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展中宁节水灌溉的效益与措施

时间:2022-06-24 02:52:49

浅谈发展中宁节水灌溉的效益与措施

【摘 要】中宁县农业灌溉供水矛盾日益突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水利支撑成为一条必由之路。为此,中宁县紧紧围绕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条主线,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

【关键词】工程改造;推行了“一把锹淌水”制度

一、中宁灌区基本情况

中宁县地处宁夏引黄灌区和南部山区过渡地带,得天独厚的引黄灌溉条件,孕育了驰名中外的“中国枸杞之乡”。近年来,随着黄河水量的统一调度管理和全县工业、城镇以及生态建设用水量逐步增大,中宁县农业灌溉供水矛盾日益突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水利支撑成为一条必由之路。为此,中宁县紧紧围绕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条主线,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16万亩,占到有效灌溉面积的20%。

二、灌区近年农业节水工作的成绩、做法与经验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把节水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贯穿于农业农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了“以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支持城镇建设,支持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在灌区农业生产、生态建设、城市发展等各项工作过程中认真予以贯彻落实。

目前,灌区灌溉面积达到60万亩,灌区种植以玉米、枸杞、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仅种植少量经济作物。以2010年为例,灌区种植结构比例为:枸杞占总种植面积(20万亩)的46%,小麦占6%,水稻占10%,经济林果占10%。灌区农业灌溉用水主要采用大田漫灌、小畦灌溉、沟灌等方式灌溉为主,一般灌水3—5次,亩均用水量300—450立方米。

中宁县在开展和推广节水灌溉过程中主要有这样的做法和经验:

1、紧紧抓住工程改造这个关键环节,加大渠系及配套工程建设力度,减少输水和配水损失。加大对灌区内的斗农渠进行砌护改造,斗、农渠砌护均采用U型砼板砌护,同时对渠系上的控水、量测水建筑物进行改造。2011年工程投资208.3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及群众投劳折款108.38万元。从而使渠道安全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重点病险建筑物、险工险段得到了加固改造,提高了过水能力,减少了渠道渗漏,灌溉条件获得改善,缩短了灌溉周期。

2、农业供水管理体制已经形成,灌区推行了“一把锹淌水”制度。

中宁县依法组建了农民用水协会,初步建立了新的供用水管理体制。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中宁县共组建农民用水协会905家,选举产生农民用水协会工作人员4780人,管理支渠2800多条,控制灌溉面积近500万亩,占灌区灌溉面积的95%以上。在已经成立的905家村级协会中,有777家协会按照“一事一议”程序,落实了“一把锹淌水”制度,占协会总数的93%。农民用水协会的组建,是在中宁县水务局和水管单位的组织下,在宣传发动、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成立筹备机构、选举代表、召开用水户代表大会等程序依法组建的,充分体现了民主,也为农民用水协会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发挥价格杠杆对用水需求的调节作用,适当调整灌区供水价格。据统计,2005年水费45元/亩,2008年水费60元/亩,2011年水费90元/亩,2012年水费100元/亩。水费的调整和提高,对用水户的浪费水行为起到了明显的约束作用,大水漫灌、跑水、串水等现象大为减少,在相当程度抑制了水资源的无效需求,提高了用水效率。

4、调优结构,实现水资源配置科学化。建设节水型社会不是单纯地少用水、压缩用水甚至限制用水,而是要优化水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地用水,用最少的水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最大的效益;调优经济结构不是限制经济的发展,而是把节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达到节水和发展双赢的目的。要坚持节水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结合地区水资源状况,客观地分析地区农业、工业的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调整经济结构,优化配置水资源。要利用综合行政手段、工程手段和经济手段,通过市场配置,把水的配置方向从低效益的经济领域转向高效益的经济领域,实现水的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上,要按照“压水稻、调枸杞、增经济、扩牧草”调整思路,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耕地单位面积的投入产出效益,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三、 进一步推动灌区农业节水工作的必要性和措施

(一)灌区农业节水势在必行

中宁县由于灌区水利配套不尽完善,部分斗、农渠道已淤积严重。同时各级财政十分薄弱,导致水利工程维修不及时,并逐年老化,再加上群众耕作观念根深蒂固,大水漫灌,粗放经营,种植结构单一,用水高峰期水量供不应求。中宁县要发展关键要解决好水的问题,要解决水的问题,唯一的出路是节水增效,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已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二)推进灌区农业灌溉节水的措施和建议

1、转变输水方式,干渠以下渠道输水逐步向管道输水转变,减少输水损失,提高输水效率;转变产业结构模式,一是压减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苹果、枣树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二是调整夏粮与秋粮的种植比例。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节约灌区内用水量,扩大灌区高效节水补灌面积,走“内节外扩”节水灌溉之路,最终达到节水、高效的目标。

2、大力推广和普及地面灌溉新技术,努力挖掘地面节水潜力。结合土地平整,进行田间工程改造,变大水漫灌为小畦田灌溉,进一步推广和扩大滴灌、管灌、渗灌、穴灌、补灌等节水灌溉新技术的种植面积,减少大田漫灌种植面积,提高水的利用率。

3、深化水利体制改革。①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加强水价改革。水价偏低,不仅直接影响管理单位的正常运行,而且也影响灌区群众执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自觉性。②强化水权管理,严格实行“以供定需、以水定植、指标供水”和超指标加价收费的管理方法。

4、将节水农业的基础建设纳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规划,分年度实施,把发展高效节水生态农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开展以渠道防渗、田间配套、节水工程等多措施并举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逐步建立起特色的中宁灌区。

5、进一步完善灌溉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专群结合、专职负责的管理体系,提高用水效率。

总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中宁县农业节水工作深入持久、扎实有效的继续开展下去,以大力开展和推广农业节水,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上一篇:地震灾情统计工作对政府决策发挥作用的探索 下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辩论的实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