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众诉求为契机创办民声频道

时间:2022-06-24 06:13:03

以群众诉求为契机创办民声频道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搭建政府和百姓沟通的桥梁,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近年来,安图电视台通过依托县群众诉求中心全力打造民声频道,在促进社会创新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安图电视台;民声频道;公众参与;百姓沟通;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045-01

一、以群众诉求中心成立为契机,传递民声创办民声频道

2010年7.28特大洪灾之后,土地置换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更加凸显,矛盾纠纷逐渐增多,部分群众的道德素质低下等问题也随之显现。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 ,安图县成立群众诉求服务中心,搭建“评理、说事、建言”三个平台,开展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为了搭建好这一政府与百姓沟通的平台,与县诉求中心形成联动机制,加大创新社会管理和舆论监督力度, 2012年3月1日,安图电视台以传递民声、聚焦民意、服务民众,构建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桥梁为宗旨的民声频道应运而生。

专门开设一个频道,倾听百姓声音,反映百姓诉求,报道民生问题,这在安图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史上尚属首次。安图广播电视台通过“安图民声”频道这一载体和平台,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要求和县群众诉求中心工作,关注民情、传递民声,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有效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民声频道成立诉求中心宣传小组,派出四名优秀记者驻扎县群众诉求服务中心,采取对群众诉求曝光、跟踪采访等形式,专门报道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诉求和相关部门对群众诉求的处理情况,让社会听到百姓的呼声、群众的诉求。

二、以诉求中心为载体,服务民众激发全民参与社会管理热情

两年来,“民声频道”与群众诉求中心高效联动,以为民解忧维护和谐为出发点,以提高知名度和公信度为切入点,坚持来电必接、来信必回,深入采访、客观报道。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声。使“民声频道”成为传民意、知民情的“晴雨表”,解民忧、纾民困的“快车道”。民声频道的参与,被省里相关专家称为我县创新社会管理的一大亮点。同时,该频道的成立,也为服务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搭建了平台,有力地激发了全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

(一)关注民生,扩大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广度

电视台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需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直播“基层座谈”、“涉事部门约谈”、“百姓即时访谈”,全面报道群众反映的包括环境、卫生、出行、土地补偿、物业管理等在内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真正使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活的改善、权益受到保障。据统计到2013年5月末,共播出每周一领导基层座谈共25次99场,共组织拍摄播出现场评议大会3次,现场说事大会1次,群众诉求问题319件,解决问题141件,当场答复42件,列入逐步解决的136件,群众满意率达100%。

(二)集中民智,挖掘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深度

采取多种等形式,宣传群众中心职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评理平台中“现场评议”和“即时评议”的作用,在电视台全程播放评议过程的同时,全面报道社会各界议事代表的见解、看法。截至目前,共采访涉事部门约谈5次、群众建言活动3次。议事代表、普通群众及相关涉事部门约1000人次,通过褒善贬恶,发挥公平、公正的社会的社会舆论引领作用,引导群众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

(三)解决民忧,增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力度

群众利益无小事。广播电视台及时对曝光的群众诉求案件进行跟踪报道,对待群众诉求,小到居民用水用电,大到环境污染、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等,都能在信息收集、深入调查、采访报道等环节间建立起反应快捷、反馈及时的高效工作机制,做到编发不滞后、跟踪不拖沓、反馈不遗漏。两年来,频道记者把镜头对准社区物业管理、城市建设、冬季供暖、农村饮水出行如厕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播出《物业管理访谈》、《拆迁带来的烦恼》、《供暖商和业主召开恳谈会》等新闻专题近340条,通过跟踪报道,使260件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得到解决,充分发挥了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受县领导、专家和群众的好评,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四)引导民风,推动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进度

通过电视台的大力宣传,使民声频道真正成为党委和群众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绿色快车道”。群众“评理、参政、议政、建言”的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百姓有事就找诉求中心,有问题就打电视台热线的意识,减少了群众上访的几率,积极通过正常途径合理解决问题。通过一系列举措,促进了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极大推动了全县“端正官风、引导民风、净化乡风、树立县风”“建设”, 形成全县上下建设幸福、和谐安图的合力。

上一篇:培养小学生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 下一篇:幼儿园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