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小班活动区的设置与材料投放

时间:2022-06-23 10:31:35

浅谈幼儿园小班活动区的设置与材料投放

摘 要:本文从幼儿园的游戏环境――活动区出发,指出了幼儿的各种能力都能在活动区游戏中得到发展。活动区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笔者以幼儿园小班为切入点,从有效地进行活动区设置与材料投放,更好地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活动区;材料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12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6.080

在学前教育广泛受到关注的现今,大家普遍认为,活动区是具有教育功能可以为幼儿提供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的幼儿游戏场。幼儿的各种能力都能在活动区游戏中得到发展。但究竟该怎样设置活动区、活动区中该投放什么样的材料呢?

活动区的活动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其中活动区的设置与材料投放的作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这是因为,幼儿园活动区活动取得的效果,取决于活动区游戏时幼儿能否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而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对活动环境积极进行交流的欲望。活动区设置与材料投放应起到的首要作用是让幼儿一进入到活动区就能产生极大的游戏兴趣和操作欲望。那么幼儿园的活动区该如何设置?该为幼儿寻找、选择、提供什么样的活动区材料呢?下面我以我班为例谈一谈小班活动区的设置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活动区,有目的地投放材料

首先,教师要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发展规律,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结合学期教育目标,确定要设置的活动区,制定活动目标。然后根据目标提供材料。如在小班的教育任务中注重角色游戏中模仿能力的发展,我们根据这一目标,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 “娃娃家” “宝贝餐厅” “小超市” “小小美容院”等一系列角色游戏活动区中选择开设了“娃娃家”。让幼儿在活动中模仿自己最熟悉的角色,这样不仅能充分激发幼儿游戏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帮助新入园的幼儿减轻入园焦虑,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又如:在建构区,如果目标定为“共同使用玩具,能合作进行建构”,就可以为幼儿提供大型的木质积木和一些辅助材料且预设主题,这样在幼儿搭建的过程中,从主题创设到选择材料再到合作搭建,这一过程能不断促进幼儿间进行较复杂的合作建构活动。对于活动区投入的每一种材料,尤其是那些有多种功能和可变性的材料,教师都要对其功能、玩法、性质、类别有明确的认识。随着活动区活动的深入,教师要不断地、有计划、有目的地投入、更换材料,使活动区材料的功能与幼儿的发展情况与各阶段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

二、活动区的设置与材料投放要适应幼儿的发展特点

幼儿的发展存在着阶段性。不同年龄的幼儿,其发展状况是不同的。我班从幼儿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出发来确立开设的活动区,及活动区的活动内容与投放的材料。如我班美工区开设的“动动小巧手”活动,为适应幼儿的操作水平,在小班上学期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大多都是半成品和一物多用的成品。让幼儿稍做加工即可完成任务,使幼儿都能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到了下学期,随着幼儿的发展,逐渐添加一些难度适中和难度较大的原始材料,让幼儿需要“跳一跳”才能完成任务,从而促进幼儿能力进一步发展。而大中班也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准备难易适度的材料,要真正对幼儿发展有促进作用。

三、活动区的设置与材料的投放要有层次性

《指南》指出,同一年龄段的幼儿的发展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因此,我们教师在设置活动区域,投放活动区材料的时候,应该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与能力,为幼儿提供不同难度,满足不同幼儿需要的具有层次的活动材料。即便是在同一活动区里的同一个活动内容,材料的难度也应是有层次、有差异的。如我班的体育区活动中的“投球游戏”球有大有小,筐子也有大有小,距离有远有近。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选择不同难度的材料进行操作。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四、在设置活动区与选择材料时要注意其安全性和经济性

教师在选择活动区的材料时要进行仔细的检查。活动区中投放的一切材料都不能对幼儿构成伤害。教师要经常为材料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保证材料的安全性,保证活动材料不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教师投放到活动区材料要保证数量多,种类丰富,但造价不能太过昂贵。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开发本土材料,发动幼儿及家长共同收集材料,从而获得廉价的安全材料。教师可利用安全废旧材料,制成精美的材料投入活动区。如我班的各个活动区中都有教师利用废旧物品制成的材料。如美工区中用旧线手套制成的娃娃;用布头制成的手偶、布鱼;各种各样的纸盒、瓶子等。既安全又实用,幼儿对其兴趣也很浓厚。这是一些买来的玩具也不能达到的效果。

五、适时调整活动区的设置与材料的投放

在活动区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教师应在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评价的基础上,调整活动区的环境。包括:活动区域设置的增减;活动材料投放的改变。例如,在我园小班上学期,我们开设的角色区是“娃娃家”,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度过入园焦虑期。而到了下学期“娃娃家”已不能满足幼儿角色扮演的需求,我们便改设为角色更多,内容更丰富的“小餐厅”,这样,幼儿的能力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活动区的设置与材料的投放,只是幼儿园活动区活动的一个方面。在进行活动区活动时教师应该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创造。通过观察幼儿的活动兴趣、活动水平、发展需要等正确评价幼儿的活动,并根据教师的评价,不断为幼儿提供更为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能够引起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愿望,可促进幼儿持续发展,促进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活动材料和环境。

总之,在活动区的教育功用已被大家所公认的现在,我们教师应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为幼儿创设更好的、自主、宽松的活动区游戏环境。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增长知识。

上一篇: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有效途径探讨 下一篇:教学型实训室开放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