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理分析生活

时间:2022-06-24 09:33:03

用物理分析生活

以下是“2012年上海市青少年‘生活中的物理’科技知识竞赛”决赛中的几道竞赛题。

1. 龟兔赛跑,起初兔子以恒定的速度飞快地向前奔跑了一段路程,而当它看到乌龟在后面缓慢爬行时,便骄傲地在路边睡起了大觉。兔子醒来以后,又匀速地向终点飞奔而去,却发现乌龟早已在终点守候多时了。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描述兔子运动情况的是( )。

【正确答案】D。此题难度较低,准确率高;结合龟兔赛跑的故事渗透运动学,六七年级的学生比较感兴趣,只需理解匀速这个概念就能准确做出。

2. 一辆自行车前轮的半径为33厘米,后轮的半径为11厘米。某同学在水平道路上骑车,若由静止开始持续不间断骑行100米,则前轮与后轮转过的圈数之比为( )。

A. 1∶3 B. 3∶1 C. 1∶9 D. 9∶1

【正确答案】A。此题密切联系生活中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结合数学知识中的圆周长,难度适中,巧解此题可以类比成相同路程、相同时间比较速度的大小,这样可以快速、准确解题。

3. 2013年4月5日上午8点15分,中国航海勇士郭川,孤身一人驾驶着“青岛号”,经过138天的颠簸,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了21600海里,完成了人类航海史上的一项壮举,成功挑战了40英尺(1英尺≈0.3米)级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与郭川航行的平均速度相近的是( )。

A.职业马拉松运动员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B.普通人骑行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C.普通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时的平均速度

D.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时的平均速度

【正确答案】B。本题结合体育赛事考察路程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路程单位(海里与千米)和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难度一般。

4. 每分钟的心脏跳动次数与下列数值相同的是( )。

A.血压 B.呼吸 C.眨眼 D.脉搏

【正确答案】D。本题是交叉学科考题,结合生物知识更好地融合六七年级所学的《科学》知识,凸显了生活常识与考题结合,这一题准确率高。

5. 日本环境省日前公布预测称,东日本大地震造成的垃圾中有22.1万吨将在2013年11月前漂至北美西海岸,这些垃圾漂流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

A.300千米/月 B.500千米/月 C.700千米/月 D.900千米/月

【正确答案】A。本题得分率较低,一般常规的做法都想通过公式速度=路程/时间做出,这个解题要求较高,需掌握日本2011年3月份发生地震和海啸到2013年11月前时间历经32个月,进行长达4500英里(约等于7242千米)横跨太平洋之旅,再运用公式可以算出,但是如果具有相关的地理知识,知道漂流的平均速度是300千米/月,可以很快选出答案。

通过整理分析,发现在2012年竞赛的决赛试卷当中,有不少的题目与生活联系起来。其实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需要科学,科学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上列举的5道题目都是涉及生活,关联到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些基础知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生活中的科学吧!

现在很多的竞赛题都是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如果善于思考生活上遇到的小问题和掌握相关的生活小常识,就能够很快解答。

1. (2009年上海中考第10题)在下图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 主要表示物体具有惯性[均选填“(a)”、“(b)”或“(c)”]。

(a) (b) (c)

答案解析:(a);(c);(b)

2. (2011年上海中考第10题)如右图所示的游戏情境,小孩将毽子向上踢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毽子被踢出后,由于 会继续向上运动;在 力的作用下,毽子最终会落向地面。

答案解析:运动状态;惯性;重力

3. (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如右图(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均选填“(a)”或“(b)”]。

答案解析:(a)、(b)

二、掌握图像法的应用

图像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各个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明确,还可以恰当地表示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含义。用图像法解题不但迅速、直观,还可以避免复杂的运算过程。图像法在科学中的应用很广,在图像法的学习中:

(1) 要了解常见的图像;

(2)注意理解图像的科学意义;

(3)搞清楚横纵轴的科学意义;图像的斜率、截距、所围面积、极值点、起始点所代表的意义;

(4)明确图像描述的函数关系,对应的科学情景,能够应用图像判断出相应的科学过程;

(5)根据运动过程的分析画出图像;

(6)借助图像解决有关科学问题。

1.(2009年上海中考第20题)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与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兔子醒来后继续向终点跑去,发现乌龟比它先到了终点。乌龟在整个过程中的速度约为2×10-2米/秒,兔子正常跑动的速度可达20米/秒以上。假设整个比赛路程为2000米,比赛过程中的s-t图像如右图所示,则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 (大于、小于、等于)兔子的平均速度,乌龟比赛用时约为 秒。

答案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即甲图像反映了该动物基本以一恒定的速度参加比赛,乙图像有一段曲线跟横坐标平行,说明该动物在该段时间停留在距出发点1千米的位置不动,即乙图像反映了该动物在比赛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未运动(睡觉)。因此综合题意可知甲图像是乌龟的s-t图像,乙图像是兔子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跑完2千米乌龟所用时间(t1)小于兔子所用时间(t2)。根据ν= s/t 可知,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乌龟的平均速度v1=2×10-2米/秒,则它跑完s = 200米所用的时间为t1 = s/ν1 = 2000米/(2×10-2米/秒)=1×105(秒)。

2.(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第8题)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s-t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

C.乙到达P点时,甲离Q点6米

D.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米

答案解析:C

3. (2010年上海市中考第11题)小华乘水上游船进入世博园的过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的建筑物是 的。如右上图所示的s-t图像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上的运动情况,由图像可得该游船行驶的速度为 米/秒,它在30秒内通过的路程为 米。

答案解析:运动,1,30

三、关注社会热点,剖析科学原理

当今时代,社会热点层出不穷,越来越能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在了解社会热点事件本身的同时,公众也需要掌握相关事物的科学原理,对其所涉及的科学知识进行普及。因此,社会热点也成为了命题老师的新宠儿。针对此类题目,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热点科技新闻,审题时理清题意,掌握相关科学原理便可解答。

1. (2011年上海中考第14题)今夏,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将“接触”5000米深海,当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3米3时,受到浮力的大小约为____牛;当其下潜至1000米深度时,该处海水的压强约为 帕:该潜水器从1000米深处继续下潜,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海水的密度近似取:1×103千克/米3)。

答案解析:2.94×104;9.8×106;不变

2. (2012年上海中考第11题)地铁是上海市民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当某列车启动时,该车的惯性____(选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以站台为参照物,坐在车内的乘客是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列车驶过后,铁轨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答案解析:不变;运动;做功

3. (200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新的列车外形如右图所示,它从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可达200千米/时,若南京到上海全程为300千米,则列车通过这段距离需要 小时。列车中的乘客看到车外的景物飞驰而过,这是以 为参照物。列车进站的过程中,它的动能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解析:1.5;列车;变小

上一篇:通信基站辐射有多大 下一篇:骑士游乐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