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常见问题与控制措施

时间:2022-06-23 05:54:16

浅谈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常见问题与控制措施

摘要: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给排水工程是其他工程设施得以正常使用的前提。本文作者对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工程;质量通病;措施;建议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is a prerequisite for normal use to other engineering facilitie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municipal drainage engineering, combined with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quality problems; measures;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引言

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市政给排水工程是保障城市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基础,给排水系统的科学规划与建设也是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的重要标志。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而且对于城市的环境保护、交通以及防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常见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给排水工程在城市建设工程中的地位及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内涝”现象的出现,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议论。如何建设好市政给排水工程,妥善解决好“内涝”问题,已成为广大市政工程人员的根本任务之一。本人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现就市政给排水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市政给排水工程其他问题;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的建议等3个方面,浅谈几点看法,供同行参考借鉴。

2.1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产生原因: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预防措施: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关规定放样,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

(2)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产生原因: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防治措施:一是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良处治,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杂砂石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清除。二是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形象。三是选用质量良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抹带施工时接口缝内要洁净,必要时应凿毛处理,再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

(3)检查井问题。产生原因:检查井变形和下沉。防治措施: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防止井体下沉。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

(4)回填土沉陷。产生原因:检查井周边回填不密实,不按要求分层夯实,填料质量欠佳、含水量控制不好等原因影响压实效果,造成过大的沉降。预防措施:一是管槽回填时必须根据回填的部位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压(夯)实机械。二是沟槽较窄时可采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夯填。三是填料中的淤泥、树根、草皮及其腐植物等材料均不可做为填料,以免引起沉陷。四是控制填料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左右;遇地下水或雨后施工必须先排干水再分层随填随压密实。

2.2 通病外其他问题及措施

(1)施工质量管理意识淡薄。与其他的工程项目相比,市政给排水工程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其建设单位的特殊性质,而且工程项目所需的资金也多是由国家或地方财政直接调拨。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市政给排水施工中,质量管理意识淡薄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多是将管理的重点集中于进度方面。部分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而不惜违背职业道德,在施工中大量使用劣质的管道材料,擅自更改管道的路线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对于施工质量的管理。另外,在国内市政给排水施工的质量管理中,建设单位也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管理主体的不明确,部门设置重叠、强制性标准缺乏具体性等现象极为常见,从根本上进行分析,这与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的思想麻痹、责任性不强、工作态度消极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导致难以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 (2)工单位质量管理能力不足。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施工单位作为组织具体施工作业的主体,对于施工质量管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由于国内建筑市场中,大量规模较小、资金、技术力量薄弱的施工单位涌入,导致国内大部分施工单位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存在质量管理能力不足的弊端。另外,部分施工单位不具备独立承包整体给排水工程项目的资质和能力,而不得不采取转包或分包的形式,这种现象的出现无形中增加了工程向项目管理部门进行质量管理的难度,极易导致施工质量低劣的现象出现。

(3)工程监理不到位。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监理单位在进行施工质量的监督与管理时,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较多,导致工程监理不到位的问题普遍存在。另外,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是由政府部门组织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利用工程项目的特殊性,而拒绝或不主动配合监理单位开展相关工作,对于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造成恶劣的影响。

(4)缺乏规范化的管理。近年来,针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管理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专项管理规范和制度,但是由于政府监督与管理力度的不足,导致其形成缺乏规范化管理的现状。部分城市给排水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行政管理或市政部门在进行给排水工程的招投标中,缺乏对于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的规范化管理,最终造成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不断暴露。

3 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的建议

重点针对国内目前市政给排水工程中除质量通病外的问题,各级政府行政管理和市政部门一定要从为人民负责的角度出发,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管理:

3.1 注重设计图纸的审核与技术交底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施工前期,施工单位要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进行设计图纸的审核,尤其是要对于其中存在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最终形成科学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另外,根据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施工单位要对于给排水管道的构造、位置、类型、管材直径、走向、长度、坡度、尺寸、埋深及井位数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为施工质量的管理提供科学的保障。

3.2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质量检验标准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国家重点监管的城市建设项目之一,国家对其质量也有着严格的检验标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质检人员要在深入理解和熟悉国家相关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一旦发现违规操作或偷工减料现象,质检人员要及时制止,并上报工程管理部门,监督其尽快制定整改方案和改进措施。

3.3 加强管道安装质量的检验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方案合理选择质量合格的管道材料,并且对其质量进行全面的检验。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对于管道使用年限的要求一般在20年以上,所以一定要对于管道材料的抗渗性、抗压性进行严格的检验,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渗漏或变形等质量问题。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给排水管道的安装流程是否规范,对于施工质量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对于各具体安装环节的质量管控,尤其是要重视柔性管的敷设问题,综合分析荷载、环刚度等影响因素,进而才能加强对于管道安装质量的管理。

3.4 逐步建立统一的施工质量监理标准

国内现阶段的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监理工作中,监理人员的专业工作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尚未形成统一的施工质量监理标准。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监理人员要在对不同项目的施工监理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并积极与同行进行沟通、交流,大家共同进行研究、讨论,最终制定出适用于国内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监理的统一行业标准,并积极推广到各家给排水工程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中,以实现引导全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宏伟目标。

4 结束语

总之,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中,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首先要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作风,保证施工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的思想和认识基础。另外,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中涉及到的施工项目较多,所以只有在加强对于每一具体环节的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防止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各种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全面提升我国市政排水工程的建设质量。

上一篇:数字化地形测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小议河道滑坡的有效控制