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应用

时间:2022-06-24 02:27:26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应用

[摘要] 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应用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成败。先进的技术能够促进工程的建设,反之则会耽误工程。本文主要简单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应用。探讨加强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 技术 应用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建筑技术管理是建筑施工应用的重要部分。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关系到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目标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它贯穿于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的全过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施工方在施工项目中实施全方位管理,将影响施工的诸多环节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才能使施工企业不断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建筑企业要特别重视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与革新。

1、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状况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也相应得到了不断发展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给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方面它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降低了工程成本。另一方面是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提高了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保险系数,为建筑施工行业“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得到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目前建设部重点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包括:深基坑支护技术、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士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新碴建筑防水和甥料管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2.1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实际上就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位防渗漏、防有害裂缝的出现。我们应该遵循正确的设计原则(综合治理、多道设防、刚柔结合、防排并用、复合防水、全面设防、节点密封),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对于屋面防水.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即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时,首先做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处理。塔楼屋面及裙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互相垂直,涂层厚度不小于1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现流淌和堆积现象。防水层反起墙面不少于250mm。对于外墙防水,若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为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抹灰前应先在外墙面满挂钢丝网,钢丝网固定后再进行基面处理。采用20%的108胶水,再掺以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基面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后续的防水层施工中,将SKK水性超低污染氟涂(二液防污型)在找平层上以十字交叉各刷一道,厚度约3mm,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时间不少于3天。

2.2钢筋连接施工技术

钢筋连接施工中有需要规范的问题,比如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受拉区不宜大于50%控制。如遇钢筋数量单数时.百分率略超也是符合要求的。受压区则不限制,否则就属“判罚尺度过严”。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控制:受拉钢筋梁、板、墙类不宜大于25%,柱不宜大于50%。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时。受拉钢筋百分率不应大于50%,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因此梁中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50%是一个底线,不应越过,其他构件则可以放宽,但必须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如一般柱子钢筋(特别是构造柱),也可设置一个搭接头,这将方便于施工。

目前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出现了,即直螺纹接头连接。在具体施工中首先把装好连接套筒的一端钢筋拧到被连接钢筋上。使套筒外露的丝扣不超过1个完整扣,连接即告完成。加长丝头型接头的连接:先将锁紧螺母及标准套筒按顺序全部拧在加长丝头钢筋一侧,将待接钢筋的标准丝头靠紧后,再将套筒拧回到标准丝头一侧,并用板手拧紧,再将销紧螺母与标准套筒拧紧锁定,连接即告完成。对于接头检验时.当接头连接完成后,由质检人员分批检验。按如下方式进行检验:目测接头两端外露螺纹长度相等,且不超过一个完整丝扣(加长螺纹除外),每300个接头为一批,每批抽验一组(3个接头),要求钢筋连接质量100%合格。

2.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放热反应是相当复杂的.一旦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缝(包括混凝土收缩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和温度应力计算.确定是整体浇筑或分段浇筑。然后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计算混凝土运输工具、浇筑设备、捣实机械和劳动力数量。常用的浇筑方法是用混凝土输送泵配合振捣机械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应合理分段分层,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大体积混凝土分段浇筑完毕后.应在混凝土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一次振捣或进行表面的抹缝。排除上表面的泌水,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消除最先出现的表面裂缝。在冬期施工的条件下,混凝土抹压密实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再覆盖保温材料。非冬期施工时,可覆盖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也可在混凝土终凝后在其表面四周筑堤。灌水20―30cm深,进行养护。并定期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中的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2.4屋面施工

屋面施工主要环节是防水施工,通常采用传统的防水卷材。我国屋面卷材粘贴都是采用传统的“满粘法”。但是随着大量工程实践,满粘施工工艺使卷材防水层不能适应基层变形的要求,从而导致防水层开裂、渗漏。为了提高卷材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出现了以下一些新的施工工艺。

2.4.1条粘法:在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采用条状粘结的施工方法。每幅卷材与基层粘结面不少于两条,每条宽度不小于150mm。

2.4.2点粘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或打孔卷材与基层采用点状粘结的施工方法。每平方米粘结点不少于5点,每点面积100mmxl00mm。

2.4.3空铺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仅在四周一定宽度内粘结.剩余部分不需粘结。

2.4.4机械固定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在一定部位使用配套的固件固定的施工方法。这种方法由于操作简单,功效高,所以近年来已在卷材防水屋面工程中推广应用。

2.4.5其它施工工艺:对于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铺贴的屋面,在卷材的搭接缝施工方面出现了双面胶带粘合工艺,以及双焊缝等高新的施工工艺。这些新的施工工艺,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有利于确保卷材防水层的工程质量。所以已开始在屋面工程中推广就用。

2.5金刚砂耐磨地坪

金刚砂通常是指一种掺有级配配置的金刚砂骨料.与高标号水泥、其他添加剂等拌合而成的一种粉剂。通常在混凝土初凝前。用在混凝土表面,依靠提浆,抹平,收光形成混凝土表面的一个硬化层。具有增强混凝土表面硬度,提高其耐磨性,防止地面起灰的作用。

金刚砂地面的耐磨强度主要依靠其粉剂中的金刚砂骨料。所用的骨料有钛合金、炭化硅、氧化铝、氧化铜、石英砂等。金刚砂地面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一次成型法。即浇筑混凝土后,在混凝土初凝时撒金刚砂,提浆.抹平,压光。此种施工方法优点是直接简单,同时可以避免起层、空鼓。缺点是平整度难以保证。另外一种二次成型法,即先浇混凝土地面基层,待基层强度达到要求时再施工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在找平层上撤金刚砂,含水量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这是由于(以6%水泥掺量为例)4.5%左右出现强度的峰值。而这个含水量是同6%水泥所需水化水相对应的,所以在此阶段,水泥的水化趋于完全,从而强度增加。再从4.5%左右增加到8.5%过程中,强度反而降低,一方面,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水泥在混合料的总比减少;此外,在水足够用来水化以后,因为混合料中本身水泥含量很低,所以并不呈现混凝土的性质,而是过多的水使沙颗粒之间的排斥力增加,从而强度反而降低。水泥掺量越大,所需水化水也越大,6%水泥掺量对应4.5%含水量,8%水泥掺量对应6.5%含水量。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越来越重视建筑技术的应用,也要不断的在建筑工程中研发和革新施工新技术。

参考文献

【l】谢兰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07,10.

【2】严毅.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J】,网川建材,2008,1。

【3】尚猛虎,陈志明.论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J】.包钢科技,2006,10.

上一篇:关于土地使用权转让计税依据的解析 下一篇:做好土建施工图预算审核的“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