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议“零起点”

时间:2022-08-10 07:14:14

《内蒙古教育》2017年第5期上有孙志毅主编写的《“零起点”之困》,看完这篇文章后,我心中感慨颇多,述于纸上,以陈心头之困。一、对“零起点”概念的理解,要放正位置,“零起点”不是知识的“零起点”、技能的“零起点”,而是教育心态上的“零起点”,要把幼小衔接中的孩子“当作未受过任何涂抹的一张白纸”,一切从“零”开始,“开辟鸿蒙”。首先,人类天生就有求索探究的好奇心和欲望,正是这种好奇心和欲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整个人类的进步,试想,如果不是因为吃到被“天火”烧熟的食物,感受到其中的益处,并且心怀好奇,钻木取火,人类会走向今日之文明吗?整体如此,人类中的个体也是如此,人们喜欢去观察、揣摩、效仿,于是奠定了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基础。因此,每一个孩子,自出生之日起,甚至,很多早教专家说,在孩子出生之前,他们就已经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得到了“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怎么可能做到“零起点”?还是有人可以将所有刚出生的孩子,带离他们的父母亲,统一哺养,实行“零起点”的齐步走式的教育?其次,每一对父母,由于他们自身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他们为自己子女提供的原生家庭环境也会相应的不同。比如,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在我生育自己的女儿之前,我教过一个有听力障碍的孩子,我模仿过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凯勒的方法教过这位学生。所以,在女儿出生之后 ,我将她抱在怀里的时候,会将她的小手放在我的喉部,让她看我的口型,所以女儿说话比同龄孩子早,也没有出现很多孩子小时候都出现过的“大舌头”;而女儿好友的父亲是一位美术老师,他喜欢用漫画和孩子交流,所以,虽然这个孩子现在只有十几岁,但她的漫画画得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日积月累地熏陶,怎么可能让孩子到小学伊始的时刻就变成了“零起点”了呢?难道可以给孩子的头脑“消磁”,让一切如湖水归于平寂?最后,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强调最近发展区,要在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传授,那么“零起点”的孩子,就能在小学开始的时候,齐头并进,全部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和要求吗?提出这样理论的人观察过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写字吗?尽管我们要求一、二年级不留作业,但是“写”依然在一、二年级的课程标准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从未握过笔的孩子来说,他们小手稚嫩,肌肉没有半点力量,根本完成不了老师的训练要求。写字如此,其他的学习任务更是如此,没有任何铺垫就凭空接受若干信息,训练许多技能,这是和我们的“循序渐进”原理背道而驰呀!我家小侄,在他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在奶奶的引导下,将汉字与图形结合起来,能从若干汉字卡片中挑出大人想要的汉字,甚至连“绿”这样比较抽象的代表颜色的字也能熟练地拿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精神负担有多大,他看到字就喜欢停下来,去看一看,观察观察,这样的学习,我们能认为是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拔苗助长了幔慷现在,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有识字障碍的孩子,我不知道他们的障碍形成的原因,但是至少,我觉得在上小学之前,这些孩子的家长错过了引导孩子观察事物的最佳时间。并且识字障碍让这些孩子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不断遭受挫折,反而扼制了孩子其他才能的发展。但是,我们可以在教育心态上“零起点”,对待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热心、关心,要让他们在老师的关怀引导下,逐渐实现从“幼”到“小”的转变,以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效仿“成人礼”,以一种仪式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不再是咿呀学语的宝贝,而是一名“小学生”啦!我们要在这个仪式上,让孩子知道,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角色的扮演有哪些要求,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给学生一个角色转变的心理暗示,以激励孩子在行动中提醒自己是“小学生”啦,做什么事情都要以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实现人格在“社会化”的道路上的成长。二、社会对幼小衔接“零起点”的理解出现偏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推诿,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借口。我们成人对孩子的教育,其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家长自身成长的经历与感悟。我们知道在上山下乡的年代,很多知识青年失去了继续求学的机会,尽管有一部分人赶上了1978年恢复高考,但是很多人在此后的工作中都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所以,当年的知识分子在教育他们子女的时候,强调学习,重视高考;而这些子女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因为在工作中切身感受到了才艺的重要性,紧跟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给孩子报了若干辅导班:器乐、舞蹈、跆拳道……林林总总的项目让孩子们目不暇接,他们在失去自由的同时,失去了童年;于是,这一代人成长起来,成为父母的时候,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我要让自己的孩子尽情地玩耍,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尽管这第三代的孩子还没有成长到走进小学的年纪,但是我不知道在一无所学的情况下,他们突然步入校园,面对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怎么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度过一个真正快乐的童年!那么,什么样的教育会让孩子轻松起来呢?我觉得,人际交往中的“白金法则”――用对方需要的方式对待他,在这里很适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如果家长能够陪伴在孩子身边,按照他的兴趣和对知识掌握的速度引导孩子去探索知识,这样的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一份积极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是一种精神,就像山西创客樊胜民,因为孩子对家长摆弄的电子元件感兴趣,于是作为父亲的樊胜民就陪伴着儿子开始了电子元件的探究之路,当然,樊老师是一位细心的父亲,他把儿子的点滴收获都记录下来,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一起玩电子》和樊胜民微信工作室。我想这样的陪伴,这样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激发了他探究发现的求知欲望,培养了他学习、思考、钻研、解决问题的工匠精神,锻炼了他大胆想象、勇于实践的操作能力,使他树立起了面对挑战勇往直前的自信。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提到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学龄前儿童得不到适宜的教育,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即使是“零起点”,他们的小学生活也将会在压力下度过。不知人们是否还记得巴甫洛夫的一句名言:“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进行教育,就迟了两天。”我们年轻的家长一定要记得,不是教育本身让孩子过得不快乐,而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实施教育令孩子过得不快乐!所以,不要再以一些教育专家提出“零起点”教育为由,肆意消耗孩子童年的时光而不去引导他的行为和习惯,而是要深思用怎样的方式去担负起为父为母教育子女的责任,去践行自己为父为母的义务吧!

上一篇:取舍之道于数学中 下一篇:经世致用,深耕北方民族史 知行合一,铸就当代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