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收支拐点并未到来

时间:2022-06-24 03:25:37

贸易收支拐点并未到来

由于顺差锐减,2008年2月份贸易统计数据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被一些人视为中国贸易收支形势发生逆转的证明。不错,2月份贸易数据确实呈现出出口增幅锐减而进口猛增局面,当月出口873.68亿美元,同比仅仅增长6.5%,1―2月份出口1969.91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当月进口则为788.13亿美元,同比增长35.1%,1―2月份进口1689.38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导致当月顺差不过85.55亿美元,与上月的194.66亿美元相比差距甚远。然而,由于多种临时性因素的扭曲,头两个月的贸易数据并不能反映全面的发展趋势,不能由此判断中国贸易收支的拐点已经到来。

扭曲2月份贸易收支数据的首要因素是节日。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尽管官方确定的假期连同补休不过一周,但众多生产企业员工实际上要到元宵节后才会回去上班。而且,员工通常选择春节跳槽,以致于在作为中国出口重镇的珠三角地区,直到元宵节时,工厂员工到位上岗仍不足一半名额者屡见不鲜,对出口商品的生产和流转影响可想而知。这样,在春节所在月份,中国出口战车实际上要休整近乎半个月之久,“春节效应”也相应成为一年之中影响中国出口月度波动的最大因素。

不仅如此,“春节效应”在抑制出口的同时,还激励进口。春节是一年之中消费最旺盛的时期,劳动者通常选择春节年终奖到手之际选购奢侈品犒劳自己和家人,这些奢侈品可能是外国知名品牌服装、电器、珠宝,甚至可能是高档汽车,对进口的影响可想而知。

此外,由于国内商家的卖力炒作,来自西洋的情人节正席卷中国城乡市场,日益成为中国市场上拉动消费的一大噱头,进口商自是不会放过这个发掘中国情侣们口袋的良机。须知从夏朝以来,中国就一直是珠宝之类奢侈品的进口国,今年1月份仅钻石进口就有56千克,进口金额2.4501亿美元,同比增长17.2%。今年情人节与春节同月,进一步放大了进口消费需求。

扭曲2月份贸易收支数据的第二大因素是横扫中国南方的冰雪灾害。这场灾害不仅减少了中国的出口,而且大幅度地增加了中国对能源和其它商品的进口需求。由于华北煤炭无法通过冰封的铁路运往南方,我国头两个月煤炭进口增幅不会太低。而且初级产品进口猛增之时正值国际市场价格高涨,导致中国进口金额增幅明显高于进口货物数量增幅。1―2月份我国进口原油2823万吨,同比增长9.5%,进口原油金额则为183.1038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77.7%;进口成品油595万吨,同比增长17.7%,进口成品油金额39.7167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89.1%。

这样,有节日、冰雪灾害两大临时性因素影响,2月份一般贸易出口同比仅仅增长0.7%,进口同比猛增57.3%,实不足为奇;但这两大临时性因素的影响也是注定不可能长久的。

进一步分析国别贸易数据,我们更不能贸然赞同中国贸易收支拐点浮现的判断。1―2月份对美国出口增幅虽然仅有0.4%,但对最大出口市场欧盟的出口增幅仍有17.2%。而且,中国大陆对美欧等市场的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从日本、韩国、台湾进口半成品和原料的加工再出口,从日本、韩国、台湾省的进口代表一定时滞之后对美欧市场的出口,而1―2月份从日本、韩国、台湾省的进口增幅仍然分别有20.9%、14.3%和26.6%,那么,未来一定时期内对美欧的出口也不会减少到哪里去。

是的,由于中国出口企业提价,华东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来自美国的订单确实减少了;但中国的竞争力并不仅仅在于价格,也在于质量、交货期等因素,这一切植根于整个中国经济社会体系,并非其它某些发展中国家仅仅依靠廉价就能够胜过的。经过实践检验对比,海外客商对中国在这方面的竞争力会有进一步的切身感受,一部分暂时流失的订单还会回流。

不仅如此,中国进口额的高速增长中还有水分,某些所谓的“进口”实际上不过是企业融资套利、规避紧缩导向宏观调控的行为,这一点在铜的进口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铜进口国,2001―2007年间,中国未锻造铜进口量从954167吨上升到1726199吨,进口额从15.7559亿美元上升到119.2913亿美元;铜材进口量从740623吨增长到1053809吨,进口额从19.3115亿美元上升到77.3803亿美元。今年头两个月,未锻造铜进口466377吨,进口额33.75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19.6178亿美元)高14.1325亿美元。正是在中国铜进口量猛增的背景下,商品投资基金们把“中国因素”唱得响彻云霄,推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铜价一路上涨。2001―2007年间,中国未锻造铜平均进口单价从1651.3美元/吨上涨到6910.6美元/吨,铜材平均进口单价从2607.5美元/吨上涨到7342.9美元/吨;今年1―2月,中国未锻造铜平均进口单价为7236.7美元/吨。然而,由于进口通常使用90天―180天信用证,而铜从伦敦收购到运到国内可以抛出套现只需一个月时间,铜在国内外都有成熟的期货市场可以锁定风险、利润,单价又比较高,在实施从紧货币政策、获取信贷难度加大的背景下,不少企业进口铜实际上是为了在获取信用证融资,同时取得进口至偿还信用证款项期间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国内外利差收益。考虑到这些因素,中国贸易顺差增长减速的情况并没有账面上那么明显。

在更广阔的背景上考察,过去几年我国30%以上的出口年增长率是注定不可持久的,但我国财经界似乎已经视之为理所当然的隐含既定前提;一些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出口加工行业也希望借助把“出口危机”的舆论造得响亮一点而逼迫政府放松对它们的限制政策。既然我们都已经明确承认,过于依赖外需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那么目前的出口增长失速也不过就是这种模式不可持续的证明而已,我们过多地努力企图维持出口的高增长最终也会被证明不过是无用功而已。

(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上一篇:应对灾害我们需要借鉴美国经验 下一篇: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如何同生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