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同伴群体影响与儿童品德教育的对策

时间:2022-06-23 06:35:37

浅谈同伴群体影响与儿童品德教育的对策

[摘要]:同伴群体对儿童品德的发展既有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也有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十分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与调节,以发挥其积极影响,遏制其消极影响。

[关键词]:同伴群体 儿童品德教育 对策

一、正确对待儿童的同伴交往和同伴群体

儿童在其成长的道路上,常常希望有同伴可以在一起交往和游戏,而且,这种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儿童过早地被“学业”和各种名目的“特长班”所控制,在好不容易剩余下来的消遣时间里,又被电视节目所塞满。儿童没有时间与同伴交往、游戏,城市化进程及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富裕舒适的生活,但也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单门独户的居住环境使人们变得更加自我封闭,儿童游戏和交往的场所和机会都明显地减少了。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问题日益凸显。独生子女是我国现在儿童中的主体人群,独生子女最突出的特征是“独”,如独占、独霸、孤独等,这与同伴交往中的共享、合作、亲和等精神与行为有很大的矛盾。

独生子女在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常常会暴露一些人格的缺陷,如孤独感、不信任感、嫉妒心强和自我中心等。而目前很多的教师与家长都把孩子与同伴的交往视为贪玩、纯粹地浪费时间。有的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受到伤害或者学坏,限制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同伴交往是儿童的需要和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认识到同伴交往和群体不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还是对品德的发展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认识到会交往和善于合作,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传播文化,而且应将学会交往当作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认识到同伴群体和交往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育资源,而且直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当然,也应该认识到,在一定条件下,同伴交往和群体对儿童影响的消极性和有限性,如果儿童整日沉溺于同伴群体的活动不仅是无益的,而且是有害的。那么,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利用好这项教育资源的积极方面,控制和削弱其消极方面。

二、耐心了解班级中同伴群体的脉络

由于个体成员的不确定性和组织边缘的模糊性,要真正认识、把握同伴群体,就必须在日常的教学中留心观察,积累经验。在大约50多个人的班集体中,总有那么两三个不受欢迎的儿童,称“孤立儿”,或“嫌弃儿”,独来独往,不参与任何群体。大量资料表明,那些被冷落的男孩,对他人的行为是敌视多于友好,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不安,缺乏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女孩来说,往往表现出软弱性,较低的活动性,谨慎以及被动。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给“孤立儿”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通过适当调整“孤立儿”在集体中的角色,如根据“孤立儿”的特长和意愿,委任以一定的班级工作,可以帮助他们改变在班级中的地位,改善人际关系。这样,既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来为集体做好事,使每个人看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其交往的信心;又可以满足这些存在同伴交往缺陷的儿童寻找同伴的需要。当然,教师不可能对所有的“孤立儿”都委以重任。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孤立儿与兴趣相同或某些方面相似的同学游戏或共同活动,刺激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教师应帮助孤立儿提高交往技能,鼓励他们与同伴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另一方面,教师要对班集体加强教育,改变集体对“孤立儿”的看法,形成一个良好的集体心理气氛。

三、将同伴群体中的道德情境引导到课堂上来

现在,很多学校逐渐重视道德教育中的情境教育。在课堂上模拟一个道德情境,通过音乐渲染,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审美与道德的相通与互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纳规范,但这样做还很不够,还应让学生多进入真实的道德情境。与同伴群体交往,儿童经常面临这种真实的道德情境,虽非在教育者有意识地控制之下,却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教育契机。敏锐地捕捉这一契机,并进行随机教育,及时强化,会使良好道德行为者倍受鼓舞,会使有不良道德行为者有所省悟,最大限度地发挥同伴群体在促进儿童品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同时,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把发生在儿童同伴群体中的道德事件搜集起来,引进课堂。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采用小品、话剧等形式回放,组织儿童讨论和思考。比如,对同伴群体的盲目效忠,意气用事;比如,隐瞒同伴的违纪行为;比如,整日沉溺于同伴群体的活动;比如,发生在同伴群体中的友爱和关心。教师不必讲太多的道理,可组织大家讨论,让每个儿童回忆自己生活中的类似经历,说出自己当时的感受和怎么做的以及讨论之后该怎样做。由于这些有道德意义的事件来自儿童身边,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品德发展规律,有助于促进他们理性和情感的投入,在讨论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知、情、行的结合。

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性的活动

学校应创造条件,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性的活动。这不仅满足了儿童交往的需要,充实了他们的生活,扩大了他们的交往范围,使他们不仅仅拘泥于某一个同伴小圈子;而且还把他们的课余生活纳入正确的轨道,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向更高的层面上转化。如引导儿童走出校园,参观各种博物馆、纪念馆,访问英雄模范人物或引导儿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像帮助老弱病残,宣传交通法规,维持公共秩序,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通过这些高层次的活动内容,不仅发挥了同伴群体的积极作用,而且能使儿童增长见识才干,扩展阅历,使儿童的道德品质向更高层次提升。但是,这些活动对儿童品德发展影响效果的大小取决于儿童对待活动的积极性和态度。而这些活动与同伴群体中的自发活动相比,并不一定都是儿童感兴趣的,愿意参加的。因此,在进行这些活动之前,应该激发儿童的主体积极性和对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如果单纯地依靠成人的防范,阻止儿童与消极群体的联系,其作用往往十分有限。教育工作者可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使正确的思想观念在儿童头脑里生根,增强儿童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的选择,敢在众人面前表述和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不盲目从众,不怕孤立;帮助儿童明晰消极群体的危害,自觉地拒斥消极群体,才是标本兼治的办法,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消极群体的影响。

上一篇:加强队伍建设是职教德育改革的关键 下一篇:浅谈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