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采煤塌陷地的覆被设计

时间:2022-06-24 12:58:56

基于采煤塌陷地的覆被设计

【摘要】通过收集济宁兖矿三号井才采煤塌陷区的资料,调查当地已实施的整治措施,结合其他地区塌陷地治理措施对该地区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对该地区进行覆被设计

【关键词】三号井 采煤塌陷 覆被设计

一、研究背景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0%以上,煤炭储量丰富。其中因采煤造成的塌陷城市有40座,占煤炭城市总数88.9%,严重塌陷的城市有25座占煤炭城市总数的56%。其中,济宁市采煤区塌陷情况尤为严重,因此对当地采煤塌陷区的覆被设计是刻不容缓,值得关注和研究的。

二、三号井田基本条件

三号矿井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以南14km处,隶属于兖矿集团公司。井田南北走向长10km,东西倾斜宽10-13km,面积110km2。本区煤层为二迭系山西组和石炭系太原组,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有8层,总厚平均为10.44m,主要可采煤层(3上、3下)平均厚6.21m。煤系上覆第四系表土层,平均厚182m,第三系红色砂岩厚平均262m。井田地质构造中等偏简单,以南北向断层为主,具有明显规律性,多为东升西降的正断层,地层埋藏平缓,东部小于5°,西部5-9°。水文地质为中至简单类型。煤质主要为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优质气煤,是良好的动力用煤和炼焦配煤。

三、地表塌陷现状

矿井至1990年底已累计开采面积289.3万m2,到1989年底因塌陷征地3382.6亩,矿井万吨煤塌陷征地率为1.62亩。塌陷征地费用已高达1.3万元/亩。在1990--2000年期间,因开采塌陷需搬迁的有4个村庄,至2020年,本矿共需搬迁的有25个村庄。为避免新迁址重新压煤,多数村庄需搬到井田以外,给农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

四、塌陷区综合治理方案

(一)覆被设计方案

充填复垦实验区设在二采区东翼,用歼石充填复垦,提供宅基地,以保证10301工作面按计划于2005年底投产,并为以后向充填复垦的塌陷区搬迁更多的压煤村庄提供经验。

可行性分析。①充填物料:经地质部门鉴定,该矿歼石主要由砂岩、炭质页岩组成。其主要或份为5102,约占59%:其次为A12氏,约占18%,含硫量很少,只占0.83%。放射性及有害痕量元素均不超限,是理想的充填物料。②地基稳定性:为保证十采区第一个工作面按时投产,要求刘家楼必须在2005年底以前完成搬迁。而二采区东翼的开采结束时间为2003年10月。经一年多的时间,至1997年塌陷区己趋于稳定,基本具备迁村条件。③抗变形结构设计:有关设计部门己在南票、铁法等矿区成功地进行了各种类型的抗变形建筑结构设计,取得了很多成果,结合防震要求,民房可抵抗较强的地表水平变形影响,抗变形结构附加费仅为20%。

(二)非充填复垦

按年产原煤300万t,下沉率按76%计算,该矿平均年塌陷体积为250万m3,而年排研量仅45万m3,有76%的塌陷区得不到歼石充填。因此,非充填复垦,恢复农业用地,在塌陷区的综合治理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l)塌陷区破坏特征。塌陷区对耕地破坏特征为:①产生坡地变化;②形成积水。至2005年,五采区上部8个工作面已全部采完。

(2)地表塌陷稳定性分析。五采区西翼自1981年底投产以来即开始回采,塌陷盆地已形成。塌陷盆地中央已出现较大面积的基本稳定区域,其最大下沉值达到7.134m,接近极限值。至2005年五采区西翼煤层将全部开采完毕,下沉盆地将最终稳定,预计最大下沉值为7.176m,因此西翼塌陷区已具备综合治理的条件。

(3)非充填复垦规划。根据耕地破坏特征,复垦的原则为:开发底部季节性积水区(下沉值超过6.sm);非积水区(下沉值小于6.5m)的坡地整修为宽条水平梯田。①分期治理:五采区西翼塌陷区根据工作面采出先后,划分为四个区,分四个时期进行治理。第I区:为目前的复垦实验区,即己结束的5303、5304和5305工作面上方的塌陷区,面积为66.3ha。第Ⅱ区:1995年复垦治理实验区,为5301、5302工作面上方塌陷区,面积为55.5ha。第Ⅲ区:2000年复垦治理区,为1301工作面.上方的塌陷区,面积50.6ha。第IV区:2000年以后复垦治理区,为5300、5307、5308工作面上方塌陷区,面积为44ha。至2005年,塌陷区最大积水面积为27.2ha,体积19.2万m3。规划积水区一部分作为兼有蓄水、浇灌、养殖功能的水塘,另一部分垫高作为水田或早田。②积水区复垦治理:首先在第工区下沉值超过7m的区域挖一个100x50m的水塘,将水塘挖成阶梯形。假定原地面标高为O,第一台阶挖至-9m,挖探2m,土方量1万m3;第二台阶为50x30m,面积为0.15ha,挖深2m,底面挖至-1.lm,土方量0.3万m,O以上总挖土方量1.3万m,垫于下沉值大于6.5m的区域,使其略高于-6.5m,作为水田或早田,以平均垫高0.35计,约可垫成3.7ha。③非积水坡地的治理:对塌陷盆地中不积水坡地的复垦治理方法,主要是修整为宽条带水平梯田,以消除坡地的水土流失和失肥现象,使其具备浇灌条件。考虑塌陷区坡度不超过1.80,采用台阶高度lm,将坡地平整为水平梯田,梯田最小条带宽为31m,最大宽度为巧6m,最大挖土深度和垫土深度均为0.5m。为耕作方便,向塌陷区内修一条5m宽的道路,并在一侧设置浇水管路,以1编的坡度倾斜,各阶梯水田沿等高线布置,最后流向底部蓄水池。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采煤塌陷地的覆盖设计,未雨绸缪,预先规划、利用研究,将其与整个矿区的生态环境、景观设计联系起来。一些矿区还成立房地产公司,将用煤研石烧结砖开发节能建筑,兴建节能生态新村,并与压煤村庄搬迁相结合,取得较好成效。同时,煤矸石的综合治理与利用,对尽早建立、推进我国矿山建筑学科具有意义重大,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苏丽萍.采煤塌陷区生态治理评价体系及方法构想 [J].煤炭技术,2012.

[2]吴鹏.论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的完善[J].资源科学, 2013.

上一篇:惹不起的“三有动物” 下一篇:内部控制审计探索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