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眩晕病人的TCD改变

时间:2022-06-23 09:28:44

中青年眩晕病人的TCD改变

摘 要 目的:对108例中青年眩病人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以探讨其病因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结果:中青年眩晕病人以女性多见,与支配血管壁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血管壁舒缩功能异常有关。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眩晕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2月~2006年10月对收治中青年眩晕患者108例,均排除了耳源性、感染、中毒、外伤及颅内占位性所致的眩晕,男36例,女72例,年龄19~47岁,平均年龄35.4岁,病程1天~10年,1年28例,眩晕发作期32例,缓解期76例,全部表现为发作性眩晕,视物旋转,伴或不伴有恶心、呕吐,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检测方法:采用DWL型TCD检查仪,采用2MHz脉冲波探头,通过颞窗、枕窗,探测双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和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观察其血流速度,频谱形态,血流方向,动脉搏动指数及动脉音频信号等。

结 果

TCD检查108例中异常78例,异常率72.2%,主要为V-BA血流异常,67例(85.8%),颈动脉内分支异常11例(14.1%)。

V-BA血流异常,67例中(男20例、

女47例)43例血流速度增快,10例伴有频谱形态改变,38例PI值偏低,24例血流减低,7例合并颈动脉分支血流减低,2例ACA和PCA未探及血流频谱。

颈内动脉分支血流异常。11例中6例MCA和ACA血流速度增高,5例MCA和ACA血流速度减低,而V-BA血流均正常。

眩晕发作期32例中有29例(90.6%)异常,缓解期76例(71%)异常,二者有显著差异(P

病程>1年的28例TCD均异常(100%),

讨 论

中青年眩晕患者在临床上相当多见,但因发病时只有主观感觉症状,而无明显的客观体征。临床上多考虑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但只是推测或排除性诊断,依靠神经系统检查及CT、MRI等均不能获得满意效果,缺少明确完整的诊断依据。自从TCD的问世,给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研究脑血流状态提供了方便。

本组TCD检测发现:颅内大动脉血流速度异常占72.2%,主要为V-BA血流速度异常85.8%,表现为颅内大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减低,杂音,PI值变化,音频消失等。说明颅内大血管V-BA有不同程度血管痉挛、狭窄、血流动力学改变,本组眩晕患者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增快(血管张力升高),尤以V-BA明显(85.8%),其中,女性检出率最高,有显著性差异(P

所致。

本组均为47岁以下中青年患者,有38例TCD均显示动脉硬化,现在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年龄往往提前,TCD能协助早期诊断动脉硬化、早防,早治动脉硬化,是较理想的新的非创伤性的检测手段。

上一篇:经腹壁与直肠超声结合检查膀胱病变的诊断价值 下一篇:肾结核50例CT诊断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