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化疗预防卵巢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的效果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

时间:2022-06-23 06:49:04

辅助化疗预防卵巢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的效果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

【摘 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预防卵巢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及化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卵巢癌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化疗,观察组给予术前化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变化,随访2年,观察两组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理想减灭率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卵巢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

卵巢恶性肿瘤绝大部分为原发性肿瘤,只有少部分为转移性恶性肿瘤,根据其组织学特点,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有上皮性肿瘤、生殖细胞瘤及特异性索间质细胞肿瘤等,无论何种组织学类型的恶性肿瘤,其早期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即使患者偶见腹部不适等临床症状也不特异,卵巢恶性肿瘤的筛查作用又有限,因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许多患者当发现明显不适就诊时,卵巢癌已处于晚期[1],因此,虽然卵巢癌的发病率低于其他妇科类恶性肿瘤,但死亡率却高居妇科癌症的首位,为提高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治愈率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临床治疗形成了以手术为主,放化疗和免疫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案,但对于放化疗应用于手术前还是手术后,则有不同的看法,Skarin等人于上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了新辅助化疗的概念,该化疗方案认为在手术之前先给予化疗[2],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本文将新辅助化疗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通过观察临床疗效和预后,探讨新辅助化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我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共收治卵巢恶性肿瘤患者82例,年龄在40-60岁之间,所有患者经临床病理学及组织细胞学检查均确诊为卵巢恶性肿瘤,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无其他肿瘤史,无本文所使用药物禁忌症;②所有患者均已婚已育,卡氏生活质量(KPS)评分均≥60分,③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从有临床症状到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1月;④所有患者无精神障碍或其他严重疾病,均自愿参加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82例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患者,平均年龄(47.2±2.7)岁,参考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制定的临床分期标准,Ⅱ期患者11例,Ⅲ期患者18例,Ⅳ期患者6例,参考WHO制定的组织类型分类标准,上皮类肿瘤患者21例,生殖细胞类肿瘤10例,索间质类肿瘤4例,KPS评分为(64.1±2.3)分,行CT检查显示,合并腹腔积液8例,胸腔积液3例;观察组47例患者,平均年龄(46.9±2.5)岁,参考FIGO临床分期标准,Ⅱ期患者15例,Ⅲ期患者22例,Ⅳ期患者10例,组织类型中上皮类肿瘤患者26例,生殖细胞类肿瘤13例,性腺间质类肿瘤8例,KPS评分为(62.7±2.8)分,合并腹腔积液12例,胸腔积液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化疗方法 观察组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根据组织类型给予不同的化疗方案,上皮性肿瘤给予TP方案(紫杉醇+卡铂/顺铂),生殖细胞和性腺间质肿瘤给予BEP方案(博莱霉素+依托泊苷+顺铂)或VPB方案(长春新碱+顺铂+博莱霉素);TP化疗方案可引起过敏反应,给药前12h服用地塞米松20mg,给药前30min口服苯海拉明50mg和静脉注射西咪替丁300mg,静脉滴注紫杉醇120 mg/m2,静注的时间3h以上,1次/d,静脉滴注顺铂15mg/m2,静注的时间1h以上,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内的顺铂用量不超过100mg,当总累计用量超过200mg时,要停药1周以上[3],患者接受TP方案化疗3个疗程以上;BEP方案的用药方法为:静脉滴注博莱霉素15mg,4次/周,整个化疗期间总用量不超过400mg,静脉滴注依托泊苷60mg/m2,连续用药5d,停药1周以上重复给药,顺铂用法用量同TP化疗方案,1周为1个疗程,患者接受BEP化疗方案3个疗程以上;观察组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评估患者化疗效果,效果满意者可进行肿瘤减灭术,但化疗结束后至少2个月才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化疗,具体化疗方案同观察组,肿瘤减灭术后一般8-10d即给予化疗[4]。

1.3手术方法 根据两组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手术范围,本文两组患者手术范围包括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大网膜切除、双附件和阑尾切除,并根据术中情况和是否转移,给予盆腔淋巴结清除和腹腔受累脏器切除。

1.4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 观察两组患者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合WHO制定的实体瘤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将临床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及病情进展(PD),其中CR+PR为临床有效率(RR),CR+PR+SD为临床控制率(DCR),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残余病灶的大小,当残余病灶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从表1中可见,观察组临床控制率、临床有效率、理想减灭率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卵巢恶性肿瘤一经确诊,及早介入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卵巢癌的手术范围包括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及盆腔和腹主动脉淋巴结清除,晚期卵巢癌则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手术中尽可能切除原发肿瘤及所有的转移灶,使瘤细胞数减少到最低限度,但单纯的手术无法达到肿瘤细胞减灭的满意效果,辅助必要的化疗能提高手术效果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早期辅助化疗多选择在手术后进行,但临床应用发现,术后化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防癌细胞远处转移作用有限[8],因此Skarin等人首次提出了新辅助化疗的概念,新辅助化疗是指在实施手术前先以全身化疗为第一步治疗,许多学者认为新辅助化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多年的临床实验也证实了这点,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已成为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9]。

新辅助化疗被看作是恶性肿瘤细胞的减量治疗,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术前化疗能减轻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症状,对于减轻患者精神和心理上的不适具有积极意义,术前化疗能降低肿瘤临床分期,为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创造手术条件,对于具备手术条件的患者可达到缩小原发病灶及预防淋巴结转移的目的,由于病灶减小可相对缩小手术范围,这不仅可提高手术切除的根治率,而且能减少大范围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术前化疗还可降低肿瘤细胞活力,减少术中播散入血的转移和并发症发生,这些对于预防远处转移和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作用[10],为此新辅助化疗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将新辅助化疗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采用新辅助化疗的观察组临床控制率、临床有效率及肿瘤细胞减灭率均显著优于术后化疗组,为了进一步证实临床效果优劣,本文还观察了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及预后情况,观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及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术前化疗能极大降低肿瘤细胞活力和减小病灶,为后续的手术根治性切除创造了条件;综上所述,新辅助化疗能显著提高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改善患者预后,对于提高手术切除的根治率及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兴升.卵巢恶性肿瘤术后的辅助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10):732-734.

[2]Glasgow MA, Yu H, Rutherford TJ, et a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is an effective way of managing elderly women with advanced stage ovarian cancer (FIGO Stage IIIC and IV)[J].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2013,107(2):195-200.

[3]Chi DS, Musa F, Dao F, et al. An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bulky advanced stage ovarian, tubal, and peritoneal carcinoma treated with primary debulking surgery (PDS) during an identical time period as the randomized EORTC-NCIC trial of PDS v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T)[J]. Gynecologic oncology, 2012,124(1):10-14.

[4]张颖,于莉,杨玲,等.薄芝糖肽降低消化道肿瘤辅助化疗不良反应的疗效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3):213-215.

[5]Rodriguez N, Growdon WB, Boruta DM, et al. Primary debulking surgery versu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stage IV ovarian cancer[J]. 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2012,19(3):959-965

[6]姚军,阳华,叶元.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晚期卵巢癌近期及远期疗效观察[J].实用肿瘤杂志,2011,26(3):282-285.

[7]Armstrong DK. New Issues in Systemic Therapy for Ovarian Cancer[J].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2013,11(5S):690-693.

[8]王加玲,丁国华,苏立梅.膀胱肿瘤术后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的观察和护理[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10):681-682.

[9]Cardonick E, Bhat A, Gilmandyar D, et al. Maternal and fetal outcomes of taxane chemotherapy in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during pregnancy: case seri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Annals of oncology,2012,23(12):3016-3023.

[10]朱滔,倪镌,楼寒梅.老年复发卵巢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11,21(2):130-133.

上一篇: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取... 下一篇:厄洛替尼引起皮疹反复发作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