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助外科医生攻坚克难

时间:2022-06-23 06:46:12

3D打印助外科医生攻坚克难

将患者病变的部位从身体里“拿”出来,在肉眼直视下翻来覆去地研究,这是科幻电影里才能看到的情节,如今在山医大一院的外科手术中却变成了现实。

今年5月,山医大一院骨科主任韩树峰主任医师、骨盆创伤专家徐彬主任医师、卢向东主任医师带领小组成员,历时十个小时,经过3次术中变换和4个手术切口的努力后,成功完成一例复杂骨盆骨折伴随复杂髋臼骨折的复位及固定手术。这一手术的成功实施,3D打印技术功不可没。

患者是一位32岁的年轻男性,因为车祸外伤导致全身多处损伤,由于病情危重由当地医院转入山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入院时明确诊断为:急性的颅脑损伤、脑震荡;急性闭合性的胸部损伤、右侧肋骨骨折、右侧气胸皮下气肿;急性闭合性的腹部损伤、肝包膜下血肿、腰大肌血肿;腰2-5左侧的横突骨折;骨盆多发骨折(右侧髋臼及髂骨骨折、左侧耻骨上支骨折、左侧骶髂关节分离),且并发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糖尿病等疾病。经过重症医学科3个星期的治疗后,病情平稳,转入骨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骨盆结构坚固,患者是由于车祸时强大外力才导致骨盆骨折伴随髋臼骨折。髋臼骨折是骨盆骨折的一种类型,由于髋臼的解剖位置深,周围有丰富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包绕,骨折时由于外力作用同时伴随其他组织的严重损伤,伤情复杂,是创伤骨科最复杂、手术难度最高的一类损伤。其次,髋臼骨折属于关节内的骨折,处理要求尽量达到解剖复位,恢复髋关节的关节功能,否则将后遗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关节功能完全丧失,所以切开复位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当骨科韩树峰、徐彬和卢向东3位主任医师见到患者时,他虽然经过重症医学科3个星期的治疗后没有生命危险了,可还是面色苍白,所有医护人员都能明显感受到患者由于骨盆多发陈旧性骨折而遭受的痛苦。

虽然患者髋臼骨折移位明显,手术难度极大,但3位专家考虑到患者为年轻男性,经过全科讨论后,决定采用目前最先进的3D打印技术,复制骨盆骨折的形态,可以更加立体直观地观察骨折移位的情况,并详细地制定了手术方案,包括术中的、切口的选择、钢板的长度以及放置的位置等,为患者的精确化手术治疗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手术由韩树峰全程指导,徐彬和卢向东亲自手术,历时十个小时,成功完成。目前患者恢复良好,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

提取患者的医学影像(如CT)数据,在计算机上三维重建,将抽象的数据和图像通过3D打印成为可以拿在手里的实体,来帮助医生清楚病灶处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骨头、神经、血管的位置,以便使手g更精准、更完美,这已经不是神话了。

前几天,山医大一院神经外科举办了山西省首届3D脊柱模型标本固定技术实训班,提取匿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别将正常和病变的脊柱3D打印出来,其中有颅骨3D打印模型、颈椎3D打印模型,脊柱3D打印模型……“人的脊柱有26个节段,从颈椎到腰椎。手术时,每一个节段的进钉角度都不同,而且各人之间又有差异,钉子打偏10°以上,就有可能损伤血管和神经,严重的造成患者瘫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陈赞教授讲道。来自太原、包头、忻州、长治等医院神经外科的20余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听得聚精会神。

“临床医生利用一切科技手段只为更有效地协助病患消除痛苦,即便医学永远做不到起死回生,但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笑着离开医院。”山医大一院刘晓东副主任医师说,“3D打印技术已经将很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上一篇:韩愈的教育观 下一篇:用游戏激活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