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时间:2022-06-23 01:10:27

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教学路子。在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深有体会,学生往往最怕写作文。作文时,常常瞪着题目,咬着笔头,有的执笔沉思、有的准备抄书……。也不知道该写什么,为了应付总会东拼西凑,乱抄一气,往往词不达意,或者想说“心里话”却又苦于词语贫乏,有口难言;有的作文像是“流水帐”,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分不清主次,夯不到点子上去。这是学生作文时常有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教师的作文教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试着摸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作文途径:“积累生活素材,铺平习作之路。”我们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是从根本上说的,一个人的知识,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而大多数来自间接的东西。间接经验主要来源于生活实际。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有了其新意:“扩大阅读,丰富词汇;贴近生活,构思创意;拓宽资源,升华情感。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言语到情感到写作技巧,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培养作文能力的方式、方法,可畏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提供了好的典范。贴近农村作文教学实际,这些方式、方法固然是该遵循、模仿与尝试的,然而对于农村孩子的信息资源,生活环境来说,学生实用的书籍匮乏,网络的贫乏,生活在一个低文化层次的圈子里,其词汇、信息又从何而来?对于教师、学生来说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欣赏朱自清的“春”都可以让孩子跑遍全村,翻遍自己的书库,让其积累一些精点的词语、名句、名篇又谈何容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对话,从课文学习中丰富语言、词汇与情感,体会写作手法与技巧,在模仿中学习、在创新中发展,不防是一种作文能力培养的途径。所以,我认为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应该先做好以下以下几方面:

一、学词拓展、学会积累,打好语言基础

文不离句、句不离词,词语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小学语文课文中的语言隽永、词语优美,是学生学词积累很好的材料,教师在抓住这些优美的词语让学生理解、品味、记忆、学会应用的同时,还应以其为基础,抓词语特点,建立相关联系,进行拓展,学会积累。如:分类积累:景物描写的、表情神态的、探索精神的、顽强拼博的等,再如重复前两个字的、含有相同字的、百字开头的、千字开头的、万字开头的等等,方法要灵活多样,学到相关的课文或词语让学生课前参与搜集,课上汇报交流,课后延伸拓展。集大家智慧,资源共享,让学生在学文的过程中积累,在兴趣中积累,在生活中积累为作文打好语言基础。

二、品词、析句、学会表达

农村孩子不乏感情与生活,溪边戏水、田间捕蝶、林中嬉戏,乡村秀景、田园风趣,不乏美的感受与体会,却没有“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的语言,教师在学文中就应抓住这些优秀的句子让学生品味与感受,短短的两句话,十六个字,却描绘出了四个自然景象(风、树、水、鸭)写出了两种颜色(绿、白),运用了两个拟人手法,体现出了春天已经来到风的柔、水的暖,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歌颂和赞美之情。品味字词的巧妙运用,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技巧,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品析、鉴赏、模仿、创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三、整体感悟、升华情感,学会深层表达

文以达意,唐代诗人杜牧说过“凡为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也”。作文要表情达意。农村学生作文叙事清晰,而读起来却总觉得平淡没有深意,往往是就事论事,不会深层表达。教师在学文时就要注意引领学生整体感悟,感悟作者的感受、情感、整个作品风格和情调。学会借景抒情、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学会拾起生活中的平常事、记忆中的小事展开联想,书写人生真谛;学会材自身边选,语从心底出。《挑柴》一文,作者由开始上山――愈行愈远――砍柴――挑柴――挑回家。“作者从记忆中拾起一颗卵石,虽不起眼却散发着睿智的光芒”。简单而平常的一件记忆中的往事,道出了人生的艰辛与真谛,小时候美景很多,不能漫漫欣赏――渐渐长大了独立面对自己的责任了只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人生的担子很重,咬紧牙,挺住!――最终挑回了人生的一桶金,生命之秋收获沉甸甸的喜悦。平实如水的语言却蕴涵了深邃的哲理,引起了我们无尽的思考。学文时通过让学生整体感悟,在感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深刻寓意中获得思考的启迪,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学会表达感受,流露真情,展现自已见解和智慧。

四、理清结构、培养思维逻辑性,学会布局谋篇

好文章不光是精点词句的堆积,要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文从字顺,《七月的天山》从大处着墨,描绘天山的自然风光,展现出一幅境界开阔,优美动人的风景画。文章中景物的出现极富层次,却毫无堆砌罗列的缺憾,经纬交织、点面呼应、动静结合。鲜明的色彩、明晰的线条,富有画面的结构层次。《只有一个地球》从四个方面阐述整篇文章一层层说下来,条理清晰、情感真挚、说服力强,抓住文章特点,理清文章结构,让学生在体会每一篇精典课文中学会布局谋篇。

五、深入实际、结合生活,习作练笔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文词精美、主题鲜明。或是写儿童生活、祖国风光、历史人物或是自然科学、感情生活、亲情友爱或是和平与发展、人生智慧、人文关怀……无不为学生作文铺砖引路,是学生写作的典范。课堂小天地、生活大空间,课堂上学生通过品词、析句、理解、欣赏、感悟相互交流,往往是意由未尽,争相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课堂时间空间无法满足学生的愿望,这正是课外延伸的好时机,教师要顺水推舟设计练笔。可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深化情感,阅读相关书籍丰富情感,把深的感受、体验、观点、态度写出来表达情感。这时的练笔最能达到真实、深刻、不空洞。在勤于练笔中,提高写作能力。

上一篇:神奇的澳大利亚 下一篇:谈地理教学中的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