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课外阅读 引来源头活水

时间:2022-06-24 01:10:17

重视课外阅读 引来源头活水

[摘要]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中考文言文阅读已由以前的以课本为本,变为课内外结合,侧重课外,并有以考课外为主的发展趋势。立足课本,拓展延伸,课内课外并举已成为广大语文老师的共识。本文从文言文阅读中实施拓展延伸的意义、方式以及注意问题等方面阐述如何进行文言文阅读的拓展延伸,以期更好地指导实践。

[关键词] 拓展延伸 文言文 课外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借鉴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能力。如果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只是把注意力停留在课本中数量有限的文言文的分解和剖析上,就容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学生也无法积淀起深厚的文化底蕴,无法提高欣赏品位文言文作品的能力。可见,我们在唱好课堂教学重头戏的基础上,引来源头活水,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拓展延伸的意义

1.激发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在面对文言文难懂的意思、拗口的读法时,心里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历史隔膜感,形成一种为难情绪,起初的学习兴趣日渐消失,自然也就提高不了文言文阅读水平。其实,阅读往往是需要知人论世的,有的文言文年代较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如果单纯从文本表层翻译出发,学生是很难理解作者的深层情感。因而,如果教师围绕文本拓展相关的背景资料,就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帮助或辅导学生介入阅读情境,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

教师还要善于把握时机,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引导学生选取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所学的知识进行阅读,不要求一字一句的理解,只要能掌握文章的要旨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就好。有了快乐的情感体验,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自然会渐渐浓起来。

2.有利于学生文言文知识由课内向课外迁移

课内向课外迁移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如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而”的用法有了一定的认识,我把《凿壁借光》作为拓展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联系所学知识,比较文中出现的“而”的用法,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3.有利于古汉语文化精华的积累,情感的熏陶感染

古汉语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的精华,学生如果跳出课堂,广泛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将是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通过有意识的积累,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增强了语感,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也将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起来。一句话,文言文教学不能满足于字词句的解释上,要使人文情感“走进”课堂,要使文言文的教学充满审美愉悦,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拓展延伸在文言文阅读中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化发展,它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拓展延伸的方式

拓展延伸作为教材的补充,要立足于文本,服务于文本的解读。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的类型、教学的需要,适时拓展,灵活的安排在教学的不同时段。

1.课前拓展

主要是课前搜集信息,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文本。这些拓展资料一般包括“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他人评价”等。如教《陋室铭》的时候,我提供了刘禹锡参加政治革新运动被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和州知县把刘禹锡的住所从三间的房子一步步缩小到斗室,从而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课前拓展既是教学的蓄势渲染,也让学生对人物思想与经历有了初步的了解,制造了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

2.课上拓展

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难点、疑点,这时利用拓展材料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较为准确而深入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围绕关键词拓展

教学时,对文本中的疑难或关键的词句进行拓展教学,有利于学生准确全面的掌握知识理解文本内容。

(2)围绕主题拓展

主题是一部作品的灵魂,对主题的理解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选择相同或相似主题的文言文,指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比较、评论性的拓展,学生会更容易地领会每一部作品的主题,升华学生的思想。

①比较性拓展

我们在文言文阅读教学时,应该有意识的将某些有着相似主题的文章进行对照分析,以更好帮助学生理解并深化文本的主题思想。

②评论性拓展

对于名篇中的人物或思想,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跳出自己狭隘的思维空间,进行多角度评论,提升鉴赏作品的能力。

3.课后拓展延伸

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

(1)由节选课文向原著拓展

不少课文是从名家名著中节选出来的,如《山市》节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童趣》节选自沈复的《浮生六记》。在学习这类文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所学知识阅读原著,要求适当放低,不求甚解。

(2)向与课文主题同类的文章拓展

《孙权劝学》是一篇讲有关学习的文章。结合这篇文章学习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短文《薛谭学讴》、《司马光好学》。《醉翁亭记》和其姊妹篇《丰乐亭记》,都是欧阳修的名篇,同写于谪守滁州时,两文旨趣相同,但写法各异,可以让学生课余比较阅读《丰乐亭记》。

(3)通过学习名家作品向他的其他作品拓展

古代名家写出了很多优秀作品,但选入课本的非常有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阅读名家的其他佳作。如鼓励学生阅读蒲松龄的另外作品《地震》等。

(4)写法相同或相似的延伸

在《曹刿论战》教学结束前,我们印发了《子鱼论战》一文,布置学生求同存异,在对比中理解《子鱼论战》的大意。进而分析其写法,引起了学生热烈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课外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的注意问题

1.在学生拓展时给予方法指导

在拓展活动中,学生需要教师进行合理指导,使学生懂得怎样去延伸,向哪个方向延伸,从而能自觉地、饶有兴趣地不断拓展,变被动为主动寻觅。

2.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拓展中,要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分层设标,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尤其要关注后进生,对他们要多鼓励和辅导,让他们有机会、有信心表达自己的见解。

文本教读是基础,是知读,在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基础知识的能力,为阅读课外文言好铺垫;拓展延伸是升华,是美读,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评价的能力,为他们认识传统文化精华、陶冶美好情操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上一篇:行动导向教学实践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实验课程整合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