过于牵强。

3.朋

《蒙求》:古凤字。

《说文》:神鸟也。从鸟,凡声。 ,古文凤,象形,L飞t鸟从以万数,故以朋为党字。 ,亦古文凤。

甲骨文“朋”为 (商后 2.8.5 甲) (西周早期・中乍且癸鼎),象两串贝,后加人形,为人持两串贝形。如下图。

《毛诗・小雅・菁菁者莪》的“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子,赐我百朋”是其证。王国维以“朋”“珏”为一字,于玉则为珏,于贝则为a。徐中舒认为,朋字乃是a字之形伪,原无本字,仅以朋之隶体与 形近,许慎不察,遂以为朋党之朋,且生凤飞群鸟从之谬说,朋贝之朋乃a之伪字,实与凤之古文 无关。

案:《说文・贝部》:颈饰也,从二贝。“婴”字金文作 ,殷金文从大(人)a(二串贝),会人颈部有贝饰,

贝亦声。据此“a”当是贝形的饰物,而与 不同,徐中舒谓“朋字乃是a字之形伪”有误。甲骨卜辞中有“八朋”、“三十朋”等记载,都表明“朋”是贝的一种计量单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朋”字本义也解释为“货币单位,上古以贝壳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因此,“朋”与“凤”无涉,“朋”与“珏”形义均有别,不得混同,许慎说、王筠说、王国维说均有误。王筠未见早期字形,亦未考证朋乃a之伪,依旧按许说以为是“古凤字”,需校正。

4.米

《蒙求》:米形难象,点以象其细碎而已, 则界划之也。

《说文》:粟实也,象禾实之形。凡米之属皆从米。莫礼切。

据高明著《古文字类编》,“米”字各时期的字形形体如下,由图中可看出,在甲骨文中,“米”字并不像《说文》说的那样象禾实之形,甚至连禾形都看不出;只是在战国文字中上下各点写得比较接近,才看起来有点像禾形。而王筠将各点解释为细碎的米粒,并生造了 用以解释划界,显然欠妥当。

案:许慎根据已经讹变了的小篆字形加以解释,而王筠沿用许说,有误,当纠正。

5.其、丌

其,《蒙求》:古箕字。

丌,《蒙求》:音箕,今谓之架。

其,《说文》:簸也,从竹 ,象形,下其丌也,凡箕之属皆从箕。 古文箕省。 亦古文箕。 亦古文箕。 籀文箕。 籀文箕。

丌,《说文》:下基也,荐物之丌,象形,凡丌之属皆从丌,读若箕同。

甲骨文及早期金文皆象竹编簸箕之形,“其”为“箕”之本字。“其”后被假借作代词或语气词,另造从竹,其声的“箕”字表示其本义。据学者考证,古文字中一些下部为横划的字,在发展演变中,常常在横划下加上一横或两小横,而金文则是在加上一横后,又在横下加二小横,二小横又逐渐竖起来,于是便出现了“ ”形饰笔。 ,发展到战国时期,“其”字所从的“丌”可以从“其”字中分离出来,也就是其字省去上部,以“丌”作“其”字用,后来逐渐就从其字中分化出了与其字读音相同的“丌”字。从古文字实际情况看,“丌”不过是饰笔变来的一个字,其起源很晚。

案:许慎及王筠皆以为“丌”为单个字,将“丌”从 “其”中分化出来加以解释,又误分析其意义为“下基也”,“丌”实为饰笔而演变为一个字,早期并无此字,后人误以为单字而强行解释。

6.

《蒙求》:母猴也,其为禽好爪,故从爪,余皆象形。

《说文》: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 古文为象两母猴相对形。

甲骨文 ,从 从 ,会以手牵象助劳之意;金文 ,继承甲骨文,其形微变;石鼓文作 。罗振玉指出,卜辞作手牵象形,知金文石鼓文从 者乃 之变形,非训覆手之爪字也,意古者役象以助劳,其事或尚在服牛乘马以前。案:“椤敝甲骨文、金文皆似“爪”牵“象”之形,“椤钡谋疽逦役象,与“母猴”无涉。《说文》释“椤蔽母猴,乃是依据已经讹变了的小篆字形加以说解。而王筠不察,仍沿袭许说误解,当纠正。

7.衣

《蒙求》:上似人字,下似两人字,钟鼎文皆然。《说文》所收古文从 者,直从两人字,传写之伪。

《说文》: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凡衣之属皆从衣。

甲骨文“衣”作 ,象衣形,金文作 ,早期文字形同。罗振玉认为衣无覆二人之理,王国维也考证说“衣”为祭名。

案:“衣”本象人所穿上衣之形,上为衣领,下为左右衣襟相覆之形。至于《说文》所收“古文从 者,直从两人字,传写之伪”一句,考徐铉之《说文解字》及徐锴之《说文解字系传》正文皆未收此字,而在《系传・疑义篇》收录此字,此种字形应来源于战国时期的六国文字,传写讹误所致。

8.身

《蒙求》:从人,从 省声,而全身之形皆具。

《说文》:p也,象人之身。从人,声。凡身之属皆从身。

另,“身”字各时期的字形形体如下。

案:“身”之甲骨文、金文皆如人挺巨腹,似孕妇之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身”字的解释其中一个义项就是“有身,怀孕”,《诗经・大雅・大明》中的“大任身身”是比较早期的说法,应该就是“身”字的本义。《新华字典》里解释“身”字时也有“孕,娠:身孕”的意思。《说文》和《蒙求》将其解释为“人身”的意思不太准确。《说文》释“身”为“象人之身”,乃是依据已经讹变了的小篆字形加以说解。而王筠不察,仍沿袭许说误解,当纠正。

本文只从《文字蒙求》的第一卷“象形”中选取部分字例加以勘正,书中仍存在着其他不合理之处,有待进一步考究。

【参考文献】

[1]王筠.文字蒙求[M].中华书局,1962.

[2]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2014.

[3]高明.古文字类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上一篇:浅谈专卖店管理系统 下一篇:基于超高效合相色谱对黄芪中5种主要黄酮类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