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理念的哲学基础

时间:2022-06-23 08:47:47

实践育人理念的哲学基础

社会转型开创了新的竞争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各种异质文化和思想价值观念通过现代传播方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深入研究转型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找出新规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实践育人”基本理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但是,一直以来,对于“何为实践育人”“为何实践育人”“如何进行实践育人”等问题存在着“实践的”困境。对实践育人只有给予“哲学地”认识和理解才能呈现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践对象化主体性实践育人近年来,“实践育人”受到了各级各类高校的广泛地关注和重视,成为教育改革的主题。但是,物极必反,一些学校过度强调实践,以至于出现了为实践而实践的“泛化”现象,对实践育人的基本理念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笔者以为,只有厘清实践育人的哲学基础才能形成科学的育人实践。

一、人的本质及其实现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这一关于人的本质论断主要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在其现实性上”表明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即人是一个历史性存在;第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表明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人的本质是由其所处历史阶段的社会总体关系决定的,即人是一个普遍性存在。从表层上看,马克思强调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从更深层意义来看,它给我们指明了掌握人的本质的方法论原则,告诉我们应从社会关系中来认识和把握人的本质。

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不是孤立存在物。他从事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是依赖于他人的。在现实的活动中,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但活动并不是单个人的单独活动,“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应从社会关系来规定人,人始终是社会的人。

从表面上看,人的本质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但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归根结底是由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决定的,即一定的社会实践方式决定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而决定了单个人的社会本质。“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所以说,人不是抽象的存在物,而是现实活动着的存在物,离开了实践活动,人将不复存在。

可见,人的本质直接地看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而从根本上看是由实践决定的,即有什么样的社会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进而决定了一定历史阶段的人的本质属性。因此,实现人的本质的直接途径在建立社会关系,而根本的途径依靠人所身处的各种社会实践,改造人的最根本途径在于改造社会实践。

二、教育是“实现人的本质”的特殊实践活动

人的本质的实现需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借助于一定的方式实现,教育是实现人的本质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它不同于其他以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的生产为直接对象的社会生产活动。而我们常把实践看作客观物质活动,认为实践是一种实体性存在,因而生产劳动等一类物质实践受重视,而生活实践、交往实践、精神生产实践等实践形式被忽视,由于学校的教育活动以改变人的内在世界为特征,不具有客观的物质活动性质,所以教育活动的实践属性常常被忽视。这样,对教育的方式方法错误地理解为理论教育,忽视了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环节。把教育等同为思维活动,其结果脱离了人的实践本质,至多实现的是人的思维发展,即思维的那一方面得到了发展,而实践的能力一面严重地被忽视了。结果实现的人只是片面地脱离社会生活现实的人。

因此,教育从其出现的逻辑起点上看原本即是促进人的本质实现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特殊性在于它不仅仅通过理论教化而且通过实践实现个体人成为社会人的任务和使命,不仅仅使个体人成为社会人,而且使一般的社会人成为获得伦理性的特殊的人。因此,“实践育人”原本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专门对人的思想进行改造的教育同样应当将实践纳入到教育的范式之中。

三、实践育人的本体依据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实践是人有目的地进行的现实的、感性的自觉活动,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能动的“对象性的活动”(马克思语)。马克思主义看到了人在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了人作为实践主体的创造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观的最直接贡献。但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对象性活动”的更根本意义在于强调人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强调了对象的主体性,即实践在根本上是主体和客体互为对象,实践是一个“对象化”过程,马克思在这里强调了作为实践的主体必须尊重实践活动的客体对象,这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其特殊性在于实践对象是人而不是物,作为教育对象的活的人,其本身更具有思想,更需要将受教育者“从主体自身去考虑”,即更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精神。因此,实践育人要求实践活动从设计到实施均应主要由学生设计和参与,体现出实践活动的对象性。实践育人要求实践活动应是发自实践对象真实内心需要,能够被实践对象接受和积极参与的实践。

但是,实践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学校或教师开展的所谓实践育人活动是一种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的活动,从根本上说,这是教育者把受教育者当成了一般的客体,忽视了教育实践中受教育者是人这一特殊性,片面强调实践的主体性思维特点。这种认识在教育中的表现就是学生被当作是一般的客体,学生是“受教育者”的观念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客体关系及地位不平等,由教师主导的课堂理论教育地位牢不可破。

四、实践育人的价值基础

教育是一种改造人的实践,改造人的实践既要从实践的主体(教育者)的角度确立实践活动的价值和方法,也要求用对象化的思维尊重被改造者(受教育者)的价值诉求。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的本质,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的产物”来说,人首先具有社会属性,因而强调人的整体性一面,实践育人的价值立场理应注重育人的社会整体价值,这是实践育人价值的题中应有之义。

因此,在实践育人的价值原则上,我们必须从现代性的人学本体论出发,重新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即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必须在价值上立足于实现个体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这是哲学上物质与精神、个体性与普遍性统一原理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18.87.15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108.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实践育人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2012SJB880091),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点立项建设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一二三四五’模式的构建”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苏中地区听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龄差异的调... 下一篇:发展性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